┏╮/╱ ·ˊ .·°∴ ☆..·° ╰★╮ 、 ☆..·° ゛ ╰┛ -*-*-*-*-*-*-*-**-*-*-*-↖(^ω^)↗-*-*-*-*-*-*-*-*-*-*-*-*-*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ookben.cn - 手机访问 m.bookben.cn--书本网【夏孜然】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ω^)↗-*-*-*-*-*-*-*-*-*-*-*-*-*-*-*-*-* 《谁坐了我的位子》 *************** *第一部分 ***************   在工作中,发现一个敌人或对手远比结交一个朋友要困难得多,有时你甚至想不通他怎么就成了自己的敌人。这使我想起我的一位受访者,他是一位业务部经理,在工作中始终孤立无援。 --------------- 谁坐了我的位子:在交际中稳操胜券 ---------------   Who’sThatSittingatMyDesk?   [美]简·耶格尔(JanYager)著      ¨是“谁坐了我的位子”?是自己的工作伙伴、亲密好友还是对手、敌人。   ¨世事纷杂、职场险恶,你的言行举止和职场交际能力,会影响到你的一生。   伙伴关系是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比如至交和密友是人生快乐的关键,办公室的朋友对于你的工作和工作满意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这本探讨职场关系的书中,简·耶格尔女士极富创意地将“友谊”和“工作地点”的结合在一起,用“工作伙伴”来描述这种微妙的、介乎普通同事和亲密好友之间的工作关系。   基于400余次调查,作者总结了工作关系的五大类型,并进而细分出26种不同细节表现的同事类型。环视周围,对号入座,你将分辨出哪些是建设性工作伙伴,哪些是会造成潜在威胁的敌人。通过100多位受访者的亲身经历,你还将体会出如何与同事发展成好友,以及化解冲突、维系友谊的诀窍,并更有效地应对蓄意破坏你工作的对手和敌人。   《谁坐了我的位子》2004年初起陆续在全球被多种文字翻译出版,销量超过30万册。   作者简介:   简•耶格尔(JanYager),社会学博士,管理顾问和演说家,多年来致力于工作与交友问题的调查研究。著有《商务礼仪》(BusinessProtocol)、《若遇友情伤人时》(WhenFriendshiphurts)、《友情换位》(Friendshifts)等22部畅销书,广受好评。《华尔街日报》(theWallStreetJournal)和《纽约时报》(theNewYorkTimes)、《奥普拉·温弗莉脱口秀》(theOprahWinfreyShow)、《今日秀》(theTodayShow)等多家权威媒体都曾对她进行过专访。   推荐:   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如何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推动个人事业的成功。   ——博恩·崔西(BrianTracy),美国畅销书作家和演讲家   简·耶格尔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传统的工作关系,揭示了同事之间和生意伙伴的关系对各自事业成功的影响。如何更紧密地维系与合作者之间的这条纽带,耶格尔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的原则。   ——莉莲·弗农(LillianVernon),莉莲·弗农公司创始人   《谁坐了我的位子》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传统的工作关系。对于如何更紧密地维系与合作者之间的纽带,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的原则。   ——联想集团副总裁乔健   人们常常过多地注意知识、技能和经验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而忽略了工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地位,本书将告我们如何分辨不同类型的工作伙伴,及如何利用或防范。不容置疑,《谁坐了我的位子》为我们的职业发展点亮了一盏明灯。   ——中国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评审委员会委员张立兴   在《谁坐了我的位子》中,作者提供了很多极具参考价值的案例,对我们解决同事之间的分歧甚至矛盾,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裨益良多。   ——方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客户支持总监孙大伟   本书形象地告诉我们与同事之间如何通过信赖与尊重的言行形成TeamWork,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面向“世界与未来”共同发展的全新职业生活导向。   ——LG电子(中国)有限公司人事战略企划总部总裁韩万珍   如果说知识、技能和勤奋使你胜任工作的话,职场的智慧则帮你脱颖而出,走向成功。本书是无声的良师益友,细述职场中的种种关系,指导你如何稳操胜券。   ——ABB(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人力资源韩愉   在《谁坐了我的位子》一书中,简·耶格尔对如何在工作关系中达到互惠给出了极具价值的指导。非常精彩!   ——TOM在线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及行政总监苏英琦   本书系统而清晰地诠释了职场关系的各种类型,并分别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之道。对于我们处理公司人事问题提供了新的视点,极具启发性。相信它对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都会非常有益。   ——佳能(中国)公司副总裁兼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穐山和博 --------------- 谁坐了我的位子(1) ---------------   对于身处职场的人,最要害的问题是,你能否分辨出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帕特里夏·施罗德(PatriciaSchroeder),美国前国会议员,   美国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ofAmericanPublishers)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在工作中,发现一个敌人或对手远比结交一个朋友要困难得多,有时你甚至想不通他怎么就成了自己的敌人。这使我想起我的一位受访者,他是一位业务部经理,在工作中始终孤立无援。   那时,我刚刚踏入一家公司。我接二连三地拜访和我们部门关系密切的其他部门的主管,希望这能有助于自己在公司的发展。有一次,当我去拜访其中的一位女主管时,她正在开会。于是,秘书请我到她的办公室稍等片刻。   几分钟过去了,我将办公室墙上的招贴浏览了一遍,估摸着还有一点时间,我就在一张空桌前坐了下来,欣赏窗外纽约港的壮丽景色。就在这时,一个女人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谁坐了我的位子?”那声音里分明透着不悦。   女主管向我走来,我赶忙起身,挪到另一张椅子上坐下。然而非常不幸,错误已经无可挽回了,尽管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在此后的几年中,我愈加明显地感到,我过早地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她总在试图破坏我的每一次行动。   更糟的是,一个其他部门的职员对我说:“我们不清楚你做了什么,但既然她让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要帮助你,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工作中,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疏忽就足以让你立刻惹火上身,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余波难平。   对于那位业务经理来说,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冒犯之处,除了换一个座位之外,他是不是还可以做一点别的什么?既然他已经从女主管质问秘书的语气中听出了不悦,那么就应该找机会补救。但很遗憾,他显然忽略了这一点。   当然,也可能即便他试图弥补,她仍然有意无意地对他心存芥蒂,但认识到这一点至少会使他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然而这一切的机会都因为他一开始的疏忽而丧失了。   在对商业礼仪和社会关系的研究中,我逐渐意识到,我们很有必要去了解自己的言行给周围人带来的影响。我们往往容易忽视细枝末节的东西,比如做事超越了应有的界限,或者无意中击中别人的要害,而这些又往往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就像一个小伤口,看上去并无大碍,却可能一天天溃烂,成为不治之症。于是有的人本来可以成为你强大的盟友,却最终成了你的敌人;本来可以在事业上助你一臂之力,却处处带给你伤害,妨碍你赢得本该属于你的一切。   怎么样?这位业务经理身上发生的事是不是也曾经在你的身上发生过?或者,你还有过与如下情形相似的经历或想法:   ● 别人总是比你晋升得更快更容易,尽管你们的能力不相上下。   ● 你把某个合作者视为朋友,结果却发现他从你这儿套出了他   ● 所需要的信息并从此扶摇直上。   ● 你非常希望能有一位导师或支持者在事业上助你一臂之力。   ● 你的上司将你解雇,你的同事阻碍了你的升迁,而这正是因   ● 为他们的忌妒心在作怪。   ● 你的同事不愿跟你合作,因为感到自己被轻视或蔑视。   ● 你常常希望自己可以专注于工作而不要牵扯到各种关系中,   ● 但最终你还是发现多和人打交道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就。   “谁坐了我的位子”?工作伙伴,朋友,还是敌人?这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却常常被误解的问题:或积极或消极的举动、或和谐或紧张的人际关系,将对你的事业乃至你在办公室里的生存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可以说是我近20年来研究友谊和工作关系时始终思考的一个终极问题。过去的三年里,我主持了一系列关于工作和友谊的研究,包括100多个电话或面对面的采访以及400例调查。这400人中有325位女性和75位男性,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通过http://www.janyager.com/friendship/survey.asp给予了积极的反馈。   为了更好地解释我所关注的这种社会关系,我将要使用一个全新的词汇—工作伙伴(workship)。它特指工作中的社会关系,是介乎普通同事和亲密好友之间的工作关系。特定的工作成为彼此的粘合剂,于是你感受到了一种在普通熟人之间少有的紧密联系。   有人用“办公室朋友”或者索性就用“朋友”来定义这种关系,但我认为,“工作伙伴”更为准确。因为,这种关系也许并不会延伸到工作以外。当然如果彼此以诚相待的话,“伙伴”并非没有发展为“朋友”的可能。   但即便是如此,维系彼此关系的仍然是特定的工作目的,比如,它可以促进各自事业的成功和公司的发展。辛迪·比齐洛(CindiBigelow)先生是美国百年茶王比齐洛茶叶公司(BigelowTea)的执行副总裁,他这样解释伙伴关系:   人们在工作事务中形成的伙伴关系对于集体的发展至关重要。你应该主动地让你的伙伴了解你的家庭,你的兴趣爱好等等。但请记住,无论你们之间多么亲近,都仍然只是一种工作关系。对于我来说,我总是试图将工作之外的亲密交往减少到最低,让彼此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界限。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一起做一些事情,完全可以,比如,凑在一块儿踢一场球,打一局高尔夫,或者共进晚餐。但还是那句话,所有这一切都不要超越工作。我喜欢将工作和生活截然区分。我认为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 谁坐了我的位子(2) ---------------   今天,人们比从前更希望同熟悉且信赖的人合作。一般而言,“工作伙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工作关系,因为它既不过于亲近,也不会太疏远。这种关系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参照,使双方得以互相了解对方的全部重要信息,而不再彼此陌生。   遇到经济低迷和大规模失业,身边是否有强大的工作伙伴或朋友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你能否继续生存。一位曾经在一家大公司资讯部门担任副经理的52岁失业者对此深有体会:   如果当初我在工作中有一点关系的话,我肯定能保住工作。因为没有,我失业了,而那些根基深厚的人则继续留任。这和能力无关。他们并不比我更有能力,但他们建立了强大的关系网并互相保护。   我也曾经和一位高级主管有过深交,但他被解雇了,我也因此失去了保护伞。自从他离开以后,我再也没有和他那个层次的人发展新的关系。所以当公司重组的时候,没有人会保护我。   这本书还将谈及在工作或商场中,发展哪几类关系是合适、有益的。一位48岁的已婚男主管曾经向我们倾诉:   我结婚已经17年了,但我的妻子从未当着我的面说过她爱我。于是,另一个女人出现了,她是我的助手。我们越走越近,无话不谈,虽然她说只是把我当好朋友,但我却发现自己已经渐渐爱上了她。我知道如果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我的婚姻将受到伤害。   当一切还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时候,这位部门主管必须赶快意识到,这种工作“友谊”很可能让他丢掉饭碗。不仅如此,一旦他所倾慕的对象认为他是利用工作之便胁迫自己就范,她很可能会指控他对自己进行了性骚扰。   读了这本书,你就会了解哪些工作伙伴是应该结交的,怎样才能让彼此的距离更近一些;如何回避几类有潜在危害的伙伴关系。有时,一次愉快的合作会很自然地使两人从伙伴发展为朋友,之后也许你们会继续合作,也许各自回到原先的工作领域,那么如何处理好今后你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如何识别和对待工作道路上不时出现的敌人。   伙伴关系常常会持续几个月,一两年,甚至几十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老板和他的员工很可能连同去看一场电影的机会都没有。同事之间也是如此,许多人在工作之外几乎不相往来。但是我想说,当有一天这种关系突然离你而去的时候,你就不会再对它熟视无睹。下面这位是一个35岁快乐的已婚妇女,两个孩子的母亲:   这星期我的心情始终有些忐忑,这种烦躁不安源自一位朝夕相处了两年多的伙伴,他马上就要退休了。对此我并不会唏嘘感慨,因为我们的关系从来没有超越工作。我完全理解和接受他的离开,并且从未想过去改变它。但不知为什么,一种失落和悲伤的情绪却悄悄潜入我的内心。   这位妇女的情绪是很典型的,与熟悉的工作伙伴分别,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伤感。那么,不论您是将要离开的,还是继续留守的,都向对方道一声珍重吧。   总之,《谁坐了我的位子》将有助于你了解和应对职场的风云变幻(关于这方面内容特别建议您阅读第9章《伙伴关系终结时》)。   伙伴,朋友和敌人   工作伙伴在任何工作环境中都是存在的并且相当关键,并不仅限于朝九晚五的传统办公方式。甚至对于创业者或私营业主来说,伙伴关系的影响都一目了然,不论他们到公司上班还是在家里工作,也不论他们的员工数量是多还是少。有的老板经常和员工一道庆祝公司的最新业绩,经常向员工介绍公司的新举措;有的则高高在上,我行我素。这种分别实际上就折射了人际关系的差别。   对于有些人来说,伙伴确实可以发展为朋友,甚至成为亲近的、最知心的朋友。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工作之外,他们都相处融洽。即便两人不再合作,由于曾经并肩工作的经历让他们历久难忘,于是友情得以延续。   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工作伙伴终将沦为敌人。在他们看来,这些所谓的朋友不过是将友谊当作自己向上攀登的踏板。一个女职员向我们讲述了她的故事:   我不止一次被工作伙伴所伤害,而在此之前我总是把他们当作亲密的朋友。其中最令我痛心的是我同事兼老板,他曾一度被我视为知己甚至是灵魂的伴侣。然而一次紧要关头,他居然和别人一样对我肆意践踏。从此我们在工作之外再也没有任何交往。这真让人想不明白,毕竟我们有过20年的交情。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对另一段友谊的诠释。这段友谊同样始于工作,但却在20年的光阴中历久弥坚:   我们20年前相识,当时我们在同一家百货商店上班。一开始彼此的印象并不好,主要是她认为我很霸道!不过后来我们成了朋友,再后来,就是最好的朋友了。20年来,友谊陪伴我们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变迁,包括人际关系的不如意、工作的变动,以及家庭的危机。我们就像亲姐妹一样。   如今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单凭埋头苦干或是锐意改革已远远不够。当别人或出于嫉妒或出于恐惧,甚至仅仅出于对你的厌恶而对你无端打击的时候,只有强大的工作伙伴可以保护你。如果可能的话,你还需要在工作中建立一份友谊,即便你们不再合作,也应该精心呵护。不妨尝试寻找一下学生时代的感觉,在成人世界里不一定就产生不了青春年少时的那种纯洁友谊。 --------------- 谁坐了我的位子(3) ---------------   一位加利福尼亚妇女的来信使我更加坚信,伙伴关系的好坏会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位情绪低落的女子在来信中说:“因为女老板的嫉妒,我要么被解雇,要么被剥夺了晋升的机会。有什么书或讲座能告诉我,我究竟做错了什么?”我很想知道她的经历是否具有代表性。是不是女性更容易在工作中互相拆台,还是男性也一样?但是那些在工作中建立起良好关系甚至是亲密友谊的例子又如何解释呢?我本人就有幸结交了众多亲密的工作伙伴,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那么,是什么因素使积极的合作取代了一味的排斥和相互诋毁,使友谊战胜了嫉妒和背叛呢?   当我在长岛大学的一个学院里任全职副教授的时候,我就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伙伴和朋友的重要性。那时我怀了我的第一个儿子,丈夫让我自己决定,产假结束后是马上接着上班还是抽出几年的时间在家带孩子。   虽然对全职妈妈生活的迷恋是我最终选择暂时离开工作的主要原因,但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我感到在我生产期间没有得到来自同事或院系的关爱。无论在医院还是家中,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一束鲜花,也从未接待过一位访客,甚至就连一张问候的卡片都没有,更不用说接到什么礼物或是嘘寒问暖的电话了。我原以为在我任教的两年中,我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甚至结交了一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但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我的判断是错的。是的,这份工作给了我副教授的资历、一份不错的薪水,还有诱人的知识分子津贴、教育津贴,想从这些利益中迅速抽身的确需要勇气;但我更看重同仁之间积极健康、有意义的联系,既然我从工作中得不到,那么我将义无返顾地摆脱它。   幸运的是,类似这样的经历这些年来并不总是发生。30年前我在麦克米兰出版公司(MacmillanPublishingCompany)的时候我认识了一同工作的盖尔(Gail),之后在工作中我又陆续和玛丽(Mary)、玛西娅(Marcia)、莎朗(Sharon)成了朋友。我常常思考,为什么后来我可以在工作中建立起友谊,而在先前工作的那个学院里则处处受到排斥。   虽然此前我已经在我的一系列书中多次谈及有关工作和友谊的话题。我的第一本书《友情换位》(Friendsshifts)有两章涉及到工作与友谊;第二本书《若遇友情伤人时》(WhenFriendshipHurts)有一章谈工作中的背叛问题;另一本书《商务礼仪》(BusinessProtocol)有两章探讨工作关系。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实在太关键了!它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是否有成果,我们是否能在工作中赢得自尊和成就感。所以我决定再用一整本书的篇幅对它做专门的研究。   伙伴关系会对事业产生非同寻常的影响,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尽管信息时代首先崇尚知识,但认识哪些人和掌握了哪些知识至少是同等重要的。虽然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冲破“玻璃天花板”(英文为“glassceiling”,指无形的阻碍,这里尤指妇女就业受歧视的现象—译者注)的阻碍,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已经受到了冲击,但是要使自己在工作中站稳脚跟,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依靠你在工作中建立的各种联系。   在我看来,职场有时就像是猛兽出没的险恶丛林,别人随时有可能踩着你向上爬,而《谁坐了我的位子》这本书正希望能为你指点迷津,教你如何在其中生存。它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哪些人是你可以信任的?和你的办公桌比邻的他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敌人?他将在事业中给你有力的支持,还是会处处为你设置障碍?   这本书目的是赋予你识别各种工作关系的能力:这些关系分别是怎样的?能带给你哪些好处同时又让你面临何种威胁?如何应对这种挑战?工作之外的友谊如何影响你的事业和生活?甚至是首先你如何才能赢得你想要的工作或任命。   总之,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你应该学会和别人建立起有效的联盟。这不仅仅是你认识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了解你所认识的人是否真的站在你这一边。 --------------- 工作关系的五大类型(1) ---------------   办公室里的朋友和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是截然不同的。一大帮人出去喝酒并不意味着彼此超越了工作的关系,友好并不代表友谊。   —邦尼(Bonnie),52岁,单身,   来自美国东海岸的一名办公室职员   事业成功与否不光取决于自身的业绩,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同样也是决定性的。不妨先来看看都有哪几种人是你必须经常面对的:   ● 你的同事;   ● 你的上司;   ● 你所在团队的成员;   ● 你的生意伙伴;   ● 客户;   ● 顾客;   ● 能祝你一臂之力的人(行业不同,情况也会有所不同。但你   ● 至少会知道在你这个领域里哪些人是你需要经常联络的)。   为了行文的方便,我将上述关系简化为以下5种最基本的类型:   同 事   同事可以是积极的合作者,也可以是强劲的竞争者。他们可能不断给你制造麻烦,甚至处处拆你的台。有时候,与其说他们是同事,不如说是敌人。   毫无疑问应该反省的是耍手段的一方,但有时你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并且尝试营造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工作氛围。比如,小心不要有意无意地抢了新同事的风头。无论是出于骨子里的不自信还是逞一时之强,过分夸耀自己的成绩都只会有损彼此间的关系,而无助于营造一种共同协作的健康氛围。   友善地对待新同事,既要表现出你的能干,又要态度谦逊。但同时,你也需要擦亮眼睛:在你决定和他分享一些重要信息之前,请确信他将来不会踩着你往上爬。   德博拉(Deborah)现在一定很后悔,在那个女人刚刚被派到公司受训的时候,自己居然没有丝毫戒备。44岁的德博拉在一家公司搞业务咨询,据她所说,她曾经对那个迫不及待地要和自己做朋友的女人深信不疑,却因此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我一直认为我们相处融洽,我们甚至经常共进午餐。我毫无保留地把我的全部文件一一给她看,并向她详细解释初来乍到者应当注意的问题。当她逐渐有了自信之后,她就俨然成了一位管理者,开始试图操纵我的工作,甚至无中生有地编造一些让我离开的理由。   原来她是被安插在我们公司的间谍,意识到这一点让我十分痛苦。因为责任问题,公司站在了她那一边,虽然明明知道我是无辜的。   在你暂时还不能对你的同事做出正确判断的时候,不要轻易透露你的个人细节,这样会有助于你自我保护,并建立对自身有利的工作关系。   老 板   被老板赏识意味着你的事业已经成功了一半。安德鲁·舍伍德(AndrewSherwood)是人力资源管理公司Goodrich&Sherwood公司的总裁,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的职场研究专家。他认为:   最重要的是为赏识你的人做事。如果你的老板不喜欢你,你将得不到指点,得不到培训,当然更得不到晋升的机会。并且如果你想换一个工作,老板也不会对你大力推荐。所以,如果你正在为一个不喜欢你的人工作,应该尽早想办法改变。要么让他喜欢你,要么调到另一个部门,要么索性换一份工作。   不过,虽然被老板赏识是很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和老板成为朋友。事实上,这样做有时候反而适得其反(参见第5章《从同事到好友》)。   通常,和老板之间建立伙伴关系而非朋友关系,是一种更为简单、可能也更有效的策略。因为讨好老板比讨好同事更容易遭到别人的蔑视,你会被看作是投机分子,尽管这样的指责可能是无稽之谈。友谊还可能妨碍老板对你做出客观的评价,可能使你看不清形势,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离开,什么时候该继续,什么时候该一鼓作气抓住晋升的机会。   一旦你和老板的友谊渐渐超越了普通的交往,你们之间就可能因为各自的身份而带来管理上的麻烦,那么就应该寻找恰当的方法去解决(参见第5章《从同事到好友》,特别是“和老板交朋友的利与弊”和“和下属交朋友得与失”这两部分)。   当然你和老板之间也可能压根儿就建立不起良好的联系,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独裁。你的老板总喜欢规定员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解决方法:如果你仍然非常希望和他成为工作伙伴,你还是要把主动权交给他。只有等他暗示你们可以有更密切的关系时,你才可以采取行动。   ● 忌妒。不自信的老板往往对那些能力强于自己的员工十分敏感。他们会觉得你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于是处处和你保持距离,也不会帮助你在事业上走得更远。   解决方法:藏起你的锋芒,对老板的学识和技能尽量表现出尊敬和崇拜。总之用你的一举一动清清楚楚地表明,你是员工,他是老板。   ● 害怕变化。老板喜欢你的前任,即便不喜欢也可能已经习惯于依赖他,对你还未建立起信任,毕竟你只是初来乍到。   解决方法:给老板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点耐心。同时,抓住工作中的某个机会,让他了解你,喜欢你。变化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很难马上接受的,特别是人事上的变动。尤其当你的老板对你的前任持一种非常极端的态度—极端喜欢或极端不喜欢,那么你将不得不花更长的时间才能赢得他的信任。 --------------- 工作关系的五大类型(2) ---------------   ● 保持距离。你的老板出于工作经验、个人经历,或者就仅仅是个性使然,习惯于和员工保持一定距离,甚至有一点极端。   解决方法:不要把这看作是针对你个人的,学会接受老板的这种态度,并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他终究会转变态度,对你越来越友好。当然前提是他对别人也是这样,如果他和许多人都走得很近,那么应该找出原因为什么别的同事能博得他的好感,而你始终只是一个普通员工,而后尝试去改变。   ● 让老板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如今人们总是频繁地换工作,尤其是女人,她们往往在家照看孩子很长时间之后又重新投入工作。这样,尽管年龄已经很大却仍然要从底层做起。于是就难免出现老板和她们的孩子年龄相当的情况。对于老板来说,有时会觉得很难面对这样一个和自己父母年龄相仿的下属,于是就会刻意地保持距离或者过分表现出领导的威严。   解决方法:如果你注意不去损害老板的权威,不让他感觉你拿他当孩子对待,很快他就会放心地和你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即便你意识到了年龄悬殊带来的障碍,你也不需要反复表白“虽然我的年龄足以做你的母亲,但我绝对把你当老板看”等等,你只需要做下属该做的事。时间长了,人为的障碍自然而然会消失,正常健康的伙伴关系随之建立。   下属/雇员   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你将如何与你的下属或雇员建立有效的伙伴关系?这也是一个挑战,因为你既要和他们互相尊重、彼此友好,又不能失去老板应有的权威。   应该牢记一点,工作始终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彼此间的关系。随着你们之间伙伴关系的发展,你会了解下属更多的个人细节包括他们的坏毛病,对于下属来说也是如此。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这些妨碍你们的合作和工作的进展。如果你发现和你渐渐熟识的下属对你在工作上的要求有点不严肃,那么要及时调整你的态度,突出你们之间的工作关系,弱化私人关系。   前面提到,伙伴关系有时会发展成友谊。吉姆(Jim)和丹(Dan)每天要在一起工作至少8小时,此外他们还经常在晚上和周末彼此通电话讨论工作中的紧急事宜。他们已经共事了7年,丹的妻子戏称吉姆是他的另一个妻子。然而吉姆和丹除了偶尔结伴出差之外,极少在工作以外的时间里共处,更不用说带上家人一起去野餐了。   我认为,虽然他们总在一起工作,但避免家庭之间的聚会是比较明智的,正常的伙伴关系对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丹是吉姆的老板,如果两人工作之外仍交往密切,甚至双方家庭也亲密无间,这势必损害两人工作时的权力平衡。而这在他们的工作中是处于首要地位的。正如丹所解释的那样:“要是我和吉姆真的成为亲密的朋友,那么解雇他将变得非常困难,如果我不得不那样做的话。”   尽管老板和下属之间的友谊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好的结果,不过如果小心经营,它也会成为事业成功的因素(参见第5章《和老板交朋友的利与弊》)。   客户/顾客   要想把生意做大,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和你的客户或顾客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事实上,这正是戴尔·卡耐基(DaleCarnegie)《赢在影响力:人际交往的学问》(HowtoWinFriendsandInfluencePeople)这本书最核心的观点。   有些人天生擅长于此,比如这位36岁已婚的女企业家。显然她的人生非常成功,她不仅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同时还拥有一个邮购公司。正如她所说:   我总是不惜花时间和我的顾客交朋友,只要他们乐意。因为我知道,我不可能一辈子辉煌,但坚实的人际关系却是可以终生享用的财富。   我想她是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使用了“朋友”这个概念,并且在某种意义上将朋友和伙伴等而视之了。   另一位成功的亚特兰大商人也热衷于和顾客交朋友,不过他更愿意将这种关系和私人的友谊区分开。   我通过和顾客建立的良好关系不断拓展我的业务。他们是“朋友”吗?当然不是。不过我发自内心地珍惜这种关系,它使我们的日常工作不再是空洞而冰冷的。   在莉莲·弗农(LillianVernon)女士的数据库里,记录了260万顾客的详细资料。作为莉莲·弗农零售公司的创始人兼CEO,她坚持以顾客带动公司的运作,这也使她的顾客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对于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更紧密地维系和顾客之间的纽带,让他们对我们保持忠诚,这需要许多技巧。比如,我会按照通讯目录给我的顾客发送私人信件,并随信附上我的照片,这样就传递给他们一个信息: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永不露面、永远匿名的实体。   在我们公司的网站www.lillianvernon.com上,有一个叫做“莉莲角”的链接,在那里可以看到我的自传、我的销售秘诀、我最喜爱的食谱,甚至你还会看到我的宠物狗莫普斯的新闻,它可是我们主页上的常客。   我鼓励顾客给我写信,或给公司网站发邮件。我们对所有的来信和邮件都及时回复,这样就可以了解他们的需要,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我们的顾客代表训练有素,他们像对待朋友那样对待每一位顾客。 --------------- 工作关系的五大类型(3) ---------------   当然对于大多数商人来说,试图和每一位顾客和客户都成为朋友是不切实际的。正如这位电动牙刷推销商所说:“我有4000位潜在客户(主要是牙医),所以要逐一建立私人联系有点难度。我可能会一年见他们两到三次。”对于这位推销商,以及其他必须和成千上万顾客打交道的从业者来说,最关键的一点是,对不同的客户要区别对待。有的你可以只保持一般性的联络而无需个别交往,而有一些则必须努力发展伙伴关系,而且应当落实到个人。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在你联系的客户中,哪些是重要的决策者,哪些是有影响力的人,哪些会促使你事业腾飞。不过请务必注意,如果你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这部分人身上,那么必须确保有专门的人,比如你的行政助理,负责和更多普通的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   供货商   不错,对于你和供货商来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正如你和同事、老板、下属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你的业绩和升迁一样,和供货商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否得到最快捷的服务,尤其在你必须应对源源不断的订单时,这一层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妨花点时间熟悉一下供货商的名字,包括他们的详细资料。逐一和他们建立联系,你的事业将从此发生全新的变化。他们会帮助你更完美地完成你的项目,你将给老板和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许你是一个拥有数十亿资产的公司的客户经理,但你不得不依靠音像公司为你提供最新的音像制品;也许你是风光无限的公司发言人,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不过是为决策者代言;也许你是腰缠万贯的出版商,但别忘了你的货物全是由印刷商提供的。总而言之,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和供货商之间的伙伴关系都将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   的确,很少有人能抽出时间和自己的每一位供货商都成为伙伴或朋友,但你应该尽可能地去尝试,特别是那些直接影响你事业的人,那些能帮助你走得更远,甚至坐上公司头把交椅的人。节假日的时候,不妨寄一张卡片,附上几句简单的祝愿,哪怕只是写下你和对方的名字。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考虑送一份价格便宜但又不失品味的小礼物。   在本书的第15章《办公室里的26种同事》中,我还将进一步探讨如何与上述五种人打交道。 --------------- 如何建立并维系伙伴关系(1) ---------------   每次走进一个新的办公室,我都不免感到奇怪:为什么人们愿意花那么多时间谈论家庭、政治以及其他许许多多与工作毫无关系的事?   —明达·泽特琳(MindaZetlin),《双重陪伴:平衡商业与友谊》   (Mixedcompany:Balancingbusinessandfriendship)作者,发表于《管理评论》(ManagementReview)   如何辨别一般的工作关系和伙伴关系?你是否能及时地意识到伙伴关系的建立?工作伙伴和朋友究竟有什么不同?   伙伴关系,就是因工作结成的,以互助互利为目的的关系。所以首先我们必须毫不含糊地回答一个问题:“我们有能力互相帮助吗?”   无论你多么喜欢你的工作伙伴,总有些因素使你们之间很难建立和维系真正的友谊。比如你可能把别人当朋友,到头来却发现你们不得不竞争同一个晋升机会。   和工作伙伴相处,可以比较放松,让他对你多一些了解,让你们的关系更自然而不要总是拘谨地寒暄。但同时,切忌完全放弃戒备,否则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别人也许会把你的想法或成果据为己有并借此成名,而你明明被伤害却有苦难言,被人当作笑柄不说,甚至还有可能被解雇。   相反,如果你先从伙伴关系入手,小心谨慎而又顺其自然地让它渐渐朝友谊的方向发展,那么这种轻松、亲近,甚至是非常亲密的朋友关系非但不会阻碍你的事业,反而会对你有所帮助。   不过像有些工作,比如公务员、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新闻从业人员、批评家等等来说,最好还是不要将友谊和工作混为一谈,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与过分的自我封闭或过度的亲密相比,伙伴关系是最佳的选择。   工作中的友谊常常是一块暗藏交易的敏感区域,公司的垮台往往和它不无关系,流言蜚语与之相伴相生。所以最关键的一点是,务必搞清楚在什么情况下友谊是被容许的,在什么情况下是应当绝对避免的。   俗话说,“求助总无妨”,这句话如果用在工作和友谊上,就需要重新考虑了。特别是当你为了自己或家人的生活急于觅得一份工作,或者急于发展新的客户的时候,不假思索地向人求助往往会带来麻烦。   所以你必须知道:谁是你可以交托的人,什么样的帮助你可以欣然接受,在什么情况下你应该坚决而不失礼貌地拒绝别人的好意,即便是他主动提供帮助。   如何识别你的工作伙伴   通常,凭直觉,或别人说话的口气,你大概可以判断你们是否已经成为工作伙伴。也许你们之间的第一次合作并非出于自愿,但很快你们便会互相欣赏并期待再次合作,甚至还会共进午餐或晚餐。如果你们还互发邮件,那么基本上可以说你们已经建立起伙伴关系,并且之后你们的关系会继续平稳地、甚至快速地发展。   可是如果你发现对方回信的速度莫名其妙地慢下来,或者你一连几封信都石沉大海,那么除非他公务在身,或者有别的难言之隐,否则很可能你们之间的伙伴关系就到此为止了。   结交工作伙伴的益处   结交工作伙伴有助于激发团队精神。你会把自己视为团队中的一员,并和你的同事、上司、下属共赴一个目标。当你想到在你身后还有许多人和你忧虑着同样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的时候,你会因此减轻很多压力。   结交工作伙伴的另一个益处是:你们可以交换工作心得,倾听对方的体验,或者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毕竟你们处在同样的环境中。   也许你希望和你的伙伴进一步发展成更亲近的甚至是最亲密的朋友,或者你就只想维持现状,保持那种不超越工作的友好,这全由你自己决定。不过我也将在后面的章节里给你一些建议,比如和老板、下属、同事交朋友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朋友之间要求彼此坦诚、互不设防,但对待工作伙伴却允许有所保留,特别是和工作无关的个人生活。伙伴关系是通过工作才建立起来的,一些个人的想法、情感、生活细节在朋友之间也许根本谈不上隐私,但对于你的工作伙伴,你却会本能地闭口不谈。毕竟,无论如何都应该首先保护作为工作者的角色,其次才是伙伴或朋友。   如果你刚刚得到一个新的工作机会,但还未决定是否接受,你当然不愿意让现在的同事知道这件事。再比如当得知自己怀孕时,你一般不会马上宣布,甚至和你朝夕相处多年的工作伙伴你也会暂时隐瞒,直到你认为这不会影响自己的事业。   类似的敏感话题还可能包括来自家庭的危机,个人的健康问题等等。我们常常见到这种情况,有的人明明要动大手术,却对外宣布那不过是个可做可不做的小手术。总之,面对工作伙伴和生活中的朋友,我们会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方法来处理同样的问题。   结交工作伙伴的条件   从陌生人到熟人,再到工作伙伴,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 经常见面的机会;   ● 互相接近的可能;   ● 一段共同的工作经历;   ● 成为伙伴的共同愿望。   每一段伙伴关系都源自一个共同的工作环境。在互联网产生之前,除非你和对方是通过书信结交的笔友,否则即便你们已经通过电话或商业信函建立了联系,你们仍需要在面对面的接触中使关系进一步发展。到了今天,人际交往的方式大大拓展了,你仍然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比如一起工作、共同出席某个会议或商展来了解对方,你也可以通过网络和对方进行深度的沟通。 --------------- 如何建立并维系伙伴关系(2) ---------------   但是,无论是在虚拟空间还是物理空间,两个人之间的互动都要通过成百上千次的交流才能完成。伙伴关系的建立正是从属于这一复杂的过程。   当你进入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也许是面对新的工作,也许只是面对新的客户,你都难免提心吊胆。你会不由地牙关紧咬,而不是松弛地微笑。你还会感到巨大的落差,因为那些你曾经期待的新面孔对你并不十分友善。一开始就如此的糟糕,于是一种强烈的挫败感油然而生。   请牢记一个信条—你无法改变任何人,除了你自己。所以,你别无选择,唯有开始。每接触一个陌生人,都尽可能地表现你的友好,当然这种友好看上去必须是发自内心而不是被迫的。你也不能热情过度,否则别人会认为你心怀不测,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当你和别人面对面交谈,或通过电话信件交流的时候,如何才能表现出适度的友好?这的确是个问题。有一种现象耐人寻味,许多人在见面时显得非常友善,在电话里却让人感觉不太友好,这就造成了人际关系淡漠,事业停滞不前。   交际专家的研究表明,口头表达只能传递7%的信息,剩下的大部分要靠体态、肢体语言、声调等来完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强调离开办公室,和人真正面对面交流的重要原因。不仅要了解说什么,还要知道怎么说,特别是你在会面时最初几秒钟的表现往往会给人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象。   上面谈到的第四个条件是别人也有和你成为伙伴的愿望,如果缺少这一点,你只好忍受和一群面无表情的熟人一起工作了。如果你的同事、上司、下属、客户、供货商都有共同的愿望,那么你就可以期待和他们建立起积极的伙伴关系。   赢得伙伴关系的10条法则   1.带着友好、令人愉悦的态度和开放通达的姿态与人交往。   2.第一印象往往是决定性的,你的仪表怎样、谈吐如何、是否守时、对对方的暗示或评论能否给予积极的回应等等都至关重要。   3.切忌咄咄逼人,明眼人都知道那不过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虚弱而虚张声势。也不要炫耀你的各种证书,那很可能适得其反。   4.要善于察言观色,留心随时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发现可能成为工作伙伴的人,不论他是同事、上司、下属或客户。   5.尝试评价一个人,判断他的性格特征,这将有助于你反观自身,发现自身性格及工作风格中需要凸现的侧面(参见第15章《办公室里的26种同事》)。   6.事先掌握足够的信息。务必事先了解你的合作者将与你分享哪些利益,合作者的背景如何。这样你才能判断他以后会成为你的盟友还是对手。   7.避免因为竞争和嫉妒而使双方陷入暗中较劲的危险境地,不妨向对方传递这样的信息:“我们同在一个战壕,怎样才能做到互相帮助?”   8.把目光放得长远些。除非你真是个频繁换工作的临时工,否则你总会期待和别人合作得长久,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没必要急着在几分钟或几天内就和一个陌生人成为伙伴,一切需要时间。   9.如果你一开始就讨厌某个人,不妨分析一下原因:是不是另一个人对他的态度左右了你的判断?或者你对他的厌恶根本就说不清由来(参见下面的讨论及第8章《如何化解同事间的矛盾冲突》)。   10.乐于接受中肯的批评,理智地分析而不要一味抵触。   我们经常会本能地抗拒甚至完全拒绝别人的评论或指责。所以,在第一次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控制这种心理,确保你们之间的关系顺利发展。要知道,工作伙伴并不同于儿时苛刻的父母或是令人胆战心惊的老师,你不应该总是设法回避或抵抗,而应该实实在在地去面对(参见第13章《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   有时候,能否理智地面对批评决定了你是顺利晋升还是徘徊不前。别人的意见往往会为你指引方向,当然你需要首先判断哪些批评是中肯的,在哪些情况下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   如何应对不友好的同事   如果你即将与之合作或为之工作的人从一开始就不喜欢你,你该怎么办?处理好当下的现实情境,对于与新同事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将尤为重要。比如说,这个人说话的口气很像你青少年时期某个总是取笑你的人,那么你对他的反感很可能与这段不愉快的经历有关。意识到这一点并面对它,你就不会不理智地损害新的同事关系进而影响自己的事业。   在第13章《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和第14章《学校—工作关系的训练营》中,我们将深入讨论这个问题。有时候从不友好的同事到你的敌人之间的距离只有咫尺之遥,所以应该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以下是关于如何面对并扭转不利局面的一些建议:   1.告诉自己,是那个不友善的人而不是自己应该对这种不愉快的局面负责。不友善的人总是很容易生气并迁怒于对方,所以不是你的错。   2.如果确实和你有关系,那就该反省一下自己究竟做了什么激怒了对方(包括你的言词、行动甚至表情),然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即便已经于事无补,仍可以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 如何建立并维系伙伴关系(3) ---------------   3.注意,回避不是办法。问题不会自动解决,更不会自行消失。不过,你可以选择是马上着手解决,还是留待更适合的时机出现,用更有效的方法来处理它。你可以面对面地和对方沟通,也可以采用电话,或者字条、卡片、e-mail等方式。甚至可以送一份表达诚意的小礼物,让双方都感到有面子。   4.尝试用你的宽容使矛盾化解于无形。比如,对方同时会见了你和另两个人,分别的时候,他对着那两个人说:“很高兴见到你们,希望很快还能再见面。”显然,她有意把你排除在谈话之外。这时,既不要无视别人对你的伤害默默走开,也不要针锋相对急于报复,不妨大度而友好地对那个人说:“我也很高兴见到你,希望我们很快再见面。”   5.如果你的第一次努力没有奏效,切不可在这时候放弃。不妨加倍表现出你的友好,这是在给双方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6.如果你决定把问题暂时搁置留待以后解决,那么就要好好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7.如果对方无论如何都不能接纳你,你感到自己不能也不愿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赢得尊重。那么好,随它去吧。但是,请克制自己在其他人面前指责对方的冲动,因为那个人虽然对你充满敌意,却很可能对其他所有人都笑脸相迎。别人很可能不会相信你的话而把你视为挑拨离间的害群之马。所以最好还是抱着“吃一堑长一智”的态度,学会如何更成熟地处理和别人的关系,今后不愉快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少,给你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会越来越小。   别人对你不友好的原因   以下是可能别人对你不友好的原因:   1.特殊事件引发暂时的不友好态度—这往往和对方内心的创伤或新近遭受的打击有关。比如他刚刚知道自己的工作面临危机,或者他的家人得了不治之症,这些烦心事影响了他对你的态度。那么请放心,这种不友好肯定是暂时的,并且与你毫无关系。   2.害羞—有时候,不友好可能只是某些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羞怯,而下意识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对别人不友好,别人就不会和他接近,他也就不必为了羞于与人打交道而发愁了。   3.害怕被拒绝—因为害怕被别人拒绝,索性自己先拒绝别人。这同样是用对别人不友好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4.过分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忌妒心—你具有某些对方想要的东西,因而对方忌妒心不可遏抑地膨胀,这使他根本不可能对你友好。   5.不愉快的经历—有些人曾经在生活或工作中有过不愉快的经历,这使他害怕开始一段新的友谊。于是他对你不友好,仿佛向你举起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离我远点!”   扭转消极局面的7种方法   如果你真的感到有希望凭借你的真诚改变这种局面,不妨尝试以下列出的7种方法:   1.寄一张卡片。   2.写一张字条。   3.邀请他共进午餐。   4.邀请他共进晚餐。   5.赠送一场特别的戏剧、歌剧或音乐会的套票,让他能和配偶或恋人一同出席。   6.先不着急摆脱某种情况,暂时观望一下。也许随着时间推移,你会渐渐发现别人不过就是因为某一天心情不好才对你不友好的,那就和你完全没关系啦。   7.忘掉不愉快的事,友好地对待别人。对方可能就会复制你的做法,以同样的友好回报你,而不会让不愉快进一步升级。   在工作场所以外发展伙伴关系   和一个人合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你自然会考虑要不要把你们之间的关系再推进一步。不论你们之间是同事关系、上下属关系,还是供求的关系,频繁的工作联系总会给你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去观察、深入了解你的合作者。   此外,无论你有一份传统的办公室里的工作,还是足不出户地在家搞咨询,你都还可以利用各类商展、洽谈会、社交聚会来发展你的关系网,从而拓展事业发展的空间。   充分利用会议和商展的机会   面对一个接一个的会议、没完没了的商展,有的人能结交了新的伙伴,事业有了新发展,让自己的投入有所值;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有些人的情况则更糟,他们事先总是期待着广交朋友,却每每被当作局外人。他们一再被忽视、被排斥,在各种私人会晤、聚餐会上从来都显得可有可无,甚至在安排座位时也饱受歧视。这样的经历无疑会使自尊心和自信心严重受挫。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承认一个尽人皆知却又似乎不便挑明的事实,那就是:你应该在参加各类活动之前就打点好一切关系。这样,等你到达时自然会有人搭理你。只要你每参加一个会议或商展就建立自己的社交圈,人们就会邀请你参加他们的私人聚会并把你作为合作者介绍给他们的朋友,你就可以以此为基础不断拓展你的关系网。   如果你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大型会议或商展(无论是否在你所在的城市举行)的机会,首要的一点是抛弃那种认为不需要事先铺垫就可以脱颖而出的幼稚想法。   当然你也有可能是个例外,有本事让自己这个不折不扣“新人”一下就在某个大型会议上崭露头角,而后迅速建立起广泛的业务联系,同时收获巨大的满足感。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有没有提前做准备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预先做准备意味着时间和金钱的有效投入;反之,则意味着你可能独自品尝遭人拒绝的滋味,以及随之而来的自我怀疑的苦涩感受。 --------------- 如何建立并维系伙伴关系(4) ---------------   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出席商展、会议的人成百上千,请不要试图大面积撒网,逐个地联络其实更有效。如果你的每一次联络都落实到个人,最终自然会大面积丰收。   这当然需要时间,但从长远来看,你的生活会因此变得丰富,因为通过各种商展、会议你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业务关系,而且可以面对面地和你的合作者交流业务心得。   另外,你不仅需要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信件,甚至聚会等方式和所有的陌生人取得联系,还需要重新联络你已经认识的即将出席活动的人。   不错,如今我们每个人都前所未有地感到时间的压力。但是,花费了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提前做准备意味着你在活动正式开始后会节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不仅如此,你会在活动中得到更多乐趣,会享受活动的全过程而不是过早地离开,也将获得许多积极有益的经验。   如果你想和业务伙伴进一步发展成比较亲近甚至是最好的朋友,商展、贸易洽谈会当然是绝佳的机会。但是除非你事先做了工作,否则你在会议上遇到的任何人对你来说都是陌生的。当然每年都能在各类活动中结交新的伙伴绝对是好事,新的友谊往往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但是,正如你已经知道的,新的友谊需要时间去经营,需要通过资源共享、交流反馈建立起信任。试图通过一次活动就和别人建立紧密的联系往往只能适得其反,所以最好在活动之前就有所接触,再以活动为契机,加深彼此的联系。   开会之前的准备   如果你刚刚加入了某个协会,并正计划参加它组织的一年一度的联席会议,你不妨先上组委会网站上浏览一下,或者查阅它的广告宣传,甚至可以直接致电组委会总部,核实下一次年会的时间安排,甚至可以连续查五年的安排。然后,估算旅途的往返时间,然后将所有时间安排记录在你的备忘录或掌上电脑中。   至少提前三个月列出你认识的协会成员中可能出席会议的人员名单。这其中是否有人已经是你的朋友?这完全有可能,因为人们往往会在朋友的建议下参加某个活动,一些协会甚至规定新成员至少需要一到两名老成员的推荐。   如果你认识的协会成员中没有人将参加本次会议,那就要开始通过电子邮件、信件、电话等方式和那些陌生人提前取得联系。如果你们住在同一个社区,甚至可以约对方出来喝杯咖啡或是共进晚餐。   你还可以给自己找一位一同参加会议的同屋,对有些人来说,这的确是个非常不错的主意。至少到时候会有人陪你吃早餐,你也会更有干劲把整个会议坚持下来。而且,你们同住一天、一个周末或者一个星期,就有机会了解彼此的性格,看看你们的关系是否有可能进一步发展。甚至如果你们性情投合的话,还可能闪电般建立起友谊。   然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在会议期间与人同住一屋到头来可能只会给自己添麻烦。比如有时可能酒店的房间已经满了,你要么和一个自己无法忍受的人同住,要么卷起铺盖提前回家。如果你选择勉强和他住在一起(尽管你们水火不容),你将在整个会议期间都感到不舒服。   如果出于节约开支的需要一定要和人同住,你最好先查一查你被安排和谁同屋。你也可以自己找一个同屋,这样你们双方都会先考虑是否能在会议期间融洽相处。   和自己的朋友同屋当然有它的益处,你们之前已经了解对方。但是,你们从前一同看电影或是吃晚餐时玩得投机,并不意味着你们同住一个周末或是一星期时一定相安无事。同住的经历可能会让你们的友谊更加牢固,但也可能带给它意想不到的伤害。   利用社交中的每一分钟   决定了要在会议上呆多长时间之后,就要列出每天的时刻表。如果你参加的是某协会组织的联席会议,大会日程安排往往会提前一两年甚至三五年就公布。你给自己定的时刻表通常应该包括这几项内容:早餐,早餐后的演讲;午餐,午餐演讲;下午的集体讨论;晚餐(自行解决或小型聚餐),晚间活动或休息。甚至你还应该留意,聚餐时的座位是否已经事先排定?还是你想坐哪就坐哪?因为这将提示你在会议期间是否有更大的自由度,是否能比较容易地结交新伙伴。   如果会议期间你会有比较多个人支配的时间,那么请一定提前做一些打算。否则,会议开始后你会很不情愿地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已经有了各自的“晚餐计划”,没有人愿意邀请你,因为你已是局外人。   有效利用时间、精力、金钱的最佳方法是:赶在会议开始之前,创造机会将自己塑造成“局内人”。这需要时间,但还是那句话,等你成功结交到新伙伴之后,你就会得到加倍的回报。   不错,会议最直接的功能是提供丰富的信息。一些年度学术会议通常会将学者提交的论文整理成书面材料分发给与会者,这样与会者就能迅速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的信息。但是,我们都不缺乏阅读能力,我们随时可以阅读这些材料而不一定非要在会议期间完成。所以更能体现并提升会议价值的是,你获得了和与会同行沟通交流的机会,包括你们在会议走廊里、餐桌前以及其他自由活动时间里进行的讨论和磋商。 --------------- 如何建立并维系伙伴关系(5) ---------------   总而言之,我们花费时间和金钱参加各类会议,绝不仅仅为了听与会者的发言。是否能成功结交新伙伴才是我们判断一个会议是否值得参加的主要因素。   提前核实出席会议人的名单   美国演讲家协会(TheNationalSpeakersAssociation)是我参加的众多组织之一,每当举行年度会议时,总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从美国各地及世界各地赶来参加。只要你在规定日期前登记注册,你就会被添加到已注册的名单中。   尽早注册并索要名单的一大益处是,你可以浏览注册名表,看看是否有你的熟人或你感兴趣的人参加这次会议。你可以提前和他们沟通并着手发展你们的关系,这样到你们共同出席会议时你们早已不陌生了,甚至你们比一般关系的熟人还要亲密几分。   布彻大会(Bouchercon)是一个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年度会议,它也会提前在网上公布与会者的名单。同样,你可以提前知道谁将出席会议,谁将在会议上发言。   会议开始前:千万不要迟到   报到之前和会间休息是两个关键的交际时间。如果午餐是集体进行,那么这也是一个广泛联络的好时机。如果上午8:30~9:00是规定的报到时间,不要晚于8:30到达,这样你才有时间和别人闲聊。不要在最后一分钟才赶到,更不要迟到,否则你就丧失了和别的与会者甚至是会议高层领导直接交流的机会,而他们很有可能是这个行业中一言九鼎的人物。   在会间休息或午餐的时间,不要只顾着打手机、接收邮件,或者忙着从助手那里获取会议中漏掉的信息。抓紧时间和别的与会者、工作人员、主持人进行一些交流。   如果午餐在会议之中进行,打听一下谁坐在你的左右。尽量和你这张餐桌的每个人都有一点短暂的交流,哪怕只是让他们花上10秒钟介绍一下各自所做的工作也好。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考虑到别的餐桌走走。我想没有法律规定整个午餐过程都必须呆在自己的位子上吧?除非你说餐桌间没有足够的空间,你一起身就会和服务员撞在一起。   会议进行中……   ● 脸上带着微笑。   ● 一直呆到会议结束,以便有更多和别人交际的机会。   ● 始终佩戴着写有你名字的徽章,这样更易于别人和你开始   ● 谈话。   ● 向别人提问,这会让人觉得你确实对他感兴趣。   ● 交换名片固然很好,不过,建立了多少真正有意义的联系远   ● 比交换了多少名片来得重要得多。   ● 每得到一张名片,就马上在背面简单记录你们的谈话要点以   ● 及关于这个人的重要细节,以便会后你做整理工作时参考。   ● 比如,某人好像提到和你是大学校友,曾经住在离你家不远   ● 的小镇?   会议结束后:给名片分类   这次会议让你认识了许多人,你的手提箱里大约有50至100张名片,接下来你该做什么?根据以下几方面对名片进行分类:   ● 炙手可热的人物。   ● 我确实喜欢并想要进一步了解的人。   ● 并不是那么令人印象深刻,但仍然需要保持联系的人。   归类之后,尽快决定你要和每个人发展怎样的关系,工作伙伴、朋友,还是两者兼顾。如果可能的话,马上开始联系,最好在会议刚刚结束的几天内就开始行动。发一封邮件,或寄书信,寄一件你们公司的样品或一份产品宣传册等等。   可以拨打对方的电话,当然你要做好只听到对方语音留言的准备,你也可以稍后再拨或者留一个简短的留言。如果你期待对方回电,慢速而清晰地报上你的电话号码以及最有可能联系上你的时间。注意不要在留言里罗嗦,更不要没完没了地说客套话。如果你只想和对方面谈,需要再通电话约定具体事宜,那么你尽可以直接挂上电话不必留言,对着留言二话不说挂电话毕竟不同于对着真人,并不会有不礼貌的感觉。但是如果你确实对不留言就挂电话比较敏感,那么你就设法不让自己的电话号码显示在对方的电话上。这有助于避免一些尴尬的情况,有时候虽然你没有留言,但比较急性子的人还是会给你回电,因为电话上显示了你的姓名和号码。   通过控制你发出的信息,以及控制和对方接触的时机,你就能更顺利地和对方发展伙伴关系。   如果你意外收到的一个并不在你发展范围内的人的来信,这当然是可以接受并令人高兴的。如果你们的交流令你感到舒服,不妨给别人一点机会,重新考虑彼此之间的关系。工作伙伴也好,友谊也好,都讲究互惠互利,礼尚往来。既然别人已经主动向你抛来了橄榄枝,这就应该引起你足够的重视。   但是,请注意千万不能因为别人主动示好,就完全没有戒备地投入。这可能会是一段成功友谊或伙伴关系的开始,但同样有可能是灾难的序幕。既然一开始你就本能地将其归入“不发展”之列,那么请尊重你的第一感觉,格外留心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把触角伸向当地或全国的协会   在你所在的公司之外寻找工作伙伴,指的就是利用各种商务活动、社交宴会,以及联席会议广泛结识新伙伴。从前人们总是害怕暴露自己这方面的动机,现如今人们已经可以毫不掩饰地宣布:我参加某项活动就是为了结交伙伴。 --------------- 如何建立并维系伙伴关系(6) ---------------   在工作单位之外结交伙伴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志愿成为某个委员会的成员,这样接待不同的人自然就成为你工作的一部分。同时这也有助于开阔你的视野,你可以有机会和更多你希望成为的人打交道。美国波士顿StybelPeabodyandLincolnshire公司总裁、创始人、职业顾问劳伦斯·J·斯蒂伯尔(LaurenceJ.Stybel)先生也认为适当加入一些协会对于事业的成功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分析客户的职业状况,我们发现了两个趋势:工作任期越来越短,这反映了投资者的策略;非竞争性的合同执行的强制性日益加剧。   这两个趋势意味着,在好工作难以维系的情况下,声誉就是一切。而各种职业协会就是你树立声誉的平台。   你的工作关系只会随着你的工作任期而存在,但只要你身处这个行业一天,你和协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就是相对稳定的。   但我们的客户每天都要面对来自工作和家庭的挑战,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极为宝贵。所以发展和协会成员的关系也要讲究策略,并且要有选择性,否则花过多时间在协会事务上会使你的事业停滞不前。   斯蒂伯尔提出并回答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如何才能掌握好分寸?   加入一个和你所从事的产业不同的协会,争取承担一些委员会的工作,以便有更多和外部打交道的机会。   比如,如果你成为外联部的成员,显然你就会在帮助协会工作的同时拓展了自己的交际网络。   我的另一位客户从事化学药品的买卖,他加入了某协会研究环境污染的部门,这就为自己在环保领域重新确立了位置。   在一些僧多粥少、竞争高度激烈的行业,要想让别人意识到你的存在,必须借助协会活动、商务会议、非定期聚会,甚至是私人宴会。这种广泛的联络也大大增加了你结交新伙伴甚至新朋友的可能性,至少在有一些场合是这样。自由撰稿人阿利克斯·施特劳斯(AlixStrauss)曾在《戏剧演员行会季刊》(DramatistsGuildQuarterly)上发表过名为《无害的闲谈:交际的艺术》(SchmoozingWithoutLosing:TheArtofNetworking)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她极力推崇依靠广泛的交际促进事业发展的做法。施特劳斯说:“我坚信交际的作用。这很困难,使人畏惧,花费时间,但对于事业的进展却是最为有效的。”   我毕生都在学习交际的艺术,我结交的人物可以填满一个厚厚的文件夹,他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帮助我在写作事业上更进一步。我开列的邮寄圣诞卡的名单比圣诞老人的还长,仅邮资一项就足以养活一个遭遇饥荒的国度。但最终我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交际的问题:如果你目前的交际状况不足以打开你的视野,获得你所需要的信息和业务联系,那么就应该及时拓宽你的交际网,这样你在得到帮助的同时其实也提供了帮助别人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互助互惠的良性循环。   工作变更后你还想保持原来的伙伴关系吗   当你和同事的工作发生变化,或者当你成了同事的老板以后,你们之间的伙伴关系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你还会想继续原有的关系吗?   假设你和同事从同一起点开始工作,但现在你是老板,他是下属,他必须向你汇报工作。你们之间的关系还会像原先那样吗?还是会变得拘谨,甚至不太友好?   以下是使伙伴关系免遭伤害的一些小技巧:   ● 你和同事无论谁当了老板,你们之间的关系都会起变化。上   ● 下属之间打交道自然有特殊的要求,而不可能还像先前那   ● 样。所以不要把这种变化看作是针对某个人的。比如对老板,   ● 无论你们之前关系多么亲密,都不能再直呼其名了,应该加   ● 上“先生”或“女士”,起码在人前应该这样。   ● 你在管理别人的同时,或多或少也在削弱着你们的伙伴关   ● 系,这种影响可能是暂时的,但也有可能是永久的。不过,   ● 在你断定你们之间已经没有可能维持先前的良好关系之前,   ● 不妨给对方一点时间,看看他是否能逐渐适应这样的变化。   ● 可以考虑在工作之外的场合与对方共进午餐,面对面地讨论   ● 你们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如何应对,如何使各自的工作不   ● 受影响。   ● 当你们还是同事时,如果你们曾经在一起谈论过别人,现在   ● 千万不能再这样了。有必要的话,在心里给自己立下这个规   ● 矩。这就好比一对男女,在他们还未订婚前可以为了约会的   ● 事争吵,但结婚之后双方都知道有一些话题是婚姻的禁区。   但是,也有一些人无法轻易地实现这种角色的转换,51岁的玛格丽特(Margaret)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她无法接受昔日的伙伴成为老板的现实。她说:“我无论如何也没法把她当老板看待,我不能接受她在任何方面都比我强,也不习惯向她汇报工作。”   玛格丽特感到,她和老板先前的友好关系恰恰阻碍了自己现在的发展。于是,在为这家公司工作了16年之后,玛格丽特毅然选择了离开,并开始独自创业。而她昔日的伙伴、后来的老板则留了下来,现在是公司的总裁。玛格丽特说:“我感到她出于嫉妒,总不愿给我更多发展的机会。我想努力改变一些事,但总是受到阻力。我觉得这和我们之前的关系有关,当然也和各自的性格有关。” --------------- 如何建立并维系伙伴关系(7) ---------------   不过,你也可能和你的合作者在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有益、互惠的伙伴关系,让你的伙伴真正成为你事业的助手(参见第5章《从同事到好友》)。另外,本书的第9章《伙伴关系终结时》还将探讨,如何在双方的工作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然维持原有的伙伴关系。   总的说来,伙伴关系让你在工作中不再感到孤立无援。它大大超越了点头之交,又不像工作中的朋友关系那样复杂。为了使伙伴关系最终能带来双赢的局面,合作的双方都务必要遵循以下原则:   ● 彼此尊重。   ● 相信自己可以从对方身上学到东西。   ● 相信沟通是一件好事。   ● 相信彼此会对对方的事业都有所帮助。   ● 正视嫉妒,应该认识到嫉妒存在于几乎所有的人类关系中,   ● 伙伴关系自然也不例外。与其把嫉妒作为拒绝伙伴的理由,   ● 不如对它多一点宽容。大凡嫉妒,不过是希望得到别人所拥   ● 有的而已。   ● 科学安排你的工作日,这将有益于你腾出时间和精力利用早   ● 餐、午餐以及下班后的聚会和对方多沟通。   ● 可在部门内部为做出成绩的员工举行庆祝活动。   ● 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经常性地,或是利用节假日和对方一起   ● 出席一些慈善活动。   ● 不要将某个工作伙伴提供给你的信息再告诉别的同事或朋   ● 友。这可能危害你和你的工作,也可能危害别人的利益,甚   ● 至引发法律纠纷。   ● 学会保守秘密。当一个员工向你揭发别人的劣迹时,往往会   ● 和事实有出入,需要慎重对待。   ● 确信自己知道谁是工作伙伴。不要轻信别人,也不要过于   ● 谨慎。   ● 从有利于交流的角度重新审视工作环境。格子间无疑会使每   ● 个人感到孤立,所以不妨选择适于谈话和联络的公共房间。   ● 如果在自助餐厅交流有点不切实际的话,图书馆或是快餐厅   ● 会是不错的选择。   ● 合作的双方应该达成这样的共识:良好的伙伴关系能激发更   ● 大的创造性和生产力,伙伴之间可以做到信息互补和思维   ● 互通。   但是,如果你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如果你只想埋头工作而不愿牵扯到别的关系中,如果你对别人十分友善却得不到回应,那么又该怎么办呢?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你的事业难免要受影响,因为大多数人都愿意和自己喜欢或喜欢自己的人共事。你要么学会改变自己,要么考虑换一个新工作。   假设你从事的是某种注重创造性的职业,像艺术家、摄影师、作家、演员、歌手、雕塑家等等,情况就有所不同。你将主要和你的代理人或经纪人打交道,而他们为了你的事业则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寻找他们的工作伙伴。 --------------- 建设性工作伙伴的四种类型(1) ---------------   指导者坚信你很优秀,他们透彻地看到你身上潜藏的优点,从而使你对自己充满信心。            —卢·泰斯(LouTice),业务经理,《学习如何取胜和指导他人》(LearntoWinandMentorOthers)作者   工作关系的五大类型中,有四种潜在的但却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伙伴,他们对一个人的事业往往有很大帮助,分别是:指导者、支持者、研究员和先驱者。   指导者   他对你事业的发展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欣赏你并期待你获得成功。通常这样的人比较年长且经验丰富,当然也并不总是如此。   你可能有一个指定的指导者,也可能自己选择一个视为榜样的人来指导自己。他应该是一个无私的同事或上司,能激励你不断进取,并对你的每一次进步引以为豪。当你们结为工作伙伴时,彼此之间就不仅仅是师生关系了,那将是一种强有力的富有建设性的关系,他能帮助你在事业上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曾因《阴道独白》(TheVaginaMonologues)一剧获得美国戏剧奥比奖(ObieAwards)的著名剧作家伊夫·恩斯勒(EveEnsler),在接受格雷戈里·博斯勒(GregoryBossler)采访时提到,演员乔安妮·伍德沃德(JoanneWoodward)对她的一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她们俩第一次见面时,恩斯勒问是否能为对方写点什么,那时伍德沃德正在奈瓦福德剧场系统(NeighborhoodPlayhouse)任教。恩斯勒将伍德沃德视为自己的领路人,称她给自己的事业带来了转机:   乔安妮·伍德沃德改变了我的生活,谈到她我几乎要哭。她是第一个对我说“我信任你”的人。她是我的导师,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   在一次对257个人力资源专家所做的调查中,我发现,只有13%的公司有正式的指导计划。所以更多的情况是,你必须自己寻找指导者。   社会学家、指导专家、《指导关系》(TheMentorConnection)一书的作者,迈克尔·G·泽伊(MichaelG.Zey)指出,指导实际上与友谊无关,“因为被指导者与指导者的定位从来都不平等,指导关系与友谊总是有一步之隔”。   指导者是每一个从业人员都需要的一种独特的社会关系。回顾多年来的工作,我想起了头20年间第一位指导我的人。那时我在麦克米兰出版公司学院部(theSchoolDivision)谋得一份编辑助理的职位,南希·克里什科夫(NancyCreshkoff)女士既是我的老板,又充当了我的领路人。她为我的每一个进步兴奋不已,在她的帮助下,6个月内我由编辑助理晋升为副主编。   你有指导者吗?如果没有,就物色一个,无论你正处于事业发展的哪个阶段,都为时不晚。你也可以成为别人的指导者,当别人在成功的阶梯上苦苦攀登时,助他一臂之力。“在给予中收获”,这似乎是陈词滥调,但就指导关系而言又的确是如此。   环顾四周,看看有谁令你钦佩,又有谁可能愿意指导你。不妨咨询一下人力资源部门看有没有你可以参与的正式的指导计划。如果你加入了某职业协会,主动提出你需要指导,一定要明确你需要提高的究竟是那方面的技能,这样你才能找到最适合你的指导者。   和你曾经呆过的研究所、大学或中学的职业指导部门取得联系,让他们知道你正从先前毕业的的班级中物色有兴趣帮助校友的指导者。如果你有某方面的技能,你也可以提出愿意和在校的晚辈分享自己的经验。   支持者   支持者始终激励着你,让你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做到最好。如果说指导者扮演了教练或教师的角色,那么支持者则与技能无关,他也不能传授给你成功的秘诀。与其说他是一个职业顾问,不如说是一个啦啦队长。   这种建设性的伙伴通过电子邮件、明信片上的只言片语、电话里的简短留言以及早餐、午餐、晚餐的机会向你传递他的鼓励。无论通过什么方式,支持者都为你的每一步成功喝彩。为了推动你不断前进,他会主动收集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发给你,他会在别人面前宣传你的名字和资历,替你招揽客户。对此,你用不着问为什么,如果你问了,反倒显得多余并且有可能适得其反。因为他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基于对你的关心,并非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些年来,我一直庆幸自己拥有许多支持者。在我二十几岁,刚刚开始自由撰稿人的职业生涯时,时任《摩登新娘》(ModernBride)执行主编的塞利·拉利(CeleLalli)就充当了我的支持者。我至今仍保留着她写给我的热情洋溢的鼓励信,她在信中称赞我所做的工作,并预言我将凭借对“办公室婚姻”富有原创性的研究出版一部专著。她还用她那辆别克ParkAvenue轿车载我去曼哈顿东边的一家宾馆吃昂贵的日本菜。我格外珍视这份情谊,因为我所在的自由撰稿行业人才济济,而塞利作为全美最大时尚杂志的执行主编,竟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我的重视和尊敬。   此后的许多年,我们始终保持联系。这期间,我先是重回研究所,并在四年后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接着出版了第一本个人专著,随后又结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我所走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塞利的喝彩与支持,甚至当我和丈夫在找房子时,她也积极出注意,建议我们买她在康涅狄格州的房子。后来我们一度失去联系,但我一直想重新联络上她。 --------------- 建设性工作伙伴的四种类型(2) ---------------   然而就在几年前,我从当地一家报纸上读到的新闻令我震惊和悲痛,69岁的塞利在一起车祸中丧生。我为我永远信任的支持者痛哭,她对我的关心和不遗余力的帮助早已超出了责任的范围。   后来我又有幸结识了另一位支持者,备受尊敬的英格兰作家,比我年长50岁的C.H.罗尔夫先生(C.H.Rolph)。自从他读了我研究犯罪事件受害者的书《受害者》(Victims)之后,我们开始了长达20年的通信。他称赞我的作品以及我致力于帮助受害者的行为。在我没有提出任何要求的情况下,他主动为我联系了一位英国出版商出版我的书。他并不是我的代理人,他这样做只是因为他愿意支持我。他来纽约时我们本有机会见面,但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他已经回到伦敦,后来我们还有一次见面的机会却也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当我满怀欣喜写信告诉他我终于有机会去英格兰时,我却接到他儿子发来的传真,说他的父亲已于一年前去世。   先驱者   这种人做事总是领先你几步,于是也就始终推动着你前进。他不会有过度膨胀的竞争心,但却能给你树立一个榜样。有时你也会发现自己在别人的心目中也扮演着先驱者的角色,权当是一种回报吧。   在我的研究过程中,那些被视为先驱者的人常常会改变自己的职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其他人表明,人完全有可能做好截然不同的事。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求职者。他去找从前的一位同事,后者现在所供职的公司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不过同事所在的部门并非求职者想进的部门,而且他还断言他们两人都没有机会进入那个部门。   然而,求职者并没有理会同事的劝告,坚持提出申请。最终不仅他获得了心仪的职位,而且有趣的是,他的同事在他的感召下也申请调动到这个部门,并且也获得了批准。他们共事了一年。一年之后,他再次成功地转到另一个全新的行业。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先驱者”,他用自己的行动向同伴传递着一个积极的信息,那就是“别人能做到,我也能”,从而激励同伴在事业中求新求变,不断前行。   研究者   研究者能帮助你始终保持知识的更新,告诉你,你的工作中、公司里、你所在的行业,甚至整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事。研究者自然不同于“讲话强迫症患者”(我在第10章《办公室里的14种敌人》中将描述“讲话强迫症患者”的特征),他以积极的姿态搜集并向你提供各种信息,从而使你的事业更完美。   在有些事上你可以依靠研究者,但不能过分依赖。比如,研究者会告诉你接下来两年带薪休假的安排,一年一度的会议将在哪里召开,你所在的领域新出版了哪些引人注目的专著,以及你所在的行业中哪些是真正起作用的人等等。研究者慷慨地和你分享这些信息,既是一种善意的工作交往,同时也表明他为自己消息灵通、见多识广感到自豪。   我有一些工作伙伴就是这样的研究者。不需要我提出要求,他们总会通过邮件给我发一些我感兴趣的信息。他们对周围的世界保持着灵敏的嗅觉,这也使我感到和这个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更加了解行情,而非与世隔绝。当然我也会在别人面前充当研究者的角色,编辑文章、发送广告摘要以及其他对别人有帮助的信息。既然那么多人对我如此慷慨,那么我所做的权当一种回报。   莱斯利·班克斯(LeslieBanks),是总部设在芝加哥的迪尔伯恩商务出版公司(DearbornTradePublishing)的市场总监,贝齐·兰普(BetsyLampe)是佛罗里达彩虹图书公司(RainbowBooks)总裁,他们俩都慷慨地向我提供他们认为对我的事业有帮助的信息。我曾经问贝齐,为什么她愿意帮助我,她解释道:   这个行业,就像其他许许多多行业一样,非常需要彼此之间资源共享,这是极其自然的。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之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是家庭关系的延伸。我相信礼尚往来,付出总会有回报。 *************** *第二部分 ***************   多数人认为工作只是出于经济需要,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本能地和他们的同事、老板、雇员、供应商在情感上保持距离的原因吧。这或许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每当我问别人是如何与亲密的朋友相识的,他们总会回答“工作的时候”。 --------------- 从同事到好友(1) ---------------   拥有友谊,就像知道了门牌号一样,随时可以找到它。   —邦妮(Bonnie),52岁,单身,某政府机构工作人员   多数人认为工作只是出于经济需要,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本能地和他们的同事、老板、雇员、供应商在情感上保持距离的原因吧。这或许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每当我问别人是如何与亲密的朋友相识的,他们总会回答“工作的时候”。可见,当他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彼此并不十分亲近,直到其中一个离开,亲密的友谊才得以建立。工作提供了一个发现未来亲密朋友的机会。   比如,36岁的萨莉(Sally)是一个销售助理,她现在最好的朋友曾经是她的主管。“但当时我们并没有成为朋友,直到我成功晋升,不再为她工作之后,我们才建立了友谊。此后又过了许多年我们的关系才变得更亲密。”   萨莉的描述典型地反映了友谊的发展脉络:因为工作中的交往而结为工作伙伴,又因为工作关系的解除而成为朋友,最后成为超越工作关系的密友。   但有的时候,伙伴关系并不会进一步发展。这儿有个很好的例子,两个曾经一道工作的男人在街上偶遇,其中一个和他的妻子正准备去一家饭馆,另一个则和他的一群新同事在一起。后者把他的老伙伴介绍给新同事,“这是我以前的朋友。”他这样说。当时的气氛十分尴尬,在场的人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哑然失笑。随即那个人又改口说:“我的意思是,这是我的朋友,我们从前一块儿工作过。”但事实上,他先前不经意间所说的话才真实地反映了两人的关系:他们只是普通的工作伙伴,并不是经受过考验的朋友。显然他们没有把从前的伙伴关系延续到工作以外的私人生活中,   避免在工作中建立友谊,尤其是亲密的友谊,可能是基于生存和竞争的考虑,谁都不想丢掉饭碗,谁都要养家口。不过仍然有些人尝试在工作状态下,在不损害自己工作的前提下,将伙伴关系发展为友谊。在这方面,某些特殊行业却因为有自己的“行规”,省去了不少麻烦。比如军队,明文规定军官和普通士兵之间不能过分亲密,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上下级之间建立友谊的可能。而对于没有这种规定的军队以外的行业,每个老板和雇员都不得不考虑发展友谊是否会冲击各自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   这一章着重探讨两类情形:一是当双方仍然共事的时候就由伙伴发展成了朋友;一是双方在结束工作关系之后才发展为朋友。   究竟在工作中找到亲密朋友的情况有多普遍呢?我把这个问题拿到我所在的邮件组讨论,33%的人回答了他们通过何种方式找到自己最亲密的朋友。以下是他们的回答,按降序排列:  工作15  学校12  其他6   电影制作人戴安娜·索科洛(DianeSokolow)说,电影行业的特点就是一伙人聚到一起,满怀热情地工作上几个月,接着又各自散去投入新的工作。有些人可以彼此结下深厚的友谊,有些人则不能:   干我们这一行的,很少会连续20年和某个人共事,所以每次合作彼此之间都会显得很亲密,甚至让人误以为那就是真正的友谊。偶然的相识和相知常常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美好的印迹。   真正的友谊应该是这样:你和朋友在一起时感到舒适愉快,同样他们也因为有你的陪伴而感到舒适愉快。这种情况当然有,但有时候却只是一厢情愿。在我的一生中有许多通过工作结交的真正的朋友,也有不是通过工作结交的朋友。   有的伙伴关系可以持续一个月、一年,甚至十年。你们可能从来不会在工作之余一起去看电影或是出席一些社交场合,但这种关系确实能给你的事业带来种种益处。   不过很可能有一天你和你的同事都希望进一步发展为朋友,其中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你们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对对方会更忠诚(人们总是期待朋友能互相保守秘密)。工作中的友谊确实能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但对于有些人来说,这反而会使工作关系变得复杂化。   朋友的涵义   从工作伙伴发展到更亲密的朋友关系,通常需要三个条件:   ● 双方有从伙伴发展为亲密朋友的共同愿望。   ● 把以工作为基础的联系拓展到工作之外。   ● 伴随着诸如时间的压力、结构性的变化,以及信任度、判断   ● 力等问题的出现,必须用更高的标准去检验新建立的友谊。   正如我在我此前的两本书《友情换位》和《若遇友情伤人时》中所说明的,生活中你可能会遇到三种截然不同的朋友:普通朋友、密友和至交。朋友是和你没有婚姻或血缘关系的人。友谊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社会关系,它不受法律的约束,而以信任、诚实、忠诚,以及共同的志趣为基本特征。从狭义上说,友谊不包括爱情和性关系,否则它就不再是单纯的友谊了。不过现在有一个趋势,特别是在青年男女中间,许多人试图在友谊中添加性的成分。   普通朋友当然是朋友,不是熟人也不是工作伙伴,只是双方的关系没有那么亲密。普通朋友间会互通信息,不过那只是少数情况。至于密友和至交,有人认为是一样的,而我认为,虽然密友和至交都是你生命中非常亲密的伙伴,但你可能会很容易拥有几位密友,却很难拥有两个以上的至交。至交熟悉你的全部活动和社会关系,了解你的希望、梦想和忧虑。即便你有幸得到两位至交,一位是现在和你朝夕相处的朋友,一位是已分别多年的从前的朋友,你还是会认为最初的那一个才是最好的。正如我在上述两本书中所提到的,一个典型的私人友谊网络平均由1~2个至交、4~6个密友、10~20个普通朋友构成。 --------------- 从同事到好友(2) ---------------   以下是国际法专家琼(Joan)对这三种朋友的总结:   普通朋友是你可能不会真正信任,但却会一起参加社交活动的人;密友是你可以托付办事的人;至交是你任何时候都愿意与之交谈,他也最了解你内心的隐秘。   我曾应邀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星期天早晨》(SundayMorningShow)栏目录制过一期有关友谊的节目。主持人拉斯·米切尔(RussMitchell)的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他问我人们对“友谊”的合理期待是什么。的确,当两个人结为夫妻时,他们必须明确地交换各自的承诺,而旁人也期待他们今后履行做父母的职责。那么,朋友之间也应当有一种类似的“期待”,不妨称之为“友谊誓约”。后来经过一些思考之后,我写出了下面的文字:   友谊誓约   我决定承担友谊的责任,我承诺做到诚实可靠。我将努力解决我们之间可能出现的任何矛盾,全身心地经营我们的友谊。我知道我们有各自的工作(学习)、家庭,以及需要履行的义务,所以应当互相尊重对方对他人的责任,但我同样承诺会对我们之间的这份友谊保持忠诚。我将在你提出要求时才发表我的意见,除非当时的情况在我看来我必须主动发表看法。我也将尽力无条件地永远做你的朋友。   我会保守你的秘密,但是,如果我从不对我的配偶或其他重要社会关系有所隐瞒的话,那么我也会和你,我值得信赖的人分享我所有的秘密。我会尽量记住你的生日,并且无论你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我都愿意陪伴在你身边。我们还应该经常交谈、聚会或通过电子邮件保持联络。我还会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向你表示祝贺,尽管我知道一点点小小的嫉妒是正常的。我将尽我所能给你的生活增添乐趣和欢乐,因为我珍惜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我对友谊的又一重要发现是:从两人最初相遇到他们经受各种考验最终彼此确认对方是真诚可靠的朋友,平均需要三年时间。如果几年之后,你和你的工作伙伴不再一起工作,那就将是一个考验:当你们的交往不再像工作时那么方便时,你们还会保持交流、经常聚会吗?   你应该拥有多少工作中的朋友呢?问这个问题其实和问“接受多少个工作项目才不会太多”是一样的,所以答案也是一样:“你能应对多少就接受多少。”有的人可能可以接受1个普通朋友、1~2个工作伙伴,1个至交;有的人能拥有25个普通朋友、3个密友、2个至交、5个工作伙伴。   在我最近对400个男性和女性的调查中,每个人所拥有的工作中的朋友平均是7~10个。具体来说是这样分布的:   工作中的至交     0~1   工作中的密友     1~2   工作中的普通朋友   6~7   将工作中的朋友的平均数和先前提到的私人生活中朋友的平均数(1~2个至交、4~6个密友、10~20个普通朋友)相比较,结果清晰地显示出,私人朋友的数量超过了工作中的朋友。   当然,其中对“亲密”程度的不同定义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个人对他人的亲和力是高度主观的。一个人可能把某人视为密友,而另一个人由于对亲密程度的不同理解,可能把同样的人视为普通朋友或至交。   性别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大量社会科学和轶闻趣事研究表明:通常女性在交友方面显得更开放,而且善于言辞,给人以情感上的支持;而男性则往往通过共同从事的活动建立联系。所以性别差异会影响人们对友谊的理解。   面对每个我们与之交往的人,我们免不了要问:“我和他的关系是熟人,是工作伙伴还是朋友?”毕竟,我们已经在心里给“友谊”设定了一个位置,那是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位置。无论在私人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我们都本该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友谊。但显然,“友谊”这个词已经被误用来博得别人的好感,而不是表达真实的感情。   有些人非常坚决地反对在工作中交朋友,不论是普通朋友、密友还是至交。这些人当然有权持这一观点,并且一旦有人希望和他们成为工作上的朋友,他们总会清晰地阐明自己的立场。而如果朋友想和他们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他们也不会认为这是个好主意。“没有什么个人的原因”,就是个原则问题。这个解释看来有助于抵消别人因为被你拒绝而产生的抵触情绪。同样,如果你是那个被拒绝的人,你的不满情绪也会有所缓解。   莉莲·弗农公司公关部经理戴维·霍克伯格(DavidHochberg)先生就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他解释道:“我不愿把私人生活和工作搅在一起。我不喜欢和朋友做生意,当然我也决不雇用朋友。”   友谊是怎样形成的   在讨论共事阶段就从伙伴发展为朋友究竟好不好之前,我们有必要先重温一下友谊形成的基本原理。两个人之所以能从熟人发展为工作伙伴,是因为双方的联系不再以一般性的身份(比如同事或雇员)进行;相反,作为不同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名字和不同的性格(比如萨莉和朱莉娅,约翰和马文等等),他们的交往也因此变得独特而具体。   从工作伙伴到朋友,双方的亲密度进一步增加,更易于向对方吐露心声,因而交往变得更加独特而具体。较高的信任度对于友谊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 从同事到好友(3) ---------------   下图展示了在一个共处的环境或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友谊形成的模式,它清晰地呈现了从陌生人到熟人、到工作伙伴、再到朋友的整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始终需要牢记一点:无论在哪一个发展阶段上,双方必须都想建立并维系这样的一种关系,否则,如果只是一厢情愿的话,就有可能反向地由朋友退回到工作伙伴,再到熟人,最后甚至沦为敌人。   共处环境下友谊的发展模式   共同参与的活动或共处的环境   (工作、学校、街坊)   ↓   熟人   (正式的身份:同事、雇主与雇员、商贩、顾客或客户)   ↓   工作伙伴   (更加熟悉,更加个人化)   ↓   朋友   (成为普通朋友、密友或至交,履行相应的义务,   比如诚实、信任;决定工作和友谊哪一个更重要)   ↓   地位变化   (比如自己晋升、加薪或对方从你的同事变成你的老板)   ↓   根据上述变化重估友谊   (友谊经受住了上述考验,彼此建立了强有力的联系;   或者,重压之下友谊瓦解,联系松动甚至根本不再联系)   ↓   关系重组   (新的工作、新的公司、新的团体;   当两人分开时,被动但密切的,或者被动且疏远的联系)   理论上说,工作是使友谊顺利发展的理想环境,因为建立友谊的主要动机都存在与共同的工作环境中,包括找人交谈、共同的利益、提供情感支持等等。虽然在中学时代我们就有共同的老师、同学,就需要遵循共同的校规,但中学并没有像工作那样为我们提供一种类似家庭关系的亲密性和共同属性。   然而,工作的介入却给友谊提出了额外的要求,同时也施加了额外的压力,虽然从理论上讲,友谊的存在只是因为两个人互相喜欢,除此之外不应该有其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机。所以要使伙伴关系更容易获得成功,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 你和你的朋友具有彼此相当的能力和品质。不存在某一方天   ● 赋过分突出的情况,即便存在,你们也懂得应该尊重对方的   ● 优势和弱点,而不会表现出过分膨胀的竞争欲。   ● 从关系的成长期开始,你们就很少有没解决的问题。一旦出   ● 现问题,你们总是积极需求帮助去解决它们(参见第13章   ● 《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   ● 你们有共同的价值观(包括与工作有关的价值观),比如对   ● 诚实、正直的承诺,对职业道德的坚守、创造卓越业绩的信   ● 念等等。   ● 你们愿意花时间去探讨,当友谊和工作责任发生冲突的时候   ● 应该怎么做。   ● 你们都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但这种意识是积极的、正常范围   ● 内的,而不是过度膨胀的;你们不会因为对方的成功而妒火   ● 中烧。   如果你想增大伙伴关系成功的几率,请务必再记住以下几个额外的提示:   ● 不要轻易和别人议论老板或同事。一旦你错误地估计了你们   ● 的友谊(你以为对方会为你保守秘密,但事实上并没有),或   ● 者你被人认为蓄意报复,你的言词到头来很可能给你自己惹   ● 麻烦,你在公司的处境将岌岌可危。   ● 花上三年左右的时间认真经营一段可靠真诚的友谊。当然这   ● 不是说你完全不能凭直觉和某人“一拍即合”,而是说在你   ● 的直觉被现实证明之前,你应该懂得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工作。   ● 比起那些以情感支持为基础的友谊,从一起工作和互相交谈   ● 的角度出发去建立友谊会少遭遇一些麻烦和冲突。虽然把你   ● 的朋友偶尔当作倾吐心声的“回音壁”也没什么不好,不过   ● 要小心千万不要超越界线,把朋友当作心理治疗师,他并没   ● 有接受过提供这种服务的训练。确实需要的话,还是去找专   ● 家帮忙吧。   ● 真正的友谊很少以彼此能给对方带来的益处为基础。即便你   ● 可以对提供的服务收费;或者你已经给自己定了规矩,即使   ● 收费也不向朋友提供专业服务。但如果你感到你所谓的“朋   ● 友”真正的目的其实是从你这里获得诸如无偿的投资建议、   ● 免费的培训等益处时,你就要重新考虑你们之间到底有没有   ● 真正的友谊。   ● 地位相当的人(比如同事)比地位悬殊的人(比如上司和下   ● 属)更有可能成为朋友。   ● 共同的价值观是友谊长久的最好的预言师。花点时间了解对   ● 方的价值观,你就可以预见你们是否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从同事到好友   普通朋友能增进交流、提高业绩   普通朋友是从工作伙伴起步的,不像密友或至交那么亲密。但也正因为不太亲密,双方受感情影响进而丧失判断力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 从同事到好友(4) ---------------   比如,一个工作上的普通朋友要去度假,请你接管他的工作一个星期。如果你自己的负担已经很重了,你大可以礼貌地说“不”,因为你知道勉强地说“行”会影响自己的工作。你不会因为拒绝了他而感到太过意不去。但是,如果你拒绝了密友或至交,你一定会感到焦虑。   36岁的小雷金纳德·贝克汉姆(ReginaldBeckham,Jr.)是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全美住房合作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ofHousingCooperatives)的市场总监。在谈到在工作中结交普通朋友的益处时,他说:   如果你有一个办公室里的朋友,或者正在培养一段办公室的友谊,你们不要像一般的同事那样只谈工作,而应该像朋友那样交谈。这会使工作环境变得更加舒适,而带着舒适的心情去工作无疑会更有效率。   一位63岁的教授也有类似的看法:“我们喜欢交谈,但只在工作和偶尔共进晚餐的时候。”   为什么你想在工作中寻找到密友或至交   密友或至交能够给你提供工作上的支持,也能充当你的耳目,帮助你应对“办公室政治”。但是如果对方没能替你把事情办好,你可能会重新估量他是不是你的密友或至交,还是仅仅是一个工作伙伴,甚至是敌人。一位在伊利诺伊州工作的年轻女性在描述她和本部门一位同事的亲密友谊时说:“我们互相提醒。”   工作伙伴帮助你渡过难关   31岁的埃里卡(Erika)是一位离婚的丹麦图书馆员,她和一位同事成为了至交:   我们相识已经3年,她比我大8岁。在过去的3年中,她给予我巨大的支持。我和丈夫分居期间,她成了我最好的伙伴。无论她觉得我做得对还是不对,她都会告诉我。她还总是从很多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她是我见过的最诚实的人。我从心里尊敬她,愿意和她讨论一切事情。   美国中西部某大学的一位男教练也强烈地感受到亲密友谊的益处:   我在工作中找到了一位至交,这帮助我们双方度过了工作上的困难时期。我们彼此信任、相互支持。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最大的情感支持就来自于工作上的至交。   一位27岁的已婚女子,两个孩子的母亲对此也有同感。虽然她已辞去工作在家做了“全职妈妈”,但她仍然认为和男友分手的那段时间,是工作中的朋友帮助她度过了感情危机:   当我和交往了6年半的男友分手时,工作上的一位朋友对我说,她相信我一定会挺过来。她陪我吃午餐,听我哭诉,给我出主意,甚至买了一些花草供我消遣。是她帮助我度过了头两个半月最痛苦的时期。   友谊创造良好业绩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学院(UniversityofPennsylvania抯WhartonSchool)的卡伦·杰琳(KarenJelin)和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ofMinnesota)的普里·普拉丹·沙阿(PriPradhanShah)两位研究员,以3个有工作关系的人为单位,对53组人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家都致力于实现团队目标的条件下,伙伴关系能带来更好的业绩。但如果目标不统一,朋友最好还是不要在一起工作。   友谊使你安心工作   我在调查中发现,“使工作充满乐趣”被认为是伙伴关系最大的益处(102人中有68人选择了这一项)。“使工作充满乐趣”,这个理由并不像它听起来那么肤浅。工作中的乐趣,连同积极的工作关系,能增强员工的耐力、创造力、进取心,提高员工的成就感和顾客的满意度。而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塑造具有典范意义的团队文化。   工作中的好友助你建立自尊与自信   在工作中我们都希望被人赏识。正如这位58岁的编辑所说:“我有一个称得上密友的同事。我们不仅有共同的办公室,更有共同的责任。我们相互尊重对方,尊重对方的能力。她总是感谢并坚定支持我所做的一切。”   朝夕相处增进相互了解   走出校园后要想寻求新的友谊,最大的挑战之一是需要充足的时间互相了解。因为平时大家不能像在学校那样天天打交道,但工作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包括与工作有关的环境,比如出差)。正如一名27岁的南非图书管理员所说:   我的至交也是我工作上的伙伴。有一个周末她陪我外出。临回来前的晚上,我失眠了。凌晨3点的时候,我问她困不困,她说:“有一点,但如果你睡不着,我可以陪你。”然后她真的在睡衣外披了一件衣服,到附近的小店买了一些咖啡,这样就可以清醒地和我聊天。   友谊给你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   如果你和老板的友谊是你先于其他同事获得晋升的因素之一,那么这份友谊将继续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虽然别人可能会对你的得宠颇多非难。   在一些行业,比如影视行业,那么多有资格的人竞争很少的机会,所以谁能出面从专业的角度为你担保,是一个重要问题。于是,友谊就显得非常关键。我曾经采访过已故的影视剧作家卡尔·索特(CarlSautter),他强调说,他在好莱坞得到的大部分工作的都是由他所在的作家团体的同行介绍的。每当他的朋友或同行中有人加入了一个剧组,并且剧组还请他推荐别人参加,他总会推荐自己的朋友。所以只要有改编剧本的工作,他的朋友都会介绍给他。 --------------- 从同事到好友(5) ---------------   通过对其他行业的调查我也发现,经朋友推荐获得工作或做成一笔生意是很普遍的。在一些行业里,你可以通过招聘广告敲开公司的大门,但接下来你的命运不仅取决于你完成工作的情况,还取决于是否有人在老板面前替你说话。   工作伙伴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然而,从另一方面说,一些原因使得你不得不对工作伙伴有所提防。   背叛   根据我对400个男性和女性的所做的有关友谊的调查,爱情的背叛是最常见的,工作上的背叛紧随其后。在被调查的人中,63%的人称自己曾经被朋友背叛(250人),而其中又有43人认为自己遭到的是恋人或爱人的背叛,37人认为自己被工作伙伴背叛。在工作背叛的类别中,我抽取了以下个案,包括被背叛者以及背叛者的类型:   ● “(普通朋友)讲假话和歪曲事实真相以便在工作中发迹”   ● —图书管理员,62岁,已婚。   ● “(至交)剽窃我的成果”—科学家,47岁,已婚。   ● “(密友)在老板面前说我的坏话”—电台谈话节目主持人,   ● 男,60岁,已婚。   ● “一个最好的朋友背叛了我,害我失去了工作”—加拿大   ● 艺术家,35岁,已婚。   ● “我在休假的时候,一个密友趁虚而入抢了我的饭碗”—   ● 教师,55岁,单身。   感情伤害   友谊涉及到和别人的情感联系。通过友谊,你使自己被人接受、喜欢、钦佩、尊敬、信任和感激;或者,你也可能因为友谊陷入失望、背叛、排斥与误解。   你和朋友越是亲密,对他失望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这和工作无关。琳达(Linda)是弗吉尼亚西部一为30岁的女工,因为流产她几乎被击垮了,而她最亲密的朋友居然不给她任何帮助:   我失去了我的孩子,可是那两个人都对我不理不睬,而我曾经将他们视为工作上最亲密的朋友。我受到了深深的伤害。每当他们遇到麻烦的时候,我总是出现在他们面前,而我就这么一次需要他们的帮助,他们只扔过来一句话:“克服一下吧。”所以现在我们充其量只能算普通朋友,当然如果我愿意的话我们仍可以很亲密,但我怎么可能再信任这样的人呢?   结果,他们之间变得疏远了,琳达感到自己遭到了背叛和伤害。面对我提出的问题:“你认为工作中的朋友给你带来的最大益处是什么?”她的回答是:“没有任何益处,只有坏处。”   加薪与晋升的竞争   杰拉尔丁(Geraldine),一个52岁的有氧运动教练,谈到了他过去最好的朋友西尔维娅(Sylvia)是如何背叛他,导致他被炒鱿鱼的:   见到她的时候,我们都是三十好几的人了。她很美,舞跳得棒极了。我们通过做礼拜成为朋友。当时我们都在一个健身俱乐部兼任有氧运动的教练。后来我被聘为俱乐部的正式职员,而她没有,因为她没有大学文凭而我有。我想这对她是一种刺激,她嫉妒了。   我也羡慕她舞跳得好,然而我愿意帮助她追求自己的梦想。但她显然不这么认为,于是开始极力阻止我成为俱乐部的正式员工。后来,在她的健身课上,她和俱乐部的老板签约了,紧接着我就被告知,我的课顾客们不感兴趣,所以我不能成为俱乐部的正式教练。   我不知道我做了什么使西尔维娅背叛了我,但我知道我的教学技能使她受到了威胁。我觉得,她之所以那样对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   如何处理工作分歧与私人关系   只要朋友间能达成一致,并且不出现关于具体工作、客户以及管理上的分歧,和朋友一起工作或为朋友工作似乎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如果上述冲突发生了,朋友之间如何把分歧控制在工作范围内而不伤及私人感情,那就需要做很多工作了(参见本章的《和老板交朋友的利与弊》和《为朋友工作时》这两部分,以及第8章《如何化解同事间的矛盾冲突》)。   如何实现工作和友谊的双丰收   以下这些技巧能使在工作建立并加深的友谊真正有利于工作,而不是影响工作:   ● 确信你和对方有超越同事或伙伴关系、成为朋友的共同愿   ● 望。寻找对方口头或非口头的暗示,以证实他也愿意成为你   ● 的朋友。比如,当你说“来杯咖啡吗?”或者“周末过得怎   ● 么样?”的时候,要注意对方是积极地回答你的问题还是敷   ● 衍了事,甚至根本不予理睬?如果是后者,你可以找机会再   ● 试一次,看对方是不是恰好那时心情不好。如果仍然是一样   ● 的结果,那么我想你已经得到足够的暗示了。   ● 和地位相当的人交朋友更容易,也更安全。如果你被拒绝,   ● 可能是因为身份或能力的差别使你的建议看起来不合适,或   ● 者让人感到了威胁。你还要注意到,即便是在今天,一些男   ● 性和女性仍然对异性间的工作关系感到不舒服。所以,如果   ● 你遭到了拒绝,不要把它看作是针对你个人的。接受暗示, --------------- 从同事到好友(6) ---------------   ● 然后转而在同性之间寻找友谊,那样你可能更容易被接受,   ● 也更容易受欢迎(参见第7章《如何与异性同事交往》)。   ● 提防你信任的人和你将其视为朋友的人。如果你们的年龄、   ● 经济地位、社会身份很悬殊,你就要格外小心。大多数的友   ● 谊是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的,巨大的差异本身就是一种警   ● 示。在从普通熟人转为工作伙伴再转为朋友的美好愿望背   ● 后,可能有一种投机的因素(并非友好的企图)。   ● 认真听你的同事说话,不要只顾自己说,也不要期待别人总   ● 是关注你。认真倾听,积极地回应对方所说的话,特别要尊   ● 重对方的隐私,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秘密成为办公室里的谈资。   ● 记住,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但都需要有亲密的伙伴。看看你   ● 的需要是否与同事的需要相符。如果不相符,判断一下,这   ● 是由于个性冲突导致的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象,还是仅仅由   ● 于一些特殊原因造成的暂时的现象,比如交货期限的压力、   ● 工作或家庭的危机、感情剧变等等。如果仅仅是暂时的,重   ● 新审视你们的关系,看看是否值得进一步发展。   ● 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如果你们有共同工作的经历,亲密的关   ● 系会像副产品一样自然而然地产生。   ● 让自己保持消息灵通。普遍地关注各类时事、电影、书籍、   ● 报道,同时也要特别熟悉与你的职业有关的领域。工作关系   ● 既是情感支持的来源,也是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如果你以   ● 消息灵通而著称,你的友谊就会受到关注。   ● 不要散布流言。以诚待人是面对友谊的积极态度,热衷于“办   ● 公室闲话”则是非常不好的。任何时候都不要做流言的制造   ● 者,也不要做它的传播者。当然正当的信息共享与闲言碎语不   ● 同,你务必将它们区分开。   ● 乐于助人。常言道: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如果有人需要早   ● 走,替他做一点工作;如果有人遭遇了家庭危机,伸出你的   ● 援助之手。你将在别人的眼里成为一个善良的同事,同时你   ● 也播下了友谊的种子。   ● 有所禁忌。你可以在工作中和别人成为朋友,但你也完全有   ● 权保留那些只和私人生活中的密友、至交分享的秘密。   ● 双方共同制定一些原则,以确保友谊的顺利发展。如果你们   ● 的关系是工作成败的因素之一,就该好好讨论一下在特定的   ● 环境下该做什么。和朋友间就解决问题的恰当方式展开对   ● 话,这样无论工作还是友谊都不会受到伤害。你们还需要商   ● 讨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方法,比如一对共同工作的夫妇就   ● 应当考虑如果两人之间的关系妨碍了工作该怎么办。工作上   ● 的密友或至交也要考虑这方面因素。   ● 如果双方都愿意,就拓宽友谊的基础。发展工作之外的友谊,   ● 并不是简单地把友谊从纯工作的环境中移植到工作之外,而   ● 是为了使你和朋友有更广泛的互相沟通、了解的机会,而拓   ● 宽友谊的基础。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友谊的潜在危险,请遵循下面的原则:   ● 保守朋友的秘密。无论面对普通朋友、密友、至交还是工作   ● 伙伴,关键的一点是要慎重行事。保持对方对你的信任至关   ● 重要。   ● 不要把你和你的朋友置于各种可能的利益纠纷中。   ● 躲避流言,如果躲不开,就不要加入传播者的行列。   ● 不要利用友谊达到个人目的。   ● 在工作中,不要炫耀你拥有的友谊,尤其不要指名道姓。   ● 注意你的肢体语言、手势和非语言的暗示,这在工作中是经   ● 常要运用的。   ● 如果你是管理者,要阻止那些有损你的权威的信息和评论。   以下是一些你只能等待别人自愿提供,而不要主动索取的:   ● 询问自己是否可以住在朋友暂时不用的公寓、房屋或度假别   ● 墅里(让朋友自己提出来)。   ● 挖别人墙角,背着别人雇用他的秘书、助理、校对员、保洁   ● 员或保姆,或其他别人工作及私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   ● 向别人借对他们的工作来说不可或缺的东西。比如向一个作   ● 家或经理借电脑,或者向一个音乐人借吉他。   ● 向别人借对他们来说具有纪念价值的东西却又没能归还,例   ● 如别人从同事、恋人、家人那里得到的心爱的书、珍贵的钢   ● 笔等等。   ● 向别人借价格昂贵的东西,比如小汽车、汽艇、相机或摄像   ● 机等等。   和老板交朋友的利与弊 --------------- 从同事到好友(7) ---------------   关于“老板—朋友—雇员”的关系,有两种情况应该考虑到:一是你和老板在工作中建立了友谊,一是你们在建立了工作关系之前已经是朋友。   假如你要和老板交朋友,需要考虑地位的问题。尽管你和老板互通信息,而你的老板也向你倾吐秘密,但你不得不把对工作的忠诚摆在对朋友的忠诚之上。正如马萨诸塞州一个为政府机关做培训工作的62岁的老板所说的:   我不相信友谊能在任何一个行业中找到它的位置。大家彼此都很友好的话,要想在其中获得晋升就很困难。涉及到朋友的关系,管理者也会很难办。友谊实际上制造了一种困难的局面,特别是涉及到原则问题时。当朋友中一方被忽视,而另一方得到了工作,这时,嫉妒又是另一种阻碍。   你和你的同事本来是因为地位相当才结为朋友,现在却发现一方要向另一方汇报工作,这和先前完全是两种感觉。   尽管让老板赏识通常是事业发达的关键,但不要把它和友谊混为一谈。对一些人来说,和老板交朋友是不可能的,因为老板和员工之间有太多潜在的冲突。理查德·莱尔默(RichardLaermer)是RLM公关公司(RLMPublicRelations)的首席执行官,该公司在纽约、华盛顿和洛杉矶都设有办事处。正如理查德·莱尔默先生所说:“你不可能和你怨恨的人交朋友,这是发展友谊的首要原则。”   强求和老板建立友谊有如强求任何别的友谊一样,会被人瞧不起。假如这种友谊是你和老板在交往中自然而然形成的,那么你们就会设法克服可能产生的地位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但如果你想和老板交朋友的愿望还未得到对方的认同,就在别人面前大谈自己和老板的友谊,那么你们在一起工作时将会感到不舒服,甚至十分不愉快。   相比之下,这位32岁已婚的书记员则要幸运得多。她即便在离开工作之后仍然和先前的老板保持着朋友的关系。她认真回顾了这段珍贵的友谊:   能为自己认识多年的人工作,我感到非常幸运。当我急于寻找立身之地时,是他接纳了我。他不仅雇用我,还给我提供了休假的地方。我至今依然认为他和他的家人是我最好的朋友。   和下属交朋友的得与失   一个很普遍却又很棘手的情况是:你刚刚和某个同事成为朋友,随即你就获得提拔,于是你成了朋友的老板。那么有没有可能既不伤害友谊,又不损害你作为新任老板的权威?   尽管在工作中相同地位的人交朋友比较容易,也不那么复杂。但只要老板和员工之间能敏锐地意识到地位差异将对彼此关系和工作产生影响的话,双方还是完全有可能保持友谊的。   以下是当你成为工作伙伴(或朋友)的老板(或员工)时,双方应当思考和讨论的一些问题:   ● 坐下来和你的朋友推心置腹地谈谈,讨论在地位发生变化后   ● 双方需要考虑的事。   ● 详细说明你认为双方都有必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比如最直接   ● 的一点,既然你自己提出一视同仁的原则,那么对方作为你   ● 的朋友就不应该得到任何优先照顾。   ● 让对方知道,假如你在工作中表扬他,那是基于他良好的工   ● 作表现,而非其他什么原因,比如他是你的朋友。   ● 同意讨论任何可能产生的问题,而不是让情况恶化或任由它   ● 对你这个新老板、对部门生产以及你们的友谊产生消极影   ● 响。   ● 彼此之间避免使用过于随便的昵称或其他特殊的习惯性称   ● 呼。这样其他同事会因为你们之间的亲密而对你的朋友心存   ● 怨恨,而作为老板你也会面临偏爱某人的责难。   ● 讨论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正像一起工作的夫妇需要考   ● 虑他们的关系是否会影响工作一样,你们也要考虑地位发生   ● 变化后可能产生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为朋友工作时   为朋友工作本来是出于一种好意或良好的愿望,但有时却演变为一种两难的选择:要么离开工作,要么结束友谊。这种情况就发生在46岁的已婚动物园管理员卡罗尔(Carol)的身上。先前,她的一位朋友需要一个秘书,而正巧她需要一份工作。卡罗尔解释说:“当时他付给我很高的薪水,但两年后,他在处境困难的情况下解雇了我。”她认为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如果我继续呆在那儿,我们的友谊可能早就被破坏了。”   前面提到的RLM公关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莱尔默先生也认为,为朋友工作时,双方就不再是平等的朋友关系,而是老板和雇员的关系了:   当我的公司规模还很小的时候,主要是五六个朋友暂时在这儿帮忙,另外有一个人在这儿做全职。平等从来都只是奢望,因为我毕竟是他们的老板。   然而,莱尔默同时又指出,是在那些人到他的公司工作之后,他们才成为密友的:   另一方面,现在公司里的核心成员大都在这儿呆了3年、4年甚至5年,大多也都是我的私交。例如我的副手迈克(Mike),我们俩就像一个豆荚里的两颗豆子,几乎一模一样。我们有相同的幽默感。他妻子说,听我们俩说话都分不清谁是谁。我认为他是我比较亲密的朋友之一,我们像朋友那样并肩作战!他有很好的家教,并且有着令人惊异的职业道德。他不仅对我,而且对所有人都彬彬有礼,那是一种精神力量。他还非常幽默,总之是一个各方面都很积极、非常优秀的人。 --------------- 从同事到好友(8) ---------------   另外,我们的首席运营官布赖恩(Brian)也是我的好朋友;还有我的助手,和我一起工作了3年半的斯科特(Scott)也是我的好朋友。   然而,全球知名的博雅公关公司(Burson-Marsteller)创始人,被誉为“公关之父”的哈罗德·伯森(HaroldBurson)却认为身居高位,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我在《友情换位》这本书中曾经引述他的话:“我认为在一个公司的结构关系中,低层较之高层更容易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作为首席执行官,你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放弃了公司里的许多社交关系。这里有一条无法逾越的界线。”   我曾对400位男性和女性的友谊状况做了调查,其中有127人回答了我提出的“是否曾经和老板交朋友”的问题。在127人中,回答“否”的(68人)比回答“是”的(53人)多。而在回答“是”的53人中,只有4人认为自己和老板是“至交”,回答“普通朋友”(22)和“密友”(23)的则大致持平。   我想,“高处不胜寒”的原因之一是:当友谊特别是伙伴关系发生在地位相当的人之间时,它是最没有危害的,而如果其中一方身处高位就比较危险。多年的研究使我发现,一个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会和另一个公司甚至其他行业的首席执行官交朋友。这样他们之间的伙伴关系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建立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   当原先地位平等的双方中有一方成了老板,为了避免这种变化伤及友谊或破坏工作职责,双方应该互相交流彼此的感受:如果你是那个该向对方汇报工作的人,你是生气,嫉妒,愤怒,还是为你的朋友感到高兴?也许你正体验着上述全部的感受,也许只是其中的一些。那么你打算独自品尝这些滋味吗?还是你打算一次性说出你的全部感受—你和你的朋友一样有资格,你应该晋升,而不是你的朋友。   关于如何处理这种情形其实并没有正确答案,既然你知道你的“老板朋友”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和你分享这种体验,你也知道公开你自己的感受究竟会促进还是阻碍你们的前途和工作。对于有些人来说,向中立的第三方大倒苦水似乎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而我觉得,比较好的做法是寄一张贺卡,约你的朋友出去吃饭,送一篮水果庆祝他的晋升,通过这些来表示对他老板身份的认同。   假如你先于你的朋友获得晋升,要有思想准备你的升迁可能会招致对方的嫉妒。18岁的玛丽在加拿大一家快餐店工作,她说当她先于她最好的朋友晋升为经理时,她的朋友十分嫉妒。   嫉妒不会使友谊终结,但却会使双方都很不舒服。假如你还想维持这段友谊,而且你们之间还有很深的感情,你可以考虑主动找你的朋友,谈谈你的朋友对你们之间工作关系变化的感受,谈谈是否有一些问题需要提出来,从而使你们能更有效地合作。如果你认为有必要确立一些有助于维系友谊同时也有助于树立你这个新老板形象的基本原则,那就尽快告诉你的朋友。   比如,假如你们先前相互之间的称呼都用昵称,你应该清楚地让对方知道,现在你是老板,在别人面前或一起工作的时候使用这样的称呼大家都会很尴尬的。   和顾客或客户交朋友   和顾客交朋友通常麻烦比较少,但至少要符合下面两个条件中的一个:   ● 你们之间先建立了稳固可靠的友谊,然后才建立业务上的联   ● 系。   ● 你们之间的关系经由商家与顾客的关系、伙伴关系再到友   ● 谊,慢慢得到发展。   比如有一位女性,她是美国中西部一家化妆品股份公司的销售经理。如今她率领着众多要向她汇报工作的销售代理,而当初,她是靠挨家挨户给她的私人朋友分发产品价目表来发展业绩的。虽然后来她开始在私人朋友之外拓展业务,分发的价目表也由最初的30份变为2000份,但是使她有能力养家口,并为她开启事业之门的却是最先的30个私人朋友。   还有一些人则谈到,他们一开始只是纯粹的顾问与客户、编辑与作者或老板与雇员的关系,但慢慢地(可能是非常慢的)随着时间的发展,随着非工作状态下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甚至比工作交往还要频繁),以工作为基础的关系逐渐转变为更带有私交性质的关系。甚至双方的配偶、孩子、其他朋友也都加入其中。即便有一天他们的工作关系终结了,由于彼此的联系十分紧密,纯粹的友谊还是能够继续。   当朋友成了合伙人   很多可怕的事例表明,即便是密友或至交,合伙做生意也可能伤害友谊,即便生意很成功。但也有合作之后事业和友情都很稳固的事例,比如卡伦·卡纳万(KarenCanavan)和克里斯廷·科沃特(KristinCowart)就是这样。两年前,她们雇用了10个员工,开办了自己的KC公关公司(KCPublicRelations),而此前她们已是6年的至交了。在接受克里斯廷·范·杜森(ChristineVanDusen)采访时,科沃特说:“我们之间靠的就是信任。友谊追求信任,工作则筑基于信任。”   德博拉·伊利奥特-厄普顿(DeborahElliott-Upton)和她最好的朋友的吉姆(Jim)一起工作,他们的友谊非常牢靠而不是勉强维持。他们都是自由职业者,合著了一本关于女性友谊的研究专著。 --------------- 从同事到好友(9) ---------------   她们住的地方相距只有一英里,但由于常常要谈一些工作事务,她们仍主要通过电子邮件交流。德博拉解释了为什么她认为他们的合作很成功,以及她们的友谊为什么没有因为一起工作而受损:   友谊是第一位的,比写书重要得多。我们下决心要保持友谊。一旦出现任何写作方面的分歧,我们都会马上提出来,成功解决之后我们才会进入下一个部分的写作。   共同写作把我们的友谊带入一个新的高度,那是许多其他的友谊无法达到的。像姐妹一样,我们也会因为某个问题产生分歧,但那从来不会损害我们的关系。有太多的联系将我们牢牢结合在一起,写作只是其中的一种。   有很多书介绍如何经营一个家族企业,但指导好朋友如何一起工作、合伙做生意的书则少之又少。   朋友合伙做生意比家庭成员更要小心谨慎。因为,一方面,你们之间的联系完全是自发形成的,既无血缘关系,也无婚姻关系。而另一方面,比起家庭成员,你们之间又注入了更多法律、经济、以及事业上的责任。   以下是你在决定和密友、至交一起工作或合伙做生意之前,需要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 你们各自是否都有一个关于这个生意的清晰计划?   ● 你们是否将计划落实到了书面?   ● 你们有没有交换各自的计划,看你们的设想是否大致相同?   ● 你们是否共同出资,共同分担各项开销,共享收益?   ● 你们是否打算聘请第三方来处理法律、财务、行政以及其他   ● 方面的事务?   ● 在正式运作新公司之前,有没有一个“试运行”的阶段?比   ● 如,你们可以先不签订合同,看看你们能否很好地合作处理   ● 方方面面的问题,诸如赶工期、共同决策、委托代理,以及   ● 压力之下对双方关系的处理等等。   ● 你们的工作风格是相似还是不同?如果不同,是不是能够互   ● 补?   ● 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你们之间的合   ● 作是否会给各自的家庭、家族、恋人以及其他朋友带来影响?   ● 一旦合作不顺利,你们有没有留一条退路?你们会不会解散   ● 公司,或者一方收购另一方的股份?   ● 你们是否已经彼此坚定地承诺,一旦公司运转不良,要首先   ● 确保友谊不受伤害?   ● 是否每个听了你们的计划的人都认为你们疯了?尽管如此,   ● 你们是不是仍然觉得这是个很好的计划并且一定会成功?   如果最后一个问题你回答了“是”,那么在你们贸然开始合作之前,请再回到第一个问题,并把所有问题都考虑一遍。   你也可以参考第8章《关于钱的问题》这部分。因为好朋友一起工作尤其是合伙做生意成功与否,除了和双方的性格是否发生冲突很有关系之外,还和如何理财有很大的关系。   归纳起来,要想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或友谊,以下10点请务必牢记:   1.互相尊重。   2.对双方的关系有共同的承诺。   3.了解这种关系的界线。   4.互相保守秘密,不论是工作上的还是私人的。   5.及时、恰当地解决矛盾和分歧。   6.不要对对方心怀恶意。   7.不要狂妄自大,没有人喜欢好吹牛的人。   8.在你感到被冒犯即将发脾气之前,听听对方的的解释和观点。其中可能有些你不了解的情有可原的情况,这样有助于消除误解。   9.强调你们之间的相似点,共同的目标、志趣、价值观和利益,而不是夸大分歧,制造事端。   10.如果可能的话,双方共享荣誉。这样,你们就是一个整体,是“我们”而不只是单个的“我”。 --------------- 强势伙伴关系与文化差异(1) ---------------   人际关系里首要的原则是尽可能地诚实。如果打算“利用”他人,你就不会想认真培育一段友谊,所以核心的问题就是不要利用人。真诚是友谊最根本的含义。   —内拉·巴克利(NellaBarkley)职业顾问,   Crystal-Barkley公司总裁   我认为友谊的含义就是在顺境和逆境中都和你的朋友站在一起,这是友谊的基础。   —某土耳其妇女,25岁,已婚,广告从业人员   除了和同事、老板或客户外,还有一种可能对你的职业更有帮助的工作伙伴或朋友,这就是各行业里的决策者、强势精英。他们中有的出名,有的不出名,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有决策权。   当考虑和这一群人建立伙伴关系或友谊时,首先要牢记的是这些决策者都是大忙人。硬要把你和他们的关系变为友谊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你会被认为是想“高攀”。假如你明白他们的忙不是对你个人的排斥,你就可以营造一种有价值的伙伴关系,甚至有可能是友谊。帕特里夏·施罗德女士,已婚,有两个已成人的孩子,美国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ofAmericanPublishers,简称AAP,拥有300名会员的出版家职业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她承认自己很难抽出时间来给朋友:   我一生中做了24到27种工作,我觉得有一件东西我牺牲掉了,那就是亲密的朋友。我有家庭,我努力和家人保持联系,因为我认为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当别人还在苦苦钻研业务的时候,我对业务上的事早已样样精通。然而可悲的是,有些东西永远地失去了。我根本没有和大学的朋友保持联系。你读过《丫丫姐妹会的神圣秘密》(TheDivineSecretsoftheYayaSisterhood)这本书吗?很有意思。她们是真正的亲密朋友,但她们(小说中的那些女性)要做的一切就是晾衣服、喝茶和看小孩。   一旦你明白强人通常是很忙的,如有许多会议,经常外出办事,还有他们自己的家庭责任等等,你必须适应他们的时间表来和他们保持联系。该怎么做呢?查清楚他们参加或属于什么协会。假如你不想加入,你也可以考虑参加向非会员开放的会议或社交集会。   他们关注什么利益,参与什么事业呢?想知道的话,就花钱向募集基金的人买门票,至少其中一部分可以捐给有价值的事业(除开吃饭和会议设施的开销)。假如你参与筹集资金,你就有机会见到你所在的行业、别的行业以及社会团体中的决策者。如果找到喜欢你的人和想和你接近的人,所有那些重要的私人聚会、早餐会或午餐会的邀请函就有希望源源而来。假如你认为参加私人宴会时带一件礼物是一种礼貌的话,你要明智地作出选择。只要花适当的钱就行,不要太过分,否则看起来就像是企图炫耀和扩大影响;而太微薄了又会给人以“小气”的感觉。   你可能也想宴请决策者,尽管在他们成为你的工作伙伴或朋友之前,这是相当困难的。然而你肯定可以请你现有的朋友去请他们的朋友或工作伙伴,甚至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扩大你的联络网。假如你举办了一个具有轰动效应或令人愉快的活动,也许就增大了他们去参加的可能性,这样你们至少可以认识,看看是否能顺其自然地发展你们的关系。具有轰动效应的活动当然是一种时间、金钱和创造性的投资,所以要尽心准备,也可委托你公司里专门负责处理这类事情的人去办,或者委托专业会议或活动策划者去办。国际会议策划者联合会(MeetingPlannersInternational)在许多地方都有分会,众多国际、国内会议的策划者们能为你举办活动助一臂之力。   如何增加你的知名度,进而增加接近行业决策者的机会呢?这里有些建议:   ● 努力工作,做别人愿意和你交朋友的那种人。这就是要乐于   ● 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关心别人,而不只是关心你自己。   ● 诚实、勤奋,成为你的领域里工作最出色的人。谦虚和谨慎   ● 会起很大的作用,而自尊和自信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这和狂   ● 妄自大不同。   ● 依靠你的独特性。例如,假如你是位女性,就要考虑在各种   ● 旨在帮助妇女获得成功的协会中成为积极分子,或者考虑根   ● 据你的兴趣、专业和现今的职位在各种协会中成为积极分   ● 子,比如参加首席执行官俱乐部。   ● 陪同决策者出游;假如你参加你所在的行业为那些决策者所   ● 组织的乘船7日游,和他们认识和交谈的机会就增多了,并   ● 且有希望促成伙伴关系和友谊。   ● 参加各种会议和贸易展览。   ● 参加公司的运动队,如棒球队、保龄球队、篮球队等。   ● 帮助策划全公司的夏季野餐或者冬季的庆典活动,自愿当接   ● 待者和迎宾者。假如你在庆典活动中承担一项工作,你就比   ● 只是普通参加者有更多机会认识不同的人。   ● 发表文章或出版专著,这样你就能从自己的行业中脱颖而   ● 出,决策者就会和你交往,要求和你交朋友。 --------------- 强势伙伴关系与文化差异(2) ---------------   种 族   一般说来,尽管友谊容易在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种族或宗教等方面相似的人之间建立,但那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律。的确,宗教和种族对友谊的限制正在消失。不过对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谚语来说,要使“类”或“群”的意思由相同的生理特征、身份或社会经济地位演变为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互爱的情感,仍然需要时间。   友谊无以伦比的能力就在于它超越了种族、宗教、文化的差异,而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强有力的一种关系。在工作中跨越种族界线交朋友为打破成见提供了机会,尤其是如果你的学校或社团都是同种族的,你从小到大都没有机会和不同种族的人交往的话,你更需要工作给你提供这种机会。36岁的琳达(Linda)是一个全职家庭主妇,她谈到8年前她认识了一个人,仅仅过了一年,她们就结为至交。   我知道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就喜欢上了她。这种情况我以前及此后都没有发生过。我最好的朋友是黑人,而我是白人。她是民主党,我是共和党。她的丈夫是一个大学教授,而我的丈夫是律师。差异使我们的关系充满乐趣。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宗教信仰、婚姻和孩子。由于我们两人之间既有差异又有相似点,彼此都向对方学到很多东西。   安妮(Annie)是在美国南部长大的白人,但到北部工作后,她建立了一个黑人朋友的交际网。   我有许多朋友是黑人。在我的最好的、最亲密的、最亲爱的朋友中有一个也是黑人。她宁可说她是黑人,不说她是非洲裔美国人,因为她说他们这些人都来自加勒比海地区。尽管他们以前可能是从非洲来到那里的,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已没有什么关系。   安妮还说了一件很滑稽的有开玩笑意味的小事:“当我退休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专门为我组织了一个私人的退休聚会,大约15个人,全都是黑人。她告诉我,他们已经决定:‘白人一个也不许参加。’”   沙伦·辛普森·约瑟夫(SharonSimpsonJoseph)是一位非洲裔的美国律师,在纽约皇后区长大,现在是总部在亚特兰大的一家出版公司SpiritSoars股份公司的总裁。她对我说到童年和学校学习经历中作为一种因素的种族问题:   出于一些原因,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有各种种族的朋友。我的父母是很开通和进步的人。他们始终支持文化多元化和民族平等。我母亲在纽约市学校系统工作。她开始工作时是一位教师,退休时是一位校长。我父亲是南布朗克斯的一名社工。他曾经和青年团、资深公民团一道工作过,最后在南布朗克斯管理一家非营利的社工服务中心。英国安德鲁王子(PrinceAndrew)来访时,这是他在纽约所参观的服务中心之一。   服务中心附近有我许多不同种族的朋友,有黑人、有白人。在我的书《让灵魂飞翔》(AndHowMySpiritSoars)中有一篇故事讲的就是附近一个男孩的事。他和我是朋友。他是白人,也是犹太人。我们总是花很多时间一起玩,我当时大约四岁。有一天,他的祖母,而不是他的父母,逮着机会把我从校车上拉下来。他的祖母说:“别和她一起玩。这个小……”她使用了很粗鲁的字眼和类似于这个意思的词。   我一时感到不懈:“怎么了?我不是犹太人吗?”我不知道我不是犹太人。我不知道他和我是完全不同的。我当时的感觉是我们是相同种族的。许多年前他和他的家人搬家了。我们失去了联系,但他就像陪伴我长大的小伙伴一样。   我有许多朋友,他们有的是非洲裔美国人,有的是其他种族的人。我们(我妹妹和我)到完全没有种族差异的学校上课,有时也到只有我们是黑人孩子的学校。但我们其实也有一个不同种族混杂的家庭。我祖母一家一半是瑞典人,一半是非洲裔美国人。在我们的家谱中有许多对夫妻来自不同种族。   我问沙伦她和她的“最好的姐妹”是否讨论过她们是不同种族的事实。她的这个朋友是白人,是她们一起在斯坦福法律学院学习时认识的。沙伦说:   我们有一年没有讨论任何事情,甚至不知道我们是不同种族。我们只是过我们的日子。只有当问题出现,和现实生活有关联时,我们才会去讨论。在加利福尼亚她的家中过感恩节的时候,她和我回忆起我们通过律师考试后一起搞了一次旅游来庆祝。我们用了一天时间游览圣·托马斯大教室。我们穿着相似的全套服装。当我们从一个年轻人身旁走过时,他大声喊叫:“嘿,两个世界的混血儿!”我们俩都气坏了!   我记得我和这个特别的朋友去法学院参加一个聚会,当聚会大约进行到三分之二时,我问她:“你意识到我是这里唯一的黑人吗?”我以前还从没意识到这一点。   39岁的哈丽雅特(Harriet)是一位黑人舞蹈教师,和丈夫分居。她的白人朋友比黑人朋友更多。她把这归因于他的职业,因为其中非洲裔美国人很少。她解释说:   我见得更多的是白人,而不是黑人或拉丁美洲人。由于我是一个几乎完全在白人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非洲裔美国妇女,所以我经常感到有点孤立。我原认为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但我已经发现,其他非洲裔美国妇女和我有同样的感觉。 --------------- 强势伙伴关系与文化差异(3) ---------------   有时,我的白人朋友会谈一些我无法认同的事情。这一点往往会引起争吵。真正可怕的是有很多黑人女性我也无法认同。我们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共同之处。经济和文化的差异使我很难和其他黑人女性建立友谊。她们简直就不像我周围的人。我皮肤太黑,无法完全融入白人文化,但又因为有太多的白种人的特殊习惯而无法融入黑人文化。然而我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黑人女性。   宗 教   35岁的苏珊(Susan)讲述了有关她的宗教的笑话是如何强烈地影响着她,以及她和朋友始于童年时期的友谊。苏珊和一个女孩保持着很亲密的友谊。这个女孩不理解为什么这些笑话会使苏珊不高兴。苏珊解释说:   这是我所察觉到的很可怕的东西,但很不幸这一点我的朋友以前和现在都没察觉到。我是犹太人。我很不乐意接受关于犹太人的笑话。我清楚地记得我的曾祖母,她曾被关在集中营。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我就要对付来自其他孩子的反犹太情绪。我确信那时的他们并不明白自己在说些什么,只不过是从他们的父母那儿学来的。但无论如何我的宗教信仰被拿来开玩笑,我就不能忍受。后来我的朋友因我的宗教而嘲笑我,我也很不高兴。她以前不明白,现在也还不明白,说我把这种事情看作是对个人的攻击。   来自柏林的维奇(Vikki)有一个儿时的朋友和邻居。从13岁到17岁她和这个朋友一直都很亲密。这个朋友是个土耳其来的穆斯林。“她的父母认为我是个德国女孩,不是他们的女儿的好伙伴。”维奇承认:“他们常常不允许她见到我,所以我们总是秘密会面。”在她的朋友搬到30英里以外的一个小镇以后,她们的友谊之花就凋谢了。   直至今天,维奇的大多数朋友仍都信同一宗教,尽管她愿意接受信奉各种宗教的朋友。她说:   我和信奉不同宗教的人做朋友不会有问题,只要他们人好、有礼貌,对他们的信念不武断就行。我总是喜欢和一个信仰犹太教的人做朋友。我总觉得,从我们20世纪所经历的痛苦历史来看,它是很令人着迷的。但我还没有一个德国犹太人朋友,所以对这一点我无法说什么,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将来会如何。   卡尔是(Carl)一个53岁的社会科学家。他有两个最好的朋友,一个是儿时一起上主日学(改革后的犹太教)的朋友,另一个是卡尔移居国外时同在一所大学教书的朋友。“他的种族的和宗教背景都和我不同。”卡尔解释说。但这在他们的友谊中从来都不是问题。他们的友谊甚至持续到卡尔迁回到美国以后。   另类的生活方式   威廉(William)告诉他母亲,他在18岁时成为一个同性恋者。他从不对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人隐瞒这一点。他告诉我,工作伙伴最使他烦恼的是:“人们都认为你是一个同性恋者,这很特别。真烦死人!”   我和威廉在他的伦敦办事处拐角的一家旅馆的休息室会面时,他说到以下象征着他的挫折的轶事:   我记得几星期以前,我的朋友布伦达(Brenda)从美国移居到这里工作。她是我几年前认识的。她猜想我是个可笑的女性化的男同性恋者。我无意中听到她对她的朋友说:“这就是我对你说的威尔。”   我不知道你是否看过情景喜剧《威尔和格雷丝》(WillandGrace),我们这儿现在正在播映。我看了大约10分钟,对我来说它毫无吸引力。“我并不是你讨厌的威尔。”我真的很厌烦但事实上我并不想小题大做。我生日的时候,她给我买了一顶装饰着蓝绿宝石的帽子和一本有关一个男影星的书作为我生日的礼物。   这些东西我都不喜欢!为什么同性恋者在人们的头脑中都有一种既定的形象呢?女性对我特别关注,为的是了解同性恋的那种事。她们觉得那就是你想要谈的。这正是人们尽量要发现的共同内容。但你不能因为这就认为别人不好。那些东西应该暂且放在一旁,直到你了解别人,知道人家实际上对什么感兴趣。   我的大多数朋友都是直率的。我只进普通的酒吧。   我不会花很多时间在同性恋者特定的地方进行社交活动。我也要靠自己过日子。   一个30岁的妇女谈到她的一段伙伴关系,不论她的朋友是异性恋者还是同性恋者,这段友谊都强调了一个普遍的主题,这就是友谊是互惠的吗?她的朋友斯图尔特(Stuart)也是她的雇员。一年多来,她为她和斯图尔特的热烈友情一直进行思想斗争。斯图尔特也是如此:   在友谊的初始阶段,我的朋友和我有一种很热烈的关系。几乎就像十来岁的姑娘,我们一天至少在电话上聊上两次。我们总是合用所有的东西。我们常住在一起。我没有一个温暖体贴的家庭。由于某种原因,我从来没有和男性有爱情关系,尽管我已二十好几。所以,对我来说,和一个男性的这种友谊是很新鲜的。   在公司里我给他创造好机会,给他提创新的建议。我把他带进我的朋友圈,给他写推荐信,以便他能得到更多的自由撰稿的工作。我给了他这么多是因为我想让他喜欢我。还真管用……至少有一段时间是这样。   当这样做不起作用时,我当然感到受到伤害,认为他完全是忘恩负义。 --------------- 强势伙伴关系与文化差异(4) ---------------   我极为艰难地把我的感情、我自己和我们的工作关系分开了。   由于对这种工作中的友谊感到神经过度紧张,又老想弄明白为什么她过去从未有过长久的浪漫关系,她着手进行心理诊治。经过治疗,她开始明白她和那个同性恋男雇员发展起来的亲密友情后面的动力。她觉得她逐渐看清了为什么她对那个朋友会如此神魂颠倒。经过几个月的思考,她正视他们友谊中似乎已遭受的挫折,这一点实际上帮助她排除了对他的迷恋。   我们之间有误解。我寄给他一封电子邮件,而他感到受到了伤害。当我们不得不一起出席一个会议时,我们紧挨着坐了两个小时,一句话也没说。   幸运的是,会议结束后,我们终于说上话了。然而在前30分钟,我们彼此都在向对方发牢骚,之后我们才开始比较理性地交谈。谈话总共持续了3个小时!   他告诉我,这么多年,我的电子邮件和信函给了他极大的伤害,他不想回,回了有失他的尊严。   正是从这里开始,我们有了第一次误解:我总以为他没有认真对待我。我就是这样看待他的沉默的……这3小时的谈话极为艰难,也极为重要。我说:“你知道,毕竟两年来我该做的都做了,该写的都写了,但你仍然在恨我。”他回答说:“你太小看我的肚量了。”   国际文化差异   如今有这么多国际间的业务要处理,你可能发现你自己比以前拥有更多机会,因为有了可以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男性和女性建立关系的因特网,而不必局限在你的部门或公司。当然,信件和电话长期以来一直都是进行国际联络的方法,但因特网能更加快捷地发展和保持国际间的伙伴关系和友谊,花费也不大。   要牢记,不同国家对工作关系的看法是有文化差异的。应该花时间来了解这些相似点和差异。   有一权威教授,他在法国长大,20世纪60年代搬到美国,但每年都要返回法国住上两个月。他仔细考虑了两国在工作和友谊上所呈现的差异。对他来说,这些差异是一种分歧同时也是互补的。   根据我在美国的经验,很多友谊是在办公室里开始的,法国则不同,友谊更多源自家庭。在法国有一种固有的文化观念,它把美国人描绘为工作时交朋友,失去工作也就失去朋友。   在法国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仍然还在我生活中占据很大部分。而在美国虽然我很少四处旅行,但除了我妻子以外,好像已经没有什么青年时代延续下来的友谊令我印象深刻了。   家住柏林的安妮特·穆斯(AnetteMoos),为一家提供德国旅游服务的美国公司当旅游顾问。她仔细观察了德国人和美国人在工作关系方面的差异:   有一则很通俗的德国谚语:“工作归工作,玩归玩。”这充分说明:在德国,工作就是工作,友谊就是友谊。   德国人一方面有他们的业务熟人,另一方面有他们的朋友,二者很少掺和在一起,尤其是在客户和供货商的关系上。例如,我有一个朋友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她从不和她的客户交朋友,因为这是不合适的。   对于我们德国人来说,如果对我们的客户不太熟悉,反倒更自在。我们宁可和合乎礼仪的陌生人打交道,而不愿和不拘礼节的熟人打交道。通常和你的朋友相处时才会不拘礼节。   在美国,“闲聊”是每个人都精通的。这样说完全没有贬损的含意。然而在德国,人们并不像美国那么开放。很多人反对“闲聊”,因为他们认为那是浅薄的。   在美国,人们总是说:“喂,什么时候来和我们一起吃顿饭!”但他们其实并没有这个意思。而德国人对待这种事情是很认真的。他会真的来到这个美国人家门口的台阶上等,或者打电话告诉对方自己来赴约了。美国人当然会有点吃惊,因为这种邀请只是谈话时的一种客套而已,并不是真正的邀请。   德国人每件事情都当真。假如你问他们:“你好吗?”他们会确切告诉你他们怎么样。他们会说:“噢,很好。我母亲病了,我的车坏了,我感到有点不愉快,因为我的男友说我太胖了……”这就是两个不同民族的差异。   公司内部的关系也是有不同的。在德国许多人在公司里遇到他们的恋人,而许多同事过不久就成为朋友。所以,假如你们一起共事,就有可能成为朋友。   作为比较,下面我们来看另一个人对工作和友谊的典型描述。伊莱亚·施奈德(EliaSchneider)是位电影导演,他在他的家乡南美洲以及曼哈顿、洛杉矶都生活、工作过。   在委内瑞拉,你把你所有的朋友带去吃饭是很正常的办事方法。同事是很容易成为朋友的。他们和老板及雇员都是朋友。整个公司是建立在友谊的基础之上的。   我喜欢和这样的人一起工作,友谊比是否达到生产目标更重要。我们工作为的是在一起,为的是过得愉快,为的是一起分担出现的问题并赚一点钱。假如你把两者颠倒过来,你就可能被视为局外人。每年圣诞节我们都交换礼物,这一点很重要。   我在加拉加斯时,我们把每星期二夜晚定为女士之夜。为我出版短篇故事的出版商是委内瑞拉最主要的文化协会的执行董事,也是作品的编辑和其他一些人的朋友。我们无所不谈,一起开怀大笑。 --------------- 强势伙伴关系与文化差异(5) ---------------   所以我在这里(洛杉矶)很怀念原先的时光。我发现这里的人更善于控制自己,总是很注意他们所说的话。基本上很谨慎,并且你达到什么(工作)目标是唯一要紧的事。我相信,即使人们想与众不同,想把友谊作为目标,取款机可不允许,因为所有的价值都是以你赚了多少为基础的。   西班牙一个已婚的广告公司经理针对她的国家的工作和友谊反复说明了相似的看法:   在西班牙和朋友合伙做生意是很有代表性的。同事可以成为朋友,但是基于对等的身份,同事与同事、老板与老板成为朋友。商务上的联络活动通常在办公室进行,而不是在家里或饭店。生意通常在吃午饭时谈成的。朋友确实经常合伙做生意。   丹麦一位65岁的实业家因为他的工作性质使得与他交往的人遍布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欧洲的其他角落,还有美国。他对工作和友谊提出了这样的看法:   我们大体上可以把它分成两类,雇员之间的友谊和强有力的人际关系网,“老熟人的关系网”。在丹麦,我们的圈子大约有200个人,他们分别来自25个以上不同的上市集团公司的董事会。他们的儿子或女婿经常被他们的父亲或岳父介绍给其他公司,那是一小部分人造成的混乱局面。   对普通的工人和雇员来说,情况就很顺利了。人们在工作中相识以后,就有很多会面甚至结婚的例子。实际上,办公室是认识合作伙伴的最常见的地方。   我们和谁一起做生意呢?很像在美国:我们和那些同我们一起打高尔夫球、网球、羽毛球的人做生意,而其中很大比例那些自从进入中学或大学就相互认识的人。   在所有4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人们利用人才公司来找新的董事会成员,找总经理还有级别较低的副总经理,然后再由公司内部的人事部门决定该聘用谁。找工作的过程中也会有丑闻,被聘用的人可能无法达到工作的要求,但这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政府或地方市政当局内部地位高的人常常推举他所认识的人在公司中谋得一份工作。   朱莉娅·斯图尔特(JuliaStuart)写了篇文章《到底谁需要朋友》(SoWhoNeedsFriendsAnyway),登在《独立报》(Independent)上。这篇文章介绍了多箩西·鲁(DorothyRoue)在英格兰出版的名为《朋友与敌人》(Friends&Enemies)的书。朱莉娅引用了鲁在英格兰(约克郡和林肯郡)、澳大利亚和美国交新朋友中所观察到的差异:   在英格兰我大部分时间住在约克郡和林肯郡。在那些地方,假如你没待上400年,你都是一个新来的人,不管你的社会能力有多好。而假如你是在澳大利亚或美国,却可以很快交上朋友。   在曼哈顿,我和一个28岁的杂志编辑会面。她前年从英格兰移居到美国。有意思的是,她对美国人的抱怨是:“你很难知道人们什么时候才是真心的。”关于美国人,我想起我见过的德国妇女安妮特·穆斯所说的“一起吃饭”之类的现象,她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不知什么时候是真的,什么时候只是一种客套话?这个杂志编辑解释说:“我花了好长时间才弄明白,他们并不总是当真的。”   当我听到我采访的美国人对于英国的反应时,我不知道是否有一种工作方面的类似的文化差异。是因为英国式的谨慎被误解为冷漠吗?罗伯特·利布曼(RobertLiebman)是一位作家,纽约人,1984年以来就住在英国。他就英国人和美国人在友谊上的差异评论说:   美国人会很轻易地向陌生人吐露私事,这使英国人无法理解。他们不干这种事,但是有些英国人会利用偶然的交际机会来讨论性行为。他们这样做某种意义上表明他们很需要使谈话变得活跃。   在这里最好的朋友非常之少。甚至最接近的朋友也不像美国人谈得那么多或那么直率。在这两个国家中,男性朋友之间他们总是喜欢谈论运动、工作等较为表面化的事情,因而共同性更突出;而女性之间的关系则差异较大(至少我的整体看法是这样的)。   利布曼就面对戴安娜的死人们一时表露出来的软弱发表评论说:   如果说,此前我从一些小事发现了人的“双重性格”,那么公众对戴安娜之死的反应则从一个更大的方面揭示了这一点。成千上万的英国人为戴妃之死悲伤流泪。而与此同时,许多英国评论者却对此表现出极端的不屑,认为这是一种软弱。有些人还暗自担心被视为与那些悲伤流泪者是一路货色。不过英国民众的基本态度还是控制住自己的感情。   我在东京采访过一个20多岁的单身女工。她对我说,她的一些已婚的女友要和她相聚是多么困难。我想当然以为,那是因为她们忙于在家照顾小孩,并以此作为可能的理由回答她。但她解释说不是的,是因为她们要和朋友聚会必须征得丈夫允许。   我也问她今日日本的一些工作和友谊的情况。她回答:   由于因特网和手机的出现及日益加剧的失业,日本社会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如今的友谊,尤其是年轻一代之间的友谊逐渐在变得轻率和浅薄。她们以为他们每日、每时通过电子邮件和手机和很多人交往,他们就有很多朋友。但是很可能他们根本就没互相见过面,更不用说单独会面。他们交往一阵子,关系就很快变淡,然而他们仍然称之为“友谊”。也许“友谊”这个词的意思正在改变。 --------------- 强势伙伴关系与文化差异(6) ---------------   过去为某一家公司工作意味着他几乎一辈子在这一家公司服务。他们很少被解雇,而同事之间就像是亲戚或家人的关系。然而,由于很高的失业率或者是社会逐渐在演变,抱着利己主义的观念,没有人相信我们会终生为一家公司工作。我们总有一天会被解雇,然后需要再找工作。换言之,假如有一个工作机会,我们就要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机会。人们是在寻找牢固的枷锁。但可悲的是,不是全部的人,至少也是大多数人知道该到哪儿去寻找这种枷锁,并在努力着。   建立跨国友谊的相关问题   如果跟你交往的男性和女性来自世界各地,你可能会考虑问某个人以下一些问题;或者考虑征求第三方的回答,这样你就知道如何更有效地和他们交往:   ● 在你的文化中,“朋友”这个词的含是义什么?   ● 你如何给朋友下定义?   ● 有一些形容不同类型朋友的说法吗?   ● 为朋友工作或和朋友一起工作是惯例的吗?   ● 工作伙伴会在工作之余有亲密交往吗?   ● 这种亲密交往是在饭店还是在家里进行的?   ● 在你的公司有节日和假期吗?这一点我应该了解,这样我就   ● 能够对沟通、工作或拜访的时间安排作出相应的调整。   ● 由于国际间在姓名上有文化差异,所以假如从姓名上不足以   ● 辨认的话,我们应该让对方都知道自己是男是女,这样我们   ● 才不会不知不觉地误用“先生”和“小姐”的称呼。   ● 在你们的文化中关于工作和友谊有什么我应该了解的,以便   ● 更有效地帮助我们做事。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记住当谈到工作关系和友谊时,一定是有文化差异的。这就需要你来弄清楚你所打交道的每一种文化的差异在哪里。了解别的文化的视野是很令人开眼界的。正如从拉丁美洲重新移居加利福尼亚的那个作家说的:“把赢得友谊作为一种目标……你终归会有朋友,而不是在头脑中空想你想要的友谊。空想永远得不到友谊。” --------------- 如何与异性同事交往(1) ---------------   我最好的朋友都是男人,我和他们拥有最令人吃惊、最激动人心的友谊。          —某咨询公司管理员,女,25岁,单身   我感到被背叛了,因为他吻了我,却把我们的友谊抛至脑后。           —英国某大学学生,女,21岁,单身   如何把握好和异性同事的交往,以避免性骚扰的指控?可能你确信你和你的异性同事之间就只是伙伴或朋友关系,但对方并不这么认为。如果对方希望你们之间有更深层次的发展,而你觉得也可以接受的话,那么也不错。不过这时候,你们就从工作伙伴转变为“办公室恋人”了,下面说的就是关于这方面的注意事项。   如果你和你的异性同事都各自有恋人或配偶,要想继续合作愉快,应该让你们的爱人了解你们之间的关系。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工作伙伴介绍给爱人,可以避免很多误解。当你预先考虑到这一点,并以开放、坦诚的姿态面对,你的另一半自然也会相信你和你的工作伙伴之间真的只是工作关系。   把你们之间的工作聚会安排在那种比较“安全”、不会使人想入非非的环境中进行。最好就在工作时间,不行的话,就在刚下班的时候,这样可以避免一些风言风语。如果对方的爱人正巧外出,而他又正巧需要有人陪伴出席一些社交活动,请格外小心不要让人觉得你趁虚而入。   有人说,异性同事之间的交往常常举止轻浮,却又都不愿进一步发展。其实,与异性交往肯定和与同性交往会有不一样的主题和方式,不妨坦然面对。不同类型的交往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   但是,一旦你和你的异性同事之间有一方在感情上出现了新变化,情况就有所不同了。比如,你的异性同事订婚或结婚了,那么她的爱人可能会对你们的关系感到嫉妒(不论这种嫉妒是否有现实依据)。这就迫使你的异性同事必须在婚姻和你们的友谊之间做出选择。如果你们的关系因此而结束,可能对方的爱人要受到更多的指责而不是你。你可以给他们时间考虑清楚你们之间的问题,但同时你也要加强和其他同事的联系,着手寻找新的工作伙伴。   但是也有一些人能成功地保持和异性同事的友谊,42岁的已婚作家、业余演员乔伊·蒂平(JoyTipping)就是一个榜样。她和伯特(Bert)长达20年的友谊没有对各自的家庭带来任何不好的影响,甚至在最近几年他们还开始了家庭聚会。正如乔伊所说:   认识伯特时,我才20岁,那时我正在达拉斯一家业余剧院演出《马属》(Equus)。我一直住在达拉斯直至4年前离开,他则在15年前就离开达拉斯去了纽约,并在那里遇到了他现在的妻子。后来他们搬到了新奥尔良,我有幸到那里参加了他们的婚礼。   每逢圣诞节或新年,伯特都会回到达拉斯,并和乔伊共进早餐,这几乎都成了习惯。后来乔伊离开达拉斯去了新墨西哥,他们一度疏于联络。不过,去年12月,他们带着各自的家人在新奥尔良重逢,并度过了愉快的一周。乔伊和伯特再次重温了共进早餐的感觉,不过,几天以后他们再次分别回到各自的城市。他们清楚,他们已经在各自的生命中建立了新的习惯—和自己的爱人共进早餐。   当同事变成了恋人   继高中和大学之后,工作单位成为滋生爱情的又一温床。自然不会有哪一家公司专门制定了有关爱情的法则,那么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如何面对伙伴变成恋人的情况。   如果你和你的工作伙伴确实两情相悦,而你的公司又容许这种情况发生,那么无论从爱情还是事业的角度,这都是一件好事。可另一方面,一旦处理不好这种关系,就会产生感情上的麻烦,甚至引发法律纠纷。   有时爱情已经结束,两人却不得不继续共事,这是最让人头疼的事。工作环境会因此蒙上一层尴尬的气氛,不仅当事人感到不自在,其他同事的情绪也会受影响。   当然情况也不总是如此。24岁的詹尼弗(Jennifer)是一家国际金融服务公司驻伦敦办事处的供应部经理。她和一位男同事在共同工作了几周后坠入爱河,他们并肩工作了一年,也整整约会了一年。詹尼弗说:“没有人发现我们在恋爱。等别人有所察觉时,我们已经分手了。”分手之后,两人仍然在待在同一家公司,丝毫也没有受影响。詹尼弗说:“我们彼此以礼相待,只是我不再和他去酒吧了。我们仍然有同样的朋友圈子,一切不成问题,毕竟我们都是成年人。”   也有人认为詹尼弗的情况只是一个例外。2001年,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ociety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简称SHRM)对558位人力资源管理师(humanresourceprofessional)做了调查,与此同时,《华尔街日报》(TheWallStreetJournal)的经理人网站www.CareerJournal.com也对663位公司经理人做了调查。两项调查的结果显示,81%的人力资源管理师和71%的经理人都认为工作中的恋情是十分危险的,它会导致团队内部的冲突。   詹尼弗和她的前男友之所以能避免分手后的矛盾,或许在于他们意识到了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尽量不使自己的感情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正如詹尼弗所言:“一旦人们发觉你对某人心怀恶意,你就完了。” --------------- 如何与异性同事交往(2) ---------------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前任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海伦·德里南(HelenDrinan)认为:“异性同事之间产生恋情是极其自然的事。”毕竟,在工作场所中寻找伴侣是完全符合逻辑的,正如成长期的少男少女总是把校园作为爱情的试验田。Vault有限公司最近在全美范围内对1000名公司职员做了调查,结果显示,47%的人曾经有过一段“办公室恋情”,而19%的人如果有机会他们很愿意尝试“办公室恋情”。   当爱情不可避免的时候,讲究恰当的策略,规范双方的行为有助于降低潜在危险发生的几率。曾经有一位31岁的男士和他27岁的女同事保持了长达7年的“友谊”,事实上他们在开始共事的第一年里就发生了性关系。而现在男方有了正式的女友,他的女同事则拒绝再和他做朋友,甚至威胁说要彻底搅乱他的生活,并不惜以被解雇为代价。这位男士不愿离开公司,因为他不愿放弃手中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而他的女友则整天心烦意乱,因为男友从不敢带她出席公司的社交活动。   如何避免“办公室恋情”的灾难性后果   以下提供了一些应对“办公室恋情”的策略,希望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灾难发生的几率:   ● 当自己拿不准情况的时候,就老老实实按照公司制定的相关   ● 规则行事,不妨参考一下员工手册,总之是越谨慎越好。   ● 如果身为老板的你想和员工约会,那么你将不得不首先考虑   ● 你作为管理者的地位。某心理学家爱上了给他打工的一位社   ● 工,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上司。随即这位社工被分派到   ● 了另一个相关的岗位,不再受心理学家的管理。一年以后,   ● 他们结婚了,双方的事业都没有受到影响。   ● 留心别让爱情影响了你的工作效率。   ● 不要有明显的示爱举动,比如接吻、牵手、互相凝视,即便   ● 在通往办公楼的路上或是在电梯里也应避免这样的情况发   ● 生。在公司的餐厅里,不要和对方同吃一个盘子里的菜。   ● 彼此之间不要使用诸如“亲爱的”、“甜心”、“蜜糖”、“心肝”   ● 之类的爱称,最好也不要使用昵称,特别是当你的公司规定   ● 员工间必须使用正式称呼时。   ● 如果你的心上人是你的老板或雇员,应该尽力避免偏袒的嫌   ● 疑。   ● 应该学会未雨绸缪,一旦爱情冷却且不能再和昔日恋人共   ● 事,你才能够全身而退。   ● 如果身为老板的你爱上了员工,不妨咨询一下你的律师,草   ● 拟一份“爱情协议”。   有时候,恋爱的一方或双方会主动提出换个环境,尽管看上去他们和其他同事、老板或下属之间仍然保持着很好的关系。迈克(Mike)和布伦达(Brenda)从工作伙伴变成情侣,而后又结为夫妻,一切看似十分顺利。可迈克在和妻子共事了5年之后提出,他不愿再和妻子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了。“我是一名推销员。”他解释道,“每当我来到办公室扔给布伦达一堆书记员干的活,我就感到不舒服。我想自己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我发现有人和她争吵,我就恨不得替她杀了他。我总是站在她这一边。我外向、精力充沛,而布伦达正好相反。”   还记得我们在第一章里提到的那位已婚却爱上了自己的助手的部门主管吗?尽管他的助手说只把他当好朋友,他也明知对方并不爱自己,但他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看来他急需别人帮助他摆脱感情的纠缠,或者给他的助手换一个工作岗位。否则,再继续深陷其中的话,也难免遭到性骚扰的指控,并同时破坏两个家庭的幸福。   因为对“办公室恋情”处理不当而导致的恶果还包括:当你工作的环境中充斥着关于你和你的异性同事的流言蜚语时,整个工作团队的凝聚力将受到影响;还有,如果老板和员工发生了恋情,别的员工可能会指责老板给自己的心上人开后门。 --------------- 如何化解同事间的矛盾冲突(1) ---------------   竞争会阻止你和别人过度亲近,会防止你在工作中过度暴露自己。   —新泽西某电视记者,女,31岁   和绝大多数社会关系一样,工作伙伴之间也难免要产生矛盾。比如,不论你和某位同事、下属或老板关系稍显密切,都可能遭致他人的嫉妒。所以千万注意不要在别人面前炫耀你和某人的亲近,让别人有被忽视的感觉。   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有关友谊和商业问题的研究,一个普遍的现象引起了我的兴趣:许多人愿意对婚姻及亲子关系投入很多精力,却不懂得工作中的关系也需要悉心经营。对于伙伴关系,人们要么觉得很容易处理,要么觉得根本不值得为之烦恼。   但实际上,和其他社会关系一样,伙伴关系也需要经受检验。不过,如果我们肯为之付出的话,还是可以挽救一段曾经被弃之不顾的伙伴关系的。并且,由于你们有着共同的工作目标,你们都会很有信心改善彼此的关系,至少你们会愿意去尝试。这是因为,你们都清楚,紧张的人际关系会导致互相诋毁、背叛,进而给各自的事业带来巨大的伤害。   如果你想挽救彼此的关系   当你和你的工作伙伴发生矛盾时,你必须问自己,究竟是哪些因素使你认为有必要修复彼此之间的关系。我认为,以下几种情况是值得你付出努力的:   ● 你们仍然要继续共事。   ● 他是你的老板。   ● 他是你的下属。   ● 你们同在一个办公室。   ● 你们同在一个小工作间。   ● 他的推荐对你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 他有一些来自高层的朋友。   ● 你们并肩作战所显示的实力要比各自为政强大得多。   ● 你们有过一段共同的经历,无论对于你还是他,都弥足珍贵。   ● 你们有共同的同事和朋友圈,一旦你们的关系恶化,大家在   ● 一起时气氛会很尴尬。   人们总是自以为能猜透别人的心思,恰恰是这一点妨碍了彼此关系的修复。不要以为你们相互认识并共事多年,你们就一定彼此了解。在很多情况下,你仍需要向你朝夕相处的同事解释你的想法,特别是什么事让你感到不快。   如果你决定治疗矛盾带来的创伤,那么不妨试试下面这些技巧:   ● 不要认为错在对方。工作中的关系有不同的亲疏程度是很正   ● 常的,你大可不必多虑。   ● 减少联系的次数。减少见面和说话的机会,从每天共进午餐   ● 减少到隔一天一次,甚至每周一次。不要因为联系次数减少   ● 了而觉得事态严重。   ● 渐渐从过分亲密的关系中抽身出来,但要注意不要表现得太   ● 明显,以免伤害了别人的感情。在不完全断绝关系的情况下,   ● 逐渐从朋友退回到普通的工作伙伴,再到一般的“点头之   ● 交”。保留一些个人隐私,不要对各种聚会过于热衷。   ● 冷却一段时间。如果对方做了让你感到不可理解的事,暂且   ● 先把它放在一边,等事情过去一段时间,双方的情绪都比较   ● 平静之后,再来寻找解决的办法。   ● 尝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设身处地地看待对方的所作   ● 所为,努力去了解背后的原因。   ● 接受分歧。双方都应该明白,存在分歧是自然的,并不一定   ● 要在所有问题上都达成一致。   ● 寻求第三方的仲裁。当双方僵持不下时,看看有谁能从旁观   ● 者的角度帮助解决问题。可以向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寻求帮   ● 助,也可以找一个双方都信赖的朋友或同事来裁夺。   ● 主动要求改换工作环境。如果两人同在一个办公室,一方可   ● 以主动把自己的办公桌挪个位置,甚至可以要求调到另一个   ● 工作部门。这样两人打交道的时间和方式都会有所变化,发   ● 生矛盾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 倾听对方的声音。倾听是化解矛盾的最佳手段。双方都耐心   ● 地倾听对方的想法,才能真正了解各自的立场。   ● 让对方知道自己非常在乎彼此的关系。一方先加重了筹码,   ● 另一方就会受到鼓舞从而也积极改善双方的关系。   ● 使用“我”这个称谓,让对方知道他的言行确实给你造成了   ● 影响。这并不是在指责对方,而是向对方传递你的感受。   话说回来,对于是否继续维持和对方的关系,有时候你还需要慎重考虑,至少可以等对方真正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时再做决定。如果发生以下情况,你应该及时中断和对方的关系:   ● 对方干了一些铤而走险的勾当,比如酒后驾车、吸毒,甚至   ● 更严重的犯罪活动。不过,如果对方干的是另一种冒险的事,   ● 比如自杀,那么你应该和心理咨询中心或“自杀热线”取得   ● 联系,想办法帮助对方摆脱困境。 --------------- 如何化解同事间的矛盾冲突(2) ---------------   ● 对方对你施虐,包括生理上、心理上、口头上,也包括性虐待。   ● 对方在别人面前说你的坏话。   ● 对方企图剽窃你的创意,或窃取本该属于你的荣誉。   ● 对方偷窃你的财产,或者借用你的东西(比如笔记本电脑)   ● 却明摆着不想还给你。   ● 对方的某些不好的性格让你无法忍受,你觉得你们之间完全   ● 不可能成为伙伴或朋友。比如他是个吹毛求疵的人、吸血鬼、   ● 不守信用的人,或者目空一切的人。不过,如果他只是偶尔   ● 表现出这些缺点,或者他已经在尝试改变,你还是可以给他   ● 一些机会的。   ● 对方把你的秘密告诉别人,而你曾经明确向他表示不要这么   ● 做,也就是说,他辜负了你的信任。并且他这么做已经不是   ● 一次两次,而是习惯性的。   ● 你发现你不喜欢自己在对方面前表现出的姿态,而建设性的   ● 伙伴关系或友谊本该让我们展现出最好的一面,让我们更喜   ● 欢自己。   ● 让你们之间中断伙伴关系或友谊的理由要多于继续维持的理   ● 由。   ● 别的同事、下属、老板,或者服务提供商不止一次地对你的   ● 伙伴表现出怀疑,也不止一次地警告说你们之间的关系对你   ● 没有益处。   ● 对方是个病态的说谎者。   ● 对方将你的事业和人际关系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尽管一开始你可能很难坚决地斩断和不良伙伴的联系,甚至减少一些交往的机会对你来说也不容易做到,但无论如何,这终究是必须迈出的一步。它会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现、培养真正富有建设性的伙伴关系和友谊。   审视自己的行为   当然,你不可能一味归罪对方,审视自身的行为也是十分重要的。不妨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 是不是你无意中做了什么,导致对方去做不利于你的事?   ● 你去听对方演讲时是不是迟到了半小时,然后又不断地接听   ● 电话妨碍人家说话?   ● 当对方获得成功时,你是否因为太忙而没有向他表示祝贺?   ● 回忆一下,最近某一次和对方共进午餐,你在听对方说话时   ● 是不是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 你是否总是太急于批评对方,尤其是当对方并没有问你的意   ● 见时。   毁灭一段友谊一个人就足够,但要维系它则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要想修复彼此的关系,你必须让对方知道你的想法。这样你才不会因为个性上的原因失去工作上的朋友。以下某邮购公司创始人的经验之谈,她36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告诉你一个秘诀,当我感到和某人的关系正逐步变得亲密,开始向朋友发展时,我会预先告诉他:“我不善言词,但我的心是真诚的。”我还会告诉他,我可能会不经意地冒犯了他,如果真的这样请他们务必告诉我。然后在交往中我就会留心对方的态度,他最近是不是有点不爱理我,甚至有点烦我。如果是,我就主动对他说:“我能感觉到你心情不佳,请告诉我是不是我做了什么冒犯了你?”   你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吗   如果你边听别人说话边准备外出,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当着别人的面,都会使对方感到不快,甚至会感到这是一种敌意。这是很不明智的,你的工作自然会因此受到影响。   以下提供了一些建议,帮助你改变不良的倾听习惯,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 专注地听对方说话,一旦感到自己有点走神儿要迅速把自己   ● 拉回来。   ●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对方的话,这就表明你确实在听。如果谈   ● 话的气氛不错,你可以重新组织你听到的内容。比如,对方   ● 谈到他刚读过的一本关于如何安排时间的书,你可以先回   ● 答:“谢谢你和我分享这样一本书,它对我非常有用。”接着   ● 你就应该围绕对方所说的,和他进一步展开探讨,而不是马   ● 上转到你自己的话题,比如:“关于下周二的会议你有什么   ● 更好的建议?”   ● 专心听对方说了什么,而不要总想着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   ● 听就好了,不要忙着评论。   ● 等对方询问你的观点时再发表评论。有时候对方可能只是想   ● 宣泄自己的感受,并不期待你的反馈,也不在乎你有什么不   ● 一样的见解。   ● 给对方预留出足够的说话时间,不要等谈话开始以后才说自   ● 己有事要出去,必须缩短谈话时间。   ● 对对方不要过于挑剔,否则他会因为害怕你反对而少说了许   ● 多本来要说的话。   ● 光听懂别人字面的意思是不够的,还应该听出语言背后的感   ● 情。特别要重视“无声的交流”,像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等。   ● 如果是面对面的谈话,应保持眼神的交流,当你同意对方的 --------------- 如何化解同事间的矛盾冲突(3) ---------------   ● 观点时不妨点点头;如果是在电话里交谈,则可以不时说一   ● 些诸如“对”、“明白”这样的词,甚至“哦”一声也能表明   ● 你在听。   ● 不管面对面还是在电话里,不时地向对方提问可以表示你对   ● 他说的感兴趣。   ● 在对方说完之前不要打断他。   ● 当你试图转换话题时,注意不要太生硬。应该自然而然地从   ● 一个话题过渡到另一个,并且还要注意对方是否已经说完了   ● 他想说的,做好了迎接下一个话题的准备。   如何面对嫉妒   在工作中你是否遇到过嫉妒的问题,不论是别人嫉妒你还是你嫉妒别人?如果你能先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嫉妒,你就能试着改变一些东西,使这种嫉妒不至于带来更大的破坏。   比如,你可以问自己这些问题:   ● 你每天上班是不是都到得很早,甚至比老板和其他所有同事   ● 都要早很多,让别人看起来都像游手好闲的人唯独你自己勤   ● 快?这样就很不明智地加剧了别人对你的嫉妒。   ● 你办事是不是比所有人都快,让别人多多少少感到有点丢脸?   ● 你是不是说过别人的坏话并且自以为别人不会知道,到头来   ● 却发现你的话兜了一圈又传到你的耳朵里。   ● 你干这项工作是不是显得有点大材小用?是否别人会觉得你   ● 应该调到更高级别的部门,甚至另一家更有前途的公司?   关于嫉妒的话题,第13章《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还会有所涉及。   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通过研究我发现,那些比较少和工作伙伴闹矛盾的人通常有以下共性:   ● 从第一次会面到双方确定伙伴关系,他们往往会花上比较长   ● 的时间,使彼此有足够的了解,从而确保这种关系的基础是   ● 稳固的。   ● 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应该善于弱化而不是激化矛盾。比如,有   ● 位女士说:“我是一个好脾气的人,如果有必要我愿意妥协。”   ● 因此,她的朋友也往往比较友好,不会无事生非。   ● 当矛盾终究还是不可避免的时候,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应该具   ● 备处理危机的能力。   即使最终决定放弃一段工作中的友谊,你还是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比较好的做法是:逐渐减少和对方在一起的时间,慢慢地疏远对方,从无话不谈到只谈工作中的事,这比突然和对方断绝来往要好些。但如果对方的行为实在太过分,果断地停止交往也是必要的。   请看下面这些例子:   ● “她极度渴望权力,利用我实现自己向上爬的野心。她总是   ● 说假话,虽然她因此为人所唾弃,但我也因此被她深深伤害,   ● 消沉了几个月。”—某健康护理专业人士,44岁,已婚   ● “他耍手段使别人认为我能力不够,然后窃取了本该属于我   ● 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某行业顾问,23岁,已婚   ● “他责怪我做错了事,实际上我什么也没做。”—学生,20岁   ● “他们撒谎,说我控告我们公司犯有性别歧视罪,想让我被   ● 逐出公司,他们好顶替我的位置。”—企业家,36岁,已婚   ● “他把我们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记在他个人的帐下。当我   ● 在别人面前陈述观点的时候,他总是说我的观点不对,轮到   ● 他说,却跟我说得一样。”—簿记员,30岁,离异   你应该十分确定,你的确想结束一段伙伴关系或友谊,既然已经无力挽救它。   关于钱的问题   最好不要向朋友借钱。实在要借,要事先估摸一下倘若你不能如期归还甚至根本无力偿还,你的朋友是否能接受得了。这无论对生活中的朋友还是工作中的伙伴都适用。   不过由于我们本书探讨的大多是商务活动中的人际关系,所以金钱关系无论如何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无论双方的伙伴关系仅仅存在于商务交往中,还是延伸到了私人生活中。以下提出的建议,是试图将借贷的潜在风险降低到最小,而将它的益处凸现出来,这样你就可以放心地和你认为了解、信任的人保持金钱上的往来:   ● 把钱的问题写在纸上。如果你和朋友之间要协商关于钱的问   ● 题,无论是一方向另一方借贷,还是共同出资经营某个项目,   ● 都务必把你们协商的内容落实成书面的条款。即便你们打算   ● 联手和别人做生意,也要把相关条款清楚地写下来。哪怕一   ● 份简单的协议书也能避免纠缠不清和伤感情的事发生。如果   ● 是贷款,双方一定要就还款的时间、利息达成一致。如果是   ● 你向别人贷款,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你认为自己能顺利还款   ● 的期限。   ● 你是否把金钱和爱情、友谊混为一谈?尽管你的朋友很有钱   ● (不管是他自己挣来的还是继承父辈的遗产),但这并不意味 --------------- 如何化解同事间的矛盾冲突(4) ---------------   ● 着他有义务资助你做生意,帮你应急,或者投资你的项目。   ● 你是否将金钱和权力混为一谈?许多人会把金钱和权力联系   ● 在一起,但你不能这样。无论你们的友谊是在工作中稳步发   ● 展起来的,还是工作的一个副产品,你都不应该把金钱等同   ● 于权力,否则你很可能因此而堕落,也有可能被指责是个机   ● 会主义者。友谊应该以人的本质为基础,而不是看谁更有权   ● 力或更富有。   ●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和你的朋友共享商业机会,但不要对他   ● 施加压力。如果你遇到一个投资的好机会,并且觉得你的朋   ● 友也会感兴趣,那么就告诉他。特别是你觉得他若知道自己   ● 被排除在你的计划之外会很不愉快的话,你更应该让他知道。   ● 考虑聘请外来的顾问(或雇用公司)充当仲裁,帮助裁夺你   ● 和朋友间关于钱的事务。聘请第三方介入的益处在于可以减   ● 轻你和朋友的压力,使你们可以专注于经营你们的友谊,而   ● 把金钱事务交给专业人士去处理。   ● 当你想拉朋友入伙时,要在心里做好最坏的打算,一旦出现   ● 闪失,你们之间的友谊能否经受住打击?如果不能,就要重   ● 新考虑是否要让你的朋友参与到这项投资中。无论你的朋友   ● 是百万富翁,还是只在温饱线上挣扎,如果你认为他不能承   ● 受诸如贷款无法偿还、生意破产之类的财产损失,就应该重   ● 新考虑你的决定是否正确。因为,一段维持了数年甚至数十   ● 年的友谊很可能因为看起来数额并不大的钱财纠纷而在瞬间   ● 土崩瓦解。如果你担心这样的事发生,那就礼貌地向你的朋   ● 友解释,由于在你心目中你们的友谊远比金钱和生意来得重   ● 要,所以为了友谊不受损,你们还是各自独立发展为好。   ● 尽量避免凸现你和朋友经济上的差别。不论你突然继承了一   ● 笔巨额财产,还是得到了一笔不菲的年终奖金,都请一如既   ● 往地保持和你的朋友互相欣赏的非物质的因素。如果你因为   ● 朋友即将得到巨大的财富而感到嫉妒,那么请调整一下自己   ● 的心态。不错,朋友间有一点点嫉妒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   ● 过分膨胀并因此恼羞成怒,那真的会使对方感到很不舒服,   ● 这样他只好选择和别的对金钱问题不那么敏感的人做朋友了。   ● 不要想当然地把财务危机等同于失败或悲伤,把财富等同于   ● 实力或幸福。最富有的经理人也有可能在困难面前栽跟头,   ● 普通人尽管拿着最微薄的薪水却同样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成功   ● 和充实。所以如果以你的浅见去衡量别人的人生,势必妨碍   ● 友谊的发展。   娱乐活动:朋友、家人、同事可以一起参加吗   圣诞节也好,新年也好,每年随着节假日的临近,总会有比往常更多的社交聚会或商业庆典要参加。尤其在12月,人们常常会举行有家人、朋友和同事共同参加的晚宴,甚至是盛大的舞会。有时你不免感到惊讶,因为甚至连家庭婚礼也邀请了许多商场上的伙伴参加。把私人社交和商务往来混杂在一起究竟会有哪些利弊?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邀请家人、私人朋友、同事共同出席一个节日宴会,很可能是出于节省时间和开支的考虑。这类聚会会比正常的商务聚会省钱吗?我采访的一位会计师说:“我会按照一定比例行事。商人们可能原本想为业务伙伴举行一个节日聚会,但你可能希望提高商务人士的比例从而减少开支。如果邀请客人的时候,你告诉他们可以带一位朋友,他带来的人有75%的可能也是一位商界人士。”   举行一个由家人、私人朋友和同事共同参加的节日宴会,是合理的节约开支的办法。你只需找一家餐馆就解决问题了,如果在家里举行也只需办一次酒宴。这无疑大大节省了你的时间和金钱。   但是你是否打算不论老板、同事,还是下属都请来参加你的私人聚会呢?   这里有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你应该让你的家人和私人朋友知道,在这样的场合某些话题是不便提及的,比如你是不是工作得不开心并且正打算跳槽,你最近的体重增加了多少或者减少了多少等等。   你可能努力地想做到对所有的来宾一视同仁。然而,可能就因为你情不自禁地给了乔治大叔一个热情的吻,你的同事感到不太舒服,他们很可能曲解你的意思,觉得自己被忽视了,因为他们之前从未见你在公开场合有过类似的举动。   虽然同时邀请同事、家人、私人朋友参加活动看起来确是个省时又省钱,一举多得的好办法,但你还是要再三权衡是否你因此失去的会比得到的更多。无论如何,把工作和私人生活截然分开总归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做法,尽管你可能因此要多花点工夫筹备两个不同的聚会。这样到时候你可以不必顾忌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当然如果你和你的丈夫或妻子就是同事,或者你所在的是一个家族企业,那又另当别论了。毕竟一些同事同时也是你的家人。 --------------- 如何化解同事间的矛盾冲突(5) ---------------   帮助没有朋友的同事   从前,一些地位高的女性往往不愿结交工作中的朋友,她们似乎缺乏把亲密程度较低的伙伴关系转换为友谊的能力,而许多男性则比较擅长于此。这些女性认为与其冒着损害工作的危险在工作中结交朋友,不如索性一个朋友也不要。但现在,人们发现发展伙伴关系的益处多于它的潜在危险。一个人如果缺乏在工作中结交朋友的能力,这会极大地影响他的人际关系,进而妨碍他事业的进步。   我们如何帮助那些没有朋友,但很希望培养伙伴关系的人?你可以对他们付出你的友情,但前提是他们也愿意和你交朋友。至于那些对伙伴关系有恐惧感的人,你只能”慢慢来”。   分析矛盾的根源   在工作中,你的工作伙伴对你们之间关系的态度及其对工作环境的影响自然与你有关,但很大程度上也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同样,你的家庭关系也会影响你与同事交往的方式。   你可以参阅第13章《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这部分谈到了为什么在工作中遇到的人会唤起你内心身深处的某种情感,而这实际上与当下的现实没有多少关系。所以你必须懂得应对先前交际经验的影响。   正如我们在第13章中所探讨的,倘若为工作中的矛盾追根溯源,我们很可能从一个人孩童时代的经历或早年的交友体验中找到潜在的原因。一段工作中的友谊,或向前发展或中途夭折,很可能是因为一方无意识地将另一方和他生命中先前遇到的某个人联系在一起。揭示这一点将有助于理解我们的一些看起来和现实状况不相称的态度和举动。   比如,有这么一位来自中西部的63岁的女教授,她从来不让自己和同事的关系变得更亲密一些,尽管她也喜欢和同事交谈,但那只是在工作中或偶尔共进晚餐的时候。我认为与其说这和她同事的所作所为有关,不如说和她自己的个性以及家庭教育有着更大的关系。正如这位女教授自己说的:“我很安静,性格内向。在我的成长环境中,自由地表达感情是很罕见的。”   和别人分享感情的能力是和他人亲密交往的基石。对这位女教授来说,要想和她的同事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培养这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如果你发现一段本有希望成为友谊的伙伴关系,不是发展得过快,就是早早地被挡住了去路,那么试着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 是不是对方让我想起了孩提时代的某个人?   ● 这个人是谁?   ● 我和这个人的关系怎样?   ● 他们俩哪些地方比较相似,哪些地方不同?   ● 为什么这种无意识的联想或比较会使我愿意和对方交朋友;   ● 反之,为什么它会阻碍我进一步发展和对方的关系?   ● 我怎样才能摆脱过去,把眼前这个全新的人和有关过去的种   ● 种不好的联想截然分开,以免过去的经历玷污、扭曲了新鲜   ● 的感情?   这种联想也许就像头发的颜色一样只是表层的:可能你的同事和你上六年级时一位背叛过你的朋友有着相同颜色的头发;也可能因种族而起:你的父母曾经禁止你和不同种族的人交朋友;它同样可能来自宗教:从前你总是依照宗教的轮廓来描画友谊的版图;联想还可能源自你熟悉的一种微笑:对方笑起来和你一年级时的一位朋友很像,于是你自然而然地被她所吸引。当然联想也有来自深层的:你的一位客户总是试图控制你的全部事务,这让你想起了若干年前你那位作威作福的妹妹。   有关这方面内容更深入的探讨,请参阅本书的第13章和第14章。   如何避免同事反目   当你认识的人和你反目成仇,一场较量也随之开始。出于对你的不屑或仇视,对方总是不希望你获得成功。从前你可能默默无闻,而现在你却在对方之上,所以一旦对方东山再起,你就将为此付出代价。当你被解雇的时候,有人可能会落井下石,或者对你说一些恶心的话。当然,你可能也会暗下决心一有机会就伺机报复。   案例1:一位50多岁的女士在为一家出版公司工作了10年之后失业。她的位置被一位年轻的同事取代,而后者对此表现得十分冷酷,缺乏同情心。这位女士十分痛苦,所幸多年的好友和熟人都慷慨地为她出谋划策。几个月后,她得到了一份相当好的工作,在一家虽然小却名声很好的出版公司任总编。又过了两年,她先前所在的那家公司倒闭了,碰巧的是,曾经顶替她位置的那位年轻人如今到了她手下干活。带着满腔怒火,这位女士明确表示她和那个先得意后失意的人誓不两立。她要那个年轻人也尝尝痛苦的滋味,于是她不让他提出的任何一个选题通过,甚至在大厅里相遇时也不忘对他嘲笑一番。   案例2:一家公司派遣一年轻女职员为某商人做办公室装璜。但商人致电该公司要求换一位装璜师,并且没有说明任何原因。后来人们才知道,商人想起来那位年轻女子曾经是自己女儿的朋友,而她在10年前做了伤害女儿的事并结束了那段友谊。商人选择不和那位年轻女性做生意且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只是出于一个原因—他坚信只有这样才能表明自己对女儿的忠诚。 --------------- 如何化解同事间的矛盾冲突(6) ---------------   这件事正是商人的女儿告诉我的。她并不知道这件事会给从前的那位朋友带来什么后果,不过至少她的朋友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自己的服务被拒绝了。   无论如何,同事间反目成仇都是影响大局的。只有每个部门、每个人都相互协作而不是相互拆台,一个公司才能良好地运转。案例1中那个愤怒的女人始终摆脱不了往事的纠缠;原先那个开始冷酷、缺乏同情心的年轻人可能已经转变了。毕竟他也独自面对了丢掉饭碗的打击,这可能会使他变得谦卑。   仇恨,之所以和商战一样也堪称一场较量就在于它有一个可以预见的后果:一方挑起事端,就必将点燃另一方的仇恨。   如果有人恨你该怎么办?让仇恨暴露在阳光下。不要试图遮蔽什么,而要去探讨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仇恨。如果双方的脾气都很大,无法彼此妥协,可以考虑找一个双方共同的朋友、同事,甚至完全中立的第三方来帮助调解。如果确实是你错了,就承认,然后道歉。一句“对不起”有时还是很管用的。   如果一方对自己受的委屈一直耿耿于怀,致使仇恨迟迟得不到化解,那么给彼此一点时间,尝试继续相处一周,两周。最重要的是始终努力去消除仇恨,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尽快休战,投入眼前的工作。如果你们在不同的公司上班但需要经常打交道,或者经常在一些会议、商展上碰面,那么务必表现得礼貌而友好。如果你觉得自己仍然饱受诋毁中伤,那么再试一次,让仇恨暴露在阳光下,找出背后的原因并尝试解决,看是否还有继续友好合作的可能。   然而,确实有这样的人,他们让你的一切怨恨都变得理所当然。这些人卑鄙无耻,你宁愿从此不和他们打交道也不愿再去面对他们,更不要说消除你们之间的分歧。运气好的话,你们不必再做同事,也就不必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真是这样,离他们远点。不过,需要注意一点,千万不要在别人面前说他们的坏话。这样做到头来可能使你自毁形象,更遭的是,他们甚至有可能对你采取法律行动。   我在做调查和访问时接触到这样一个例子,可能并不确有其事,但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其实经常遇到。假设若干年前有人在老板面前说你的坏话,让老板不要雇你。虽然老板没有理会他的朋友的建议,你还是被聘用了,但你始终不能忘记老板的朋友对你的恶意中伤。   几年之后,老板离开了公司。他的朋友和你联系想请你帮忙。你没有理会他。10年以后,那个人成了名人。尽管你非常想和他联系,改善你们的关系,看看他能否对你有所帮助。但你最终还是决定远离他,不去翻不愉快的旧账。你仍然对他心怀怨恨,因为他并没有做过什么让你改变看法的事。你也决定要避免和他接触,以免再给自己添上新的伤疤。   如何应对同事间的私怨   有时会有人对你心怀怨恨,所幸的是对大多数人而言,这种情况只是偶尔发生。如果你能及时察觉,你可以尝试不再和他来往,转而结交另一些工作伙伴,比如主管或老板、同事、客户或顾客。   但有时候不可能实现这样的转换。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给自己寻找地位相当的盟友。你可以在公司里找,也可以在你身处的这个行业里找;可以在你这个部门里找,也可以在和你关系密切的其他部门里找。比如你是某公关公司的客户经理,你的顶头上司不喜欢你,那么你可以和转而结交其他的老板以及老板的老板,这样至少你在这个公司拥有一些盟友,他们可以弥补人际关系中消极的方面。当然你也可以试图扭转局面,可以回过头去看本书的第3章《如何建立并维系伙伴关系》,这部分谈到了如何使别人改变对你的不友好态度。   你也可以设法取得一些对你有利的文件,营造一种受人赞许的氛围,来弥补不友好的人给你带来的消极影响。比如,如果你那不友好的顶头上司企图降你的职,炒你的鱿鱼,或者从不重用你,如果你还想改变他对你的看法,可以试着让本公司或其他公司和你关系不错的老板给你的顶头上司写一封推荐信。   如果你决定仍然待在这家公司,你必须张扬你的自信,表现出不可侵犯的姿态。这样尽管对方讨厌你(这通常并不是你的错),下意识地巴望着你失眠、倒霉、放弃工作,甚至自我毁灭,但也不敢真的对你采取行动。   但有时候,即便你尽了最大努力,对方仍然要滥用权力压制你。他可能扣着你的推荐信,不在适当的时候给你任何口头表扬,于是渐渐地你开始变得不自信。   所以以下的“宣言”就是为了帮助你应对这种情况的。在很多情况下,你所受的待遇其实和你自己的行为毫无关系,却和你在别人内心激起的情感息息相关。你越是优秀,别人就越是不舒服,于是千方百计要让你怀疑自己,甚至恨不得把你推入自我毁灭的深渊。所以千万不要中了对方的圈套!让自己更强大起来,在心里默念下面的宣言,这会帮助你渡过难关。特别是对于那些才华横溢、鹤立鸡群、下定决心要成功的人来说,更应当如此。   反抗不公正待遇的16句宣言   1.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客观地讲,我的工作非常出色。   2.我不把对方的排斥看作是针对我的,拒绝我实际上也是拒绝他自己。 --------------- 如何化解同事间的矛盾冲突(7) ---------------   3.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对方的动机是破坏我工作、事业,打击我的自信心。   4.我对他的动机的猜测可能并不是真正的理由,所以发生的一切可能并非我的错。   5.我将更多地看到在我的事业和生命中别人给予我的积极反馈,努力减少被人排斥给我的自尊心、名誉和事业造成的负面影响。   6.我会提醒自己,我做不到让每个人都喜欢我、尊敬我,那些人之所以不支持我和我的事业,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缺乏自信,跟我没有关系。   7.我会更多地考虑人际关系中积极的一面,而不去理会那些试图压垮我的人。   8.我将尽快投入新的工作、新的人际关系或新的环境中,而不再被那些消极因素所困扰。   9.我将不再试图改变那个毫无道理地讨厌我的人,我将转而寻求更积极的人际关系。   10.今后我将努力使自己变得更敏锐,在别人危害我的利益之前,及时发现危机的征兆,看是否能得到其他人的帮助。   11.如果我被消极的因素绊住了脚,或者让它打击了自信心,对方就赢了,我就输了。所以,我不能向这种精神的折磨屈服,不能让消极的因素伤害到我,这样我才会成为胜利者。   12.我聪明、有能力、有天赋又努力工作,所以我配得上这些成功和称赞。   13.我要学会接受被人视为潜在威胁的事实。我的存在可能加剧了他们的不安,这使他们试图伤害我。   14.我要把精力集中在尽我所能干好工作上,倘若没有因此得到应得的嘉许,我也要学会接受。   15.很多人没有学会善待他人。我不能效仿,而应当固守我的价值观:公正地对待别人,尊重别人。我要将这作为我行动的基石。   16.我不自责,但我会从中吸取教训:回过头来看,如果我换一种做法是不是会有另一种结果?我和别人的交流如何可以变得更有效一些,是经常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联络,还是该当面会见?   如果确实不得不结束一段伙伴关系或友谊,你可以参考本书的第9章,这部分分别谈到了因为矛盾和工作变动使关系终结这两种不同情况。   至于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和工作伙伴或朋友之间的矛盾,下面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建议。   不应该和工作伙伴分享的7件事   1.商业机密。泄漏商业机密是对诚信和道德的亵渎。   2.家庭隐私。泄漏家庭隐私会使你的家人面临不同程度的危险。   3.现在或从前与你有过性关系的人。   4.你的配偶或恋人的床上功夫如何。   5.早6点新闻或报纸已经反复报道过的令你感觉不舒服的新闻,   6.任何对老板、同事、经理、顾客或客户不利的言辞。   7.带有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或反宗教、反文化色彩的言论。 *************** *第三部分 ***************   如果你就是那个被告知“我们的友谊从今天起结束了”的人,那么,就尽可能微笑着接受吧。要知道,一份伙伴关系的结束存在很多可能性,至少你们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彼此搭档是不合适的。 --------------- 伙伴关系终结时(1) ---------------   和我一起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朋友,在我们分别跳槽到不同公司之后,就几乎断了往来。             —某职业治疗学家,50岁,离异   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会导致伙伴关系的结束:矛盾冲突、工作变动或者与世长辞。   不可调和的冲突   如果你不得不每天面对一个与你产生矛盾的同事,我想,与结束掉一份私人友谊相比,离开他的方式一定大相径庭。你会斩钉截铁地发誓与此人老死不相往来,以免再度碰面让彼此都感到极不舒服。你甚至会有意避免与他再一次合作,或和他参加同一个会议。   如果你并没有太强烈的愿望向这个同事倾诉内心的想法和感觉,那么,就请转身离开人群,尽可能地平息内心的愤怒和冲动。匆匆用过午餐之后,也不要参与餐后的闲聊。因为,如果你和这个同事原本是可以分享一切的亲密好友,面对你的突然沉默,他十有八九会问你:“你为什么老是躲着我?”或是:“你是不是想要对我说,我们别再做朋友了?”   这时,你需要平静下来,向他解释清楚自己的感受和事情的原委。我的建议是,即使你仍然对是否挽救这份伙伴关系犹豫不决,也应该冷静地对待它,而不是草率地扭头离去。这样一来,你就把处理你们之间关系的决定权转交给了你的同事,而他也将有机会增加与其他同事的接触,以削减被人冷落的痛苦。如果你的同事真的找到了乐意与他共进午餐,或一起出去过周末的新伙伴,那你们每天的碰面也会再那么尴尬了。   而如果你就是那个被告知“我们的友谊从今天起结束了”的人,那么,就尽可能微笑着接受吧。要知道,一份伙伴关系的结束存在很多可能性,至少你们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彼此搭档是不合适的。而导致这种“不合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时间安排不统一、运气不够好、性格不和谐,以及你生活中其他事情的干扰。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不可抗力的阻碍。也许,你的这位同事正是你现在的老板,或者相反的,你是他的老板;还可能你的薪水比你的同事高3倍,你拥有更多的工作伙伴,而你的老板也更欣赏你。   当你和你的同事已经结束了伙伴关系,如果你们不再需要共事,也没有每日见面的尴尬,那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样一来,你们度过“非常时期”就简单多了。尽管你们仍然会在商贸展览或公司会议上碰面,至少每天见到对方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地减少了。   但是,你一定不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在互联网上传播任何关于前工作伙伴的负面评价,因为在你将信上呈给老板之后,很可能会被转交到前工作伙伴的手上。这样做无疑会为你们原本已很紧张的关系火上浇油。你的前工作伙伴也会以牙还牙,在你得知情况前,带着深仇大恨将关于你的流言蜚语公布于网络空间。这不仅会给你带来不良影响,而且还会殃及与此相关的每个人。   在私下交谈和通电话时,你也要有意识地避免对别人说前工作伙伴的坏话,也不要跟你的老友大谈人家的个人隐私。试着做一个诚实可信的榜样,这样,即使友谊已经结束了,你的前工作伙伴也会一如既往地尊重你,而不是马上背叛你。   苏珊(Susan),34岁,已婚,为一家美国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她来自加拿大,在那里长大成人。苏珊已经结束了与同事海伦(Helen)的伙伴关系。而在她们开始共事后的6至8个月,苏珊便将海伦视作自己的朋友,而她们的友谊也慢慢地发展到了私人空间。   在工作中和业余时间里,我们都称得上是好朋友。我们彼此引以为荣,下班后也经常在一起购物休闲,我将她看作自己最好的朋友之一。然而,在我们成为朋友后的3年半到4年的时候,她背叛了我。那时,我常在办公室利用互联网处理一些私人事务,而她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我们的老板。很显然,海伦觉得我的存在威胁到了她的工作。但我至今仍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两个就不能待在同一个部门而相安无事呢?   我和海伦共同的朋友卡罗(Carole)告诉我,海伦经常背着我侮辱我,跟别人说我是个荡妇(那时我常和一些男士约会),甚至更难听的话。而我的另两个同事也因为海伦和我是亲密好友,而变得很讨厌我。   因此,我不再信任海伦,下班后也不再和她一起出去玩。不过,我仍然在那里上班,并把海伦当作一个熟人来对待。   经过这一系列的冲突和伤害,尽管苏珊已经不把海伦当成自己的工作伙伴,但她仍然保持了她们之间的工作关系,而没把海伦看成仇人。在海伦背叛她的8个月后,当苏珊离开这家公司时(她与海伦不再是同事或朋友),苏珊说出了当海伦面对自己试图说清楚她们之间发生的事情,以及事情发生的原因时,做出的反应:   我想与她面对面地把问题说清楚……通过电子邮件,而不是公布于众,即使在信中,我仍然委婉地写道:“我确实说过很喜欢有你陪伴的感觉,因此,如果你诚实地告诉我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可以努力挽救这份友谊。”我试图以委婉的方式来处理此事,于是我还为自己曾做错的事情提出了道歉,以促使她更可能地说出实情。   然而,她却向我指责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唯独不包括她自己。我想,假如她真的没向别人侮辱我,她是不会如此向我侮辱大家的。她还说,我这样做是在浪费她的时间。在她看来,我无足轻重,我们的友谊也毫无意义,而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思考。在此一段时间后,我以前的一个同事告诉我说,海伦仍在跟别人大说我和我丈夫的坏话。 --------------- 伙伴关系终结时(2) ---------------   而今,苏珊与海伦已形同陌路,而苏珊已提及此事仍心生愤怒:   我至今仍然在关心着海伦,并希望能与她重归于好(假如我们能够澄清事实,消除误会的话),然而我不会再与自己不信任的人做朋友了。其实,我受到的最大伤害是:有三个人告诉我海伦在说我坏话,而那时我们还是朋友。   苏珊从这些始于办公室又终于办公室的友谊中学到了什么呢?“全神贯注地获取他人传达给我的每一个信号,对朋友也一样。”她写道,并反省了那些她曾不予理会的想法:如果她的朋友说了别人的坏话,她是不是也应该说呢?自己与海伦的友谊,是在作了同事之后彼此的了解仅仅有8、9个月就开始的,她将引以为戒,今后应该花更多的时间了解他人之后,才可以去信任一个新朋友。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研究结果是,人们平均需要三年时间,才能从相识到相知,成为靠得住的好朋友。而在此期间,新的“亲密关系”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经受考验,而你和你的“潜在朋友”也会在私下里收集彼此的故事和传言。   自从苏珊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搬回自己的故乡之后,她与海伦之间失败的友谊已不再地困扰她。当友谊已经结束,不论它是伙伴关系、短暂之交、亲密情谊还是挚友之情,人们的对它的处理方式却是殊途同归的:尽量避免将失败的友谊转化成深仇大恨。   工作变动   即使你和同事的友谊令人十分满意,并有着极好的发展趋势,但你们中可能有人跳槽到不同的公司,或是搬到别的城市居住,甚至面临着朋友圈子的完全改变。这一节将着眼于当大家已不在一起工作时,你如何决定是否继续原有的伙伴关系。而如果你的确决定这样做,具体又该如何处理呢?   当大家已不在一起工作时,如何保持彼此的友谊   源自工作关系或商业合作的真正的友谊,即使在你更换了工作,甚至更换了职业之后,仍然可能继续下去。然而,当工作关系尚未升华为友谊时,情况又会如何呢?   实际上,工作的变更正是对某种关系的关键考验,就像毕业考试一样测试着人们的心:当它不再易于得到,这种关系还能够继续下去吗?你以前的同事旅游经过你所居住的城市时,他会邀请你一起共进午餐吗?或者,当你不再是穿过走廊就可以到他的办公室跟他侃天说地,他会想起给你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吗?   工作关系的改变对人的内心有着戏剧化的影响,因此,一旦人们已不在一起工作,伙伴关系就会很快褪色,甚至结束。请注意,千万不要强求于人。工作的变更其实可以帮助你重新估量你的伙伴关系,而这种伙伴关系如同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它是唾手可得的那样,很容易被误以为是可以天长地久的真情厚意。比起某个同事发现了伙伴关系中的瑕疵,而提出将其疏远你或干脆结束关系来说,在一起工作的人们更容易做到的就是将关系维持下去。   一旦你们不在一起工作,而你又想维持这份伙伴关系的时候,把以下这些问题问问自己,或许你就会得到答案:   ● 当你们在一起工作时,你是否因为害怕伙伴关系的结束会带   ● 给你负面影响,而强迫自己将它继续下去?   ● 你和你的工作伙伴是否会对工作之外的事情而很有默契?如   ● 果是这样的,你们常谈论的工作之外的话题有哪些?   ● 当你们不在一起工作之后,你是否时常想起并思念你以前   ● 的工作伙伴?   ● 你以前的工作伙伴是否和你一样,非常希望继续彼此的关   ● 系呢?   ● 你认为这种工作关系最终会发展成友谊吗?你希望那样吗?   ● 即使你们已不在一起工作,这份伙伴关系仍会给予你事业   ● 上的帮助吗?   ● 你真的喜欢这个同事吗?   认真看待你给出的答案,你对是否继续这份伙伴关系的决定,主要取决于你是否希望将它发展成私人友谊(也许,它已经成为了你的私人友谊),以及你们是否真的彼此尊重和欣赏。   如果它仅仅是在某一工作上对你有所帮助的同事关系,就不要因为放弃了伙伴关系而感到自责,这并不意味着你要为它的结束而负主要责任。不要在烦恼中消磨时间和生命,否则不如利用这些机会和精力去努力使它继续下去。   此外,你还可以把以前的工作伙伴看成是生意上的客户。这个人虽不是你愿意经常拜访或花费时间与之聊天的人,但是你与他相识,反之亦然。你在工作中需要了解的东西他很可能能帮上忙。因为他也许正是这个领域的专家,而你们的工作关系也会因此而继续下去。   不要吝惜自己的时间   如果你已下定决心保持这份伙伴关系,而你的前同事也与你想法一致,那么就为之投入你的时间和努力吧。你可以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与朋友保持联系,这样做既实惠又简便。当然,发电子邮件时你应该对信的内容慎重一些,不要涉及那些一旦被公布于某一主流报纸的首页上你就会郁闷不堪的内容。经常打长途电话联络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在晚上和周末的免费时段煲个“电话粥”尤其省钱。此外,用电话卡打电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 伙伴关系终结时(3) ---------------   伸出你援助的手   工作变动和退休,并不一定意味着伙伴关系的结束。如果换工作实为迫不得已,比如某人被人排挤或被炒了鱿鱼,那么,请伸出援助的手,为了你们的友谊而给予他感情上的安慰,并帮助他尽快走出失业的阴影。虽然你们之间的工作关系已经结束了,但借此建立起来的伙伴关系却不会因此而结束,这一点将大大削减失业者内心的颓唐和痛苦。   距离会分开友谊的手   当你和你的同事已不在一起工作,距离是检验你们的友谊是否可以延续的最好方式,而它总是会分开友谊的手。“强扭的瓜不甜”,当你和你以前的同事都不愿再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份“非工作关系”之中时,就面对现实,欣然接受这个结局吧。   当你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工作时   布伦达(Brenda)曾是威廉(William)在伦敦工作时的同事,而当他们不在一起工作之后,很快便会失去联络了,面对这一事实,威廉解释说:   我认为伙伴关系总有一天会逐渐消失的。现在,布伦达已到纽约工作了8个月,在此期间我们一至两周便互通一次电子邮件,可以说我们的联络是很频繁的。但我们毕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唯一的相同之处便是我们的工作,而我们之间谈论的话题也仅限于对公司里其他人的评论。而当两个没有任何共同兴趣的人各奔东西时,他们的目的地一定截然不同。   误将同事当朋友   当工作改变了,工作关系也会随之而改变。关于办公室里的物是人非,《对话与交友》(HowtoStartaConversationandMakeFriends)的作者唐·加博尔(DonGabor)这样对我说:   任何工作关系都需要人们的友好相处,保证商业成功亦是如此。而令很多人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伙伴关系会随着工作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而这也正是为什么某些人失去了工作后,会忽然发现,那种所谓的“友谊”都已不复存在,而自己也不再是对方邀约的前十名嘉宾。   要学会及时省悟,并正确地看待那些被定义为友谊的工作关系,唯其如此,当它因为工作的变更或终止而结束时,你才不会因此而承受沮丧,或感到困窘。   伙伴关系保鲜经验谈   当你们已不在一起工作后,如果你和你的同事决定继续你们的友谊,希望以下这些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为你们的友谊不停地添加新的记忆,而非总是靠回忆在一起   ● 的日子来维系。   ● 许多企业为老员工建立了“员工联系录”,只要在互联网的   ● 搜索引擎里键入“联系录”,你就会找到一长串关于“员工   ● 联系录”的网址,而今它们已然成为了主要的公共联络媒介。   ● 而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从中找到你原来供职的公司,然后   ● 畅所欲言一番;如果它尚未建立,你不妨来做它的创始人,   ● 使得你原先的同事在网络上重新找到彼此。   ● 以下这些网址可以帮助你更快捷地找到你的老同事:Alumni.   ● com,Reunion.com,Coolbuddy.com,Classmates.com。   ● 建立一个通讯录,把你希望保持联系的同事的联系方式列入   ● 其中。比如,某通讯社就曾将其新老员工的联系方式汇总制   ● 表。每当有人工作变动、取得新成就、结婚或逝世时,不管   ● 是在职员工,还是退休人员和离职员工,都会以电子邮件的   ● 形式得到通知。此外,当每年一次的员工聚会即将来临之   ● 时,通讯录还有助于很快地通知到每一位参与者。   ● 不要吝惜你的时间,多投入些到伙伴关系中去吧。   ● 运用高科技手段为你的友谊保鲜:给你的老朋友发电子邮   ● 件、用手机发信息或发传真。另外,还可以采取比较传统的   ● 通讯方式进行联络,如经常通电话、写信和举办私人聚会。   ● 经常与老朋友交流你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新变化,尽可能适时   ● 更新你的伙伴关系,使之与你的生活发展同步。   ● 一到休假,就想到安排与老朋友相聚。   ● 在你们相识或离职的纪念日,发贺卡或打电话表示祝贺,甚   ● 至可以组织一个老友聚会。   友谊开始的征兆:“我们曾共事”综合症   对于一些人来说,将工作关系发展为友谊需要在彼此已不是同事之后才可能实现。因为,在工作中,朋友就好像散兵坑里的战友,成为工作伙伴可以保持大家协作的战斗力,但却无法使每个人解除戒备心。因此,直到走出散兵坑,不再是同一个办公室里打交道的同事,真正的友谊才有可能开始。   这样说来,你之所以成为了某些同事的工作伙伴,都是出于某种目的,而非发自他们内心对友情的渴望。而伙伴关系产生的唯一契机,就是因为大家在一起工作,同样的感情还可能发生在校园里或邻里间。32岁的吉姆如此评价他所拥有的伙伴关系:   我认为,伙伴关系的发生十分偶然,在刚开始做同事的时候,办公室里的挚友们往往还是陌生人。是工作的不同分工促使我们每天待在一起,而只有当大家下班离开公司后,我才感觉我们之间建立起的友谊是令人愉悦的。因此,直到我们已不在一起工作时,我才具有决定与老同事关系何去何从的条件。如果我愿意继续与他们交往下去,我会把他们当作真正的朋友的。 --------------- 伙伴关系终结时(4) ---------------   当然,吉姆的说法很具有典型性。如果在同一间办公室里上班时,你因为害怕别人给伙伴关系赋予更多的含义而有意回避它,那么离职后,当你以前的同事或老板同事向你伸出友谊的手,千万不要错过人生中每一份珍贵的友情。举个例子,两位因为共同执教于一所残疾人学校而相识的女士,在共事期间建立起了伙伴关系。她们一起用餐,一起购物,一起看球赛。而当其中一位改行做股票经纪人之后,她们的友谊便无疾而终了。   不再共事的我们,如何保持友谊呢   只有超越了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的伙伴关系,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友谊。这里有一个可以检验它的方式:当你们已不在一起工作时,它还能继续下去吗?   据《伯明翰邮报》(BirminghamPost)报道,英国职业顾问公司Sanders&Sidney公司发现,因为在工作关系结束之时,他们本来拥有的伙伴关系也随之结束,超过70%的离职员工都会产生“失落感”。他们的研究同时还发现,70%的男性和接近90%的女性认为他们在办公室里拥有“持久的友谊”。   既然你已与同事们相处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那么,你怎么做才能在离职之后不会失去与他们的友谊,或者说不为此事而烦恼呢?   对于一份真正的友谊来说,工作变动和退休都不应该导致它的结束。尤其是当同事面临被老板炒鱿鱼或降职这样的工作变动时,我们更应该伸出友谊的手,尽力帮他排解失业的痛苦。大家虽然不再是同事,但工作中建立的友谊并未结束,我们的安慰能大大地减轻他内心的无助和挫败感。   我的老母亲格拉迪·巴克斯(GladyBarkas),现在已年过八旬。十几年前她退休时,已经在一家幼儿园工作了27年,她和她的同事们都是多年的好友,直到现在都不曾改变。而今,她们每个月都会在一起举行一次退休教师聚餐,在平时也经常互相打电话问候。   我们之间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比如我们同在一家幼儿园职教几十年,我们中的许多人现在都寡居家中等等。但我们不需要参加那些“寡居社团”,因为我们的退休教师联谊会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切心理上的安慰和生活交流的机会。我们最初由11个人组成,现在变成了10个人,其中1个最近去世了。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1990年之后退休的,而正是从那时开始,我们拥有了这样一个小组织。我们经常一起到郊外野餐,并常常有人在家中邀请所有人一起吃大餐。   我们经常参加彼此的家庭晚宴,当某人的儿女结婚时,大家也会参加他们的婚礼。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包括回忆在学校里的旧日时光,我们各自排演的校园戏剧,以及自己的老友和往事。此外,我们教过的那些孩子也是我们常常谈论的话题。   我的丈夫弗雷德(Fred)有一个好朋友叫米尔顿·海因斯(MiltonHines),他们以前同在美联社(AssociatedPress)工作。他们相识的时候,弗雷德是一个20岁出头的毛头小伙,米尔顿30岁出头。当他们开始在一起度过下班后的时光,两个人已经从同事变成了哥们儿。多年之后,米尔顿又回到了校园,在那里他获得了社会工作学的研究生学位。在此之后他离开了美联社,开了一家私人公司。然而,弗雷德与米尔顿的友谊并未因为不在一个单位工作,或不再从事同一行业而中断。到今天,这份友谊已经走过了30个春夏秋冬。   我们在美联社一起工作的时间不过四五年,但我们的友谊要比工作关系坚固得多。实际上,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争执不下。记得有一次当我跟他交接班时他大发雷霆,因为我的失误使得他不得不熬夜加班,而这是他最讨厌的。   我想我们之所以成为朋友,是因为我们懂得对方的喜怒哀乐,是因为我们能够做到敞开心扉坦诚相待,也是因为我们有着太多的相同点。我们分享着彼此对音乐、电影和写作的热爱,我们都是很有人缘的人,我们的想法出奇地一致,我们都活力四射,我们都在基斯麦斯的火烧岛拥有海滨别墅。我们的深情厚意是在分享彼此的心情、往事和沉浮人海的感受中,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如今,米尔顿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的兄长和事业上的良师。   格洛丽亚(Gloria)告诉我,她最亲密的7个朋友都是20年前当他们同在加勒比海地区的一家银行工作时认识的,而今他们仍然经常互相联系。格洛丽亚最好的朋友苏西(Suzie)也是那时与她相识的,尽管苏西离开那家银行已经两年,而她们现在又居住在不同的国家,但她们之间的友谊已经超过了20年。对于为什么自己会把工作关系发展为私人友谊,并且日久弥坚,格洛丽亚是这样解释的:   我们都在银行的人力资源部上班,因此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一起度过。个性各不相同的几个人碰到一起,简直是恰到好处。也就是说,当我们的意见不一致时,大家更像是一家人。   我们会为部门里的每一个成员庆祝生日,我们常买来馅饼与大家分享,我们经常策划一些搞笑游戏活跃气氛。此外我们还定期举办“海中女神”唱歌比赛,建立了部门最佳员工选拔机制,当然还少不了一年一度的圣诞节晚会。   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离开了这家银行,但我们的友谊保持了下来。每年我们都组织多次聚会,有时我们会到其中一个人家中热闹一番,有时我们则会一起外出度假。我们彼此间的情谊不断升级,而记忆中也因此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而难忘的往事。 --------------- 伙伴关系终结时(5) ---------------   白人企业家安妮(Annie)今年已经60多岁了,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与劳拉(Laura)的亲密友谊。当年她们同在一家电子通讯公司上班,劳拉是安妮的黑人秘书。现在,她们早已不在一起工作,而居住地也相隔有1000英里,但安妮仍然这样评价劳拉:“劳拉是最好的,她是个非常、非常特别的人!能与她做朋友是我的荣幸,我们永远都是好姐妹。”   劳拉比安妮年轻20多岁,现仍在一家经济杂志社供职,而安妮则因为身体健康体力充沛而继续做一些兼职工作,她们平时通过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联络。   与以上这些例子不同,由于友谊不仅仅由性格因素所决定,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因此,还有一些人的友谊是在工作关系结束之时才开始的。比尔(Bill)就曾这样说,他与工作伙伴的关系从未超越办公室的界限,但他们相处得依旧十分融洽:   我的工作在一个协作性很强的环境里,因此也曾有不少机会与同事成为好朋友,但由于人员的不断变更以及相关原因,目前在办公室我仍然没有朋友。但我不认为这就意味着大家不认可我这个人,仅仅是因为时间和环境的限制,使大家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变得很小。事实上,在工作之外我拥有着很多非常出色的朋友。我相信,我们确实是那种随时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关系,而由于距离得比较远,平时我们也只是靠偶尔一封电子邮件联络一下。   当老友与世长辞   2001年9月11日,遍及美国的各行各业的人们,尤其是那些在东海岸工作的人,与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人们一起遭受了恐怖主义带给这个世界的巨大痛苦。而他们中的一些人还要去医治自己“生还者的自责”,因为他们的同事没能生还。   在恐怖分子有组织的袭击之下,死亡已不仅仅是宗教意义上的死亡,“9·11”已经成为了全体美国民众共同承受的大灾难。成百上千的原先在一个公司中工作的人们,如今已是阴阳相隔。而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的年轻人,他们的人生尚未正式开始,就成了恐怖分子炸弹中丧生的亡魂,使得世界更为“9·11”感到悲痛。   悲伤原本是一种只有在人们独处的时候才会显露出来的私人情感,它往往猝然来临而又说不清来由。而这时,大哭一场,写一首诗,回忆一下往事,或是以已逝好友的名义建立一项奖学金,都是释放悲伤情绪的很好选择。我想,使得那些失去了现在的和曾经的同事的人组织起来的缘由是,他们曾在一起度过了人生中分分秒秒、岁岁月月,那些记忆虽然越来越远,却是那样令人难忘。悲痛总会过去,而曾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对逝者的怀念,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浓。或许,时间真的可以治愈一切,这可能也是疗治心伤的唯一办法了。   当你的同事、客户或工作搭档与世长辞,你的悲痛程度取决于你与逝者从前的交往,以及对他感情的深浅,而这种感情往往超越了你作为他的同事、老板或商业合作伙伴的关系。马丁(Martin)是在六年级时与吉姆(Jim)成为好朋友的。“那个时候我们的校区扩大地很快,以至于不得不租用教堂进行教学,于是整个六年级的孩子就被安置在了同一个教堂里。”42岁的马丁如是说。他现在生活在美国西部,是一位教育学家。小学毕业后,马丁和吉姆的友谊一直从初中延续到了高中。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吉姆即将任教高中的那座城市,“马丁说,“那一年,我们的友谊有了质的飞跃。我们经常打电话或通信,有一次因为吉姆短暂性地失去了视觉(吉姆的眼睛患有癌症),我们还利用录音带进行交流。不过,那时候我们没通过电子邮件。”   吉姆在28岁时,由于癌症引发心脏病而与世长辞。马丁一直深深地怀念着他的好朋友,但他觉得,除却疾病的苦痛,“他的生活很美好”。   马丁还为我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失去了挚爱好友的同事以一种特殊的形式怀念逝者:   21岁那年我还在读大学,在业余时间里我会去一家疗养院的厨房做服务生,那时我的很多同学都在那儿做兼职。   在我刚开始工作不久,一位60岁出头即将退休的女士忽然因病去世了。她去世后,大家发现了她留下的毛衣。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并没有人把这件毛衣送还给她的丈夫。每次大家到冷库去的时候总会为她拿着这件毛衣,就好像她仍和大家在一起工作、生活一样,这样的情形整整持续了两年。   在此不久之后,这家疗养院就被关闭了,大家在离去前才把这件毛衣还给了逝者的丈夫。   我丈夫弗雷德与他最好的朋友米尔顿·海因斯曾在一起美联社工作过,直到2002年2月65岁的米尔顿因中风去世,他们的友谊一共持续了30年。弗雷德说:“尽管他已经与世长辞了,但他永远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三年前,Crystal-Barkley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内拉·巴克利45岁的丈夫鲁弗斯(Rufus)被查出患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已到晚期。因为心爱的人即将撒手人寰而悲痛万分的巴克利,正是在同事、朋友和家人无私的帮助下,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在丈夫卧病的两年以及去世后的几个月中,当巴克利深陷悲伤,面临着人生的重大转折时,凭借友谊的力量,她最终战胜了命运,走出了人生的低谷: --------------- 伙伴关系终结时(6) ---------------   那时我的同事们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次当鲁弗斯不想见任何人的时候,我都会这么劝他:“你必须接纳他们的到来,他们付出的其实就是你所得到的。”而鲁弗斯也因此喜欢上了人们的来访。   在谈话时鲁弗斯总是尽己所能地参与其中,每一次都聊到再也说不出话来才结束,而且,他还经常跟大家开些小玩笑,那真是些无比美妙的日子。前来探望的那些朋友在我们看来此生都很难再一次见面,其中有一对夫妇就是从南非赶来看望我们的。   我们的房间里总是坐满了人,虽然鲁弗斯的病情依然令人担忧和悲伤,但可以想见,在那样温情的氛围感染下,我们早已把烦忧抛在了一边。尽管我们身处不幸,但只要我们乐于去做,怎样的奇迹都将有可能发生。因此,我永远都要感谢我的同事和丈夫,不管我身在办公室还是家中,他们都使我周围的一切井然有序。   如果你的工作伙伴或同事最近与世长辞,下面这些提示或许能帮助你面对发生的一切,渡过这一感情关:   ● 向你的同事、家人和朋友的去世致哀。没有什么既定的方式,   ● 只要你认为能够传达自己的哀思,寄托自己对逝者的思念。   ● 你可以送去一张卡片或一束鲜花,或是赠予一些礼金,也可   ● 以在杂志上发表一篇纪念性文章。   ● 假如没有朋友,你的日常生活将是完全不同的一番模样。因   ● 此,面对朋友抽身离去给生活带来的改变,要专门留出时间   ● 来调整自己,同时也是为了静下心来哀悼挚友。   ● 如果你因为朋友的离去而需要休息,想去见见律师或私人医   ● 生,请不要对他们隐瞒你所经历的事情和承受的悲痛,坦然   ● 地说出你的需要。因为,在你的内心里“不过是一位朋友”   ● 的那个人甚至比你的家人更重要。   ● 建立一个“回忆簿”,把你亲眼所见亲身而感,或从别的同   ● 事那里得知的每一个过世同事的故事记录下来。接着,把这   ● 本“回忆簿”放进你的剪贴簿,里面同时放进同事合影和具   ● 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最后,把这本意义非凡的剪贴簿送给逝   ● 者的家人,相信它一定会给他们带来心灵上的安慰。   而当你的同事或工作伙伴失去了自己深爱的人,以下这些方法或许可以帮你安慰他们:   ● 主动询问一下在葬礼上是否需要人帮忙处理一些杂事,比如   ● 照看孩子、分送鲜花、仪式结束后组织人们在主人住宅前集   ● 合、引导人们前往墓地以及代表家里人接听电话等等。   ● 如果葬礼暂时不需要你的帮忙,即使你与逝者的交情不深,   ● 甚至并不认识他,你也应该送去一张卡片表达自己的哀思。   ● 这张卡片将代表你的心意,传达你对同事的支持和安慰。   ● 也许你会这么说:“我能帮上什么忙呢?”但假如你的同事   ● 拜托你做的事情,只要力所能及,你就应该全力以赴地将它   ● 做好。   ● 在取得了公司的同意和认可的前题下,请替代你的同事完成   ● 他因为葬礼等事情而耽误的工作(由于犹太民族规定亲人去   ● 世有“七日服丧期”,因此亲人故去的犹太人会得到一周的   ● 假期服丧)。   ● 当你的同事或工作伙伴的爱人、父母、儿女、兄弟姐妹、亲   ● 戚朋友去世时,都要向他表达自己的同情。 --------------- 办公室里的14种敌人(1) ---------------   我们公司的内部刊物要用专门撰文把我当作模范人物进行宣传,我也因此得意洋洋。而我们通信部的一位副总裁听说了此事之后,却表示极力反对,她说:“假如我们的竞争对手拿到了这本杂志,结果将会怎样?他们会对我们的工作一目了然!”她的说法简直太荒谬了,在竞争对手那里,我们公司的一切早已没有任何秘密可言。而实际上可怕的是,她的这一番高谈阔论,却足以使我的这篇文章流产!            —某公司通信部执行官,男,52岁   很不幸,我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某些同事并不是我们内心里最感兴趣的那类人。这些工作伙伴,无论是同事、老板,还是下属,都会因为别人在工作上所表现出了更胜一筹的潜质,而感到倍受威胁。他们从不珍惜工作中产生友谊,而总是视某些甚至所有的工作伙伴为具有潜在威胁的竞争对手。   在哈维·麦基(HarveyMackay)的畅销书《攻心为上—活用的商场智能》(SwimWiththeSharksWithoutBeingEatenAlive)中,商业人士和作者都这样认为:   如大多数人一样,在漫漫人生中我的敌人越来越多,但这好像并没什么可羞耻的。   许多目的在于宽恕敌人的建议往往很难付诸实践,于是,麦基提出了一条替代性的建议:   你唯一能正确采取的报复手段,就是不要让自己因为敌人而头脑发昏,自毁前程。   工作中的遇敌信号   面对办公室里出现的敌人,你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要及时发现他。虽然他的敌对情绪很多时候是显而易见的,但有时也可能是隐而不发的。   当某个同事对你产生了敌对情绪时,往往会对你做出一些负面举动。此时你就应该及时地注意到这一点,尽量避免与他发生冲突,并一如既往地把他当作同事或熟人对待。然而,当你在他的暗示下,与他建立起伙伴关系时,一定要小心。也许就在你心无芥蒂地与他交谈、给予他帮助的同时,你已经在无形中暴露了自己的弱势。因此,请有意识地抵制住这种心理诱惑!   与这个坏家伙保持一个安全而又不太明显的距离,你才能以友好的态度处理与他的关系。这样,当他想爬到其他人头上作威作福时,才不会把对你有负面影响的个人隐私和与工作琐事公布于众。   下面列出了那些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通常呈现出来的典型特征:   ● 他们只有在为了占有个人的优势,或达到某种目的时,才表   ● 现得友好可亲。一旦达到目的,他们就会马上撕下友善的面   ● 具,恢复原本粗鲁而轻蔑的态度。   ● 他们总是在骗人。   ● 他们为了建构骗局而夸大一切。   ● 他们总是嫁祸于人。   ● 他们总是窃取别人的想法、抢走别人的钱财、占有别人的社   ● 会关系。   ● 他们总是滥用他们的信任。   ● 他们总是拍别人的马屁。   ● 他们总是挑起争端。   ● 他们总是因为不满而蓄谋破坏。   如何提防及应对办公室里的14种敌人   在办公室里,你可能遇到的敌人有14种之多。即便你已经有意地躲开他们,尽量不跟他们做朋友,但你依旧应该学会如何识破他们的权谋术。请记住,和这14种人中的任意一种建立伙伴关系,都有可能为你的职业生涯带来可怕的后果,甚至还会波及到你的私人生活。   情报强盗   如果你在创意性公司工作,尤其要对这些情报强盗怀有戒心,因为在这类企业中创造力和独到的想法是极其令人觊觎的。你会发现令你感到万分惊讶的事实,有些人之所以主动接近你,与你建立起伙伴关系,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攫取你有创意的想法,然后把它当成自己的成果向老板汇报。而当你与他共同完成某项工作时,他往往会霸占你们共有的、甚至是你独有的成绩。   因此,在新工作或新项目伊始尤其要注意提防这种人,不要轻易回答他们铺天盖地的提问,这是他们窃取你所掌握的情报的惯用伎俩。同时还要慎重回答他们向你提出的那些处心积虑的私人化问题。对于那些你本来就无需回答的问题,如果你已经暗示过情报强盗们不应冒昧地提问,你就更不用理会了。   化妆品制造商,47岁的琳达就曾被三个女情报强盗所利用。她们伪装成琳达的同事,试图盗取琳达公司里的商业秘密。   这三个临时好友天天伴我左右,只为了取得我所知道的商业秘密—我们的供货商和化妆品配方。我想,如果她们真的得手了,她们一定会立刻对我弃之不顾。   “红眼病”   在此书中我曾多次提到,“红眼病”不仅是办公室里的普遍现象,有的时候它还会激发你实现梦想的勇气。而对于“红眼病”患者来说恰恰相反,他们不仅妒忌你的能力、你的成功、同事们对你的尊重和老板对你的赏识,他们更妒忌你所得到的利益。“红眼病”往往表现为“酸葡萄现象”。他们总会想当然地认为,你并没有资格得到肯定、赞许、奖励和升职。   在“红眼病”的种种表现与态度的背后,隐藏的是被嫉妒刺通的恶毒心理。而这一切所造成的惊人结果是,他会向其他同事百般捏造事实,只为了说明你根本不配得到那些荣誉,甚至你的工作也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 办公室里的14种敌人(2) ---------------   面对“红眼病”,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的对策是:即使他已经怒发冲冠,也不要进一步激怒他。回想一下你对付这类人的成功经验,然后尽量保持低调,以免被人误解为在炫耀自己的成绩。如果有可能,在你的光芒会使“红眼病”暗淡无光的项目中,请不要与“红眼病”合作。因为这只会为他心中的嫉妒之焰火上浇油,导致你们之间的工作关系彻底崩溃。   暗中破坏分子   暗中破坏分子是所有工作敌人中最狡猾也最危险的一类人,应该尽量躲开他们。暗中破坏分子一般并没意识到他们的建议阻碍了你的工作,你也不容易很快就察觉到他们的行为已经对你产生了负面作用,而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往往为时已晚。   当这种敌人身居权力要职或者深受大家认可时是最为危险的,因为这样你就会十分尊敬他,并且很信任他对你的工作做的指导。而实际上,他告诉你的往往被证明是错误的,会误导你走进歧途。其中的内在原因可能是,暗中破坏分子都知识贫乏,能力有限,从而使他们的指导总是适得其反。而与此同时,还有可能是因为你的实力威胁到了他们。因此,不管他们出于有心还是无意,这种误导已经使你们之间的竞争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因为暗中破坏分子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建议和行为是错误的,而且他们经常接受你的汇报,那么,如果大胆地指出他们的错误,将无异于质疑他们的权威。因此,对付这些暗中破坏分子,你应该动动脑筋另辟蹊径:第一步,分析出他们传达错误情报和误导他人的模式,这样你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对付他们了;第二步,找一两个其他佐证,来检查暗中破坏分子给你的建议,这样一来,至少你就知道自己是不是被他们误导了;第三步,做好准备,仔细分析暗中破坏分子的建议,当你有机会与他对质的时候,才不会反过来使自己受到质疑。   这里有一个例子:玛丽(Mary)介绍自己的一位朋友给同事凯特(Kate),因为凯特对她朋友做的买卖很感兴趣。大家都称赞玛丽乐于助人,于是她热情地为他们两个交换了姓名、电话号码,他们互通了电话。然而,令刚刚挂上电话的凯特远远未能料到的是,她好心的同事玛丽转过身便向老板汇报了她正在积极地寻找一份兼职,而这对凯特的工作无疑会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在此之后,无论凯特如何辩解对她不忠诚于公司的指责,但伤害已经形成,想拨乱反正为时已晚。   为什么这些暗中破坏分子会使用这种迂回的方式,使得自己的同事或员工成为大家嘲笑的对象,甚至因此而丢掉了工作,失去了他人的尊重呢?在很多情况下的答案是:不安感。导致暗中破坏分子们想出如此诡计的不安深植于他们的心中,以至于你很难发现他有这样的趋势。应对这些人,你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将他们的伎俩记在心中,好好地保护自己不至于成为暗中破坏分子的下一个侵害目标。   小集团成员   在办公室里,那些结成小集团的人好像颇具吸引力。然而,在决定加入其中之前,你应该慎重地加以考虑。尽管,如果你是新近加盟的员工,加入这种小集团可以使你在办公室里迅速地与大家融为一体。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小集团是不会没有理由就接受你的。   虽然正如本书中多处提到的那样,伙伴关系是一种积极的工作关系,而小集团与此却是有着本质差别的,它只会使公司的人心涣散、士气不振。   在一个公司里,小集团成员总是难以被人们所接受,却很容易受人排斥。每天与曾经是小集团成员的人一起工作,真是件令人不舒服的事情,因为他总是会暗中影响你顺利出色地完成工作。   然而,与一个小集团成员做朋友也就意味着,你认同了这个小集团所持的立场,并慢慢地接近他们的组织。你要留心,这个小集团是不是喜欢把同事们的流言蜚语传得满天飞?可能你想谈谈提升的事情就会被人阻拦,或者你被提升为小集团中的某一成员的上司就会被人怀恨在心,这是不是因为小集团是由属于同一阶层的员工组成的?   人们对小集团成员和非小集团成员的评价都是怎样的呢?集团成员本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呢?互联网可以使陌生人轻而易举地聚集在一起,而小集团却在走排他路线,在他们看来唯有如此才能使其内部人员产生优越感。   当然,虽然小集团在朝九晚五的传统企业起着负面的作用,但在一些员工实行家庭办公的非传统的企业中,因为大家分别独自在家工作,彼此不常联系,小集团的存在便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在这种形式的小集团中,其成员虽不在一起工作,却可以为了共同的业务和事业而紧密联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小集团的性质就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办公室间谍   办公室间谍指的是,在对你感兴趣的面具下,一味地向你索取情报,却不把自己的信息与你资源共享,或者只与你共享的错误的、不合逻辑的和误导性信息的那类人。无论他与你在同一个公司,还是分别在两个互相竞争的公司里工作,办公室间谍都会利用你曾经给他的信息搞垮你。   办公室间谍之所以会试图接近你,是因为从你的老板到你的同事再到你的竞争者,甚至其他部门的员工,他都已经刺探过,而这一次正好轮到了你。如果你已经对他提出的敏感问题进行了回答,那么,请仔细地听清楚办公室间谍所说的他在公司里所从事的工作,以及计划用你所提供给他的信息去做的事情,以便在意外事情发生时为自己辩护。 --------------- 办公室里的14种敌人(3) ---------------   欺软怕硬者   由于在工作中感觉到了来自你的工作能力的威胁,有些人就会来欺负你了。假如你在一个因为感情、健康或是性而使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长大,你可能就会认为,被同事欺负是件很“自然”的事情。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你应该对这些欺软怕硬的人加些小心。   不接受专门的教育和帮助,这些欺软怕硬的人是不会有所改变的。而如果不知情的你与这些人交上了朋友,那就意味着你将长时间地因为他们对你的威胁、叫嚣和身体伤害,而陷入失望、愤怒、羞愧、自责等负面情绪之中。一位23岁的女士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在一家商店工作时就曾结束了与一个欺软怕硬者的伙伴关系。她说:“一个同事由于得知了我会一点武术,于是他便常常借机朝我打几下,甚至有意伤到我。”   谣言制造者   这种办公室敌人的可怕之处在于,你无法预料什么时候他会把你最恶毒的谣言砸向你。如果你不小心惹着了这些谣言制造者,他们会马上开始攻击你,接着你就会成为公司里的头号新闻而被所有人议论纷纷,而且这则新闻十有八九是为了败坏你的名声的。   你还要特别小心高科技流言。如同过去人们围在饮水机四周大聊闲言碎语那样,今天他们把战场搬到了网络上,利用网络聊天室和网站对同事蜚短流长。特蕾西·德鲁里(TraceyDrury)在发表于《布法罗商业快报》(BuffaloBusinessFirst)的一篇文章中这样评论道:“办公室里的谣言已经进入了高科技时代。”如果那些攻击性的评论没有及时从网络论坛清除掉,受到“评论”的老板就会因此而责难与此相关的员工。已经有员工因为在网络上散布取笑老板的电子邮件而遭到解雇的先例。   一位广告公司执行官曾教给过我一种比较巧妙的对付传统谣言的方法。她把谣言“为我所用”,把确实想在办公室里发布的关于自己的种种优点写在一张纸上公布于众。但我认为,如果这一切都由她自己来完成的话,也未免有点太自吹自擂了。   性骚扰者   性骚扰者是一种具有隐秘性的办公室敌人。人们总是对他们视而不见,因为人们觉得只要自己提高防范意识,就能够避免受到他们的侵害。而一旦发生了性侵犯行为,对性骚扰者诉诸法律,便可以达到严惩他们的目的。在办公室里,性骚扰者总是以同事的名义接近你,却以性骚扰为目的言行对待你,他们总是戴着“友谊的面具”大讲黄色笑话,无所顾忌地谈论性的话题,甚至奚落别人的性能力。   过分友善者   每个人都希望和同事们和睦相处,在开始一份新工作或者进入一个新环境时尤为如此。但过犹不及,在办公室里表现得过分友善,却是一种不令人欢迎的做法。因为,过分友善让人觉得,其初衷已经超出了渴望与同事相处、害怕孤独和想要“讨好大家”,而是蓄谋他人意思及其工作情报的表现。一位女木工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我的师傅曾经鼓励我,在木工这个男性占优势的工种中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然而,他却把共事两个月中对我的全部鼓励当作珍闻四处传播……我觉得,自己被别人出卖了。”   冒牌知己   与那些过分友善的人相似,冒牌知己们之所以试图接近你的心并与你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也是为了盗取你的工作情报。当冒牌知己们想掌握关于你脆弱的一面和你的秘密时,他们常常会很有激情地对你说:“来吧,我是可以听你倾诉一切的朋友!”而我之所以把这些人称作冒牌知己,正是因为在他们听过了你的难题和忧虑之后,从来不会不会真诚地帮助你,为你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与一个真心朋友交往,你可以无条件地信任他,告诉他自己的糗事和心灵最深处的秘密,而他也会非常珍惜与你的友谊,为你排忧解难又为你保守秘密。而那些冒牌知己却从来只是假装出关切和同情,实则一心想得到你的情报,增强自己的实力,甚至反过来用你的情报对付你。   讲话强迫症患者   由于这种人强迫性地不停说话,你与他们的建立伙伴关系的可能性显得不太大。因为,这样一来你的工作效率就会降低,从而导致你与上司、同事及下属之间出现问题。不过,在这14种工作敌人中,讲话强迫症患者并不属于恶意中伤他人的类型。只要他们能够尽量自律,或接受药物治疗,这种令人不愉快的结果是可以得到改变的。   如果你确实决定继续与这些讲话强迫症患者的伙伴关系,当你和他们在办公室里谈话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别因此而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对外形象。记住不要在走廊里与他们聊天,以免挡了其他同事的路;当你约他们共进午餐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别因此而在下午的会议上迟到;而当他们打电话给你时,你比平时要更注意一下时间,如果通话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打电话沟通实际所需的时间,你就应该有礼貌地主动提出结束这次通话。   说谎者   你会相信一个说谎者的话吗?不会。然而,在我们的办公室里就有这样的说谎者,他们虽然不会在生活中欺骗别人,却总是企图取得那些在工作中被他们欺骗的人的信任。请小心,欺骗永远是危险的信号! --------------- 办公室里的14种敌人(4) ---------------   很多时候我们会忽视骗局的存在,因为它就发生在日常工作中,又看似与你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有的时候,说谎者为了摆脱在办公室里的不利境地,也会将欺骗的矛头直指向你。有一位教育工作者就曾被一个共过事的朋友所出卖,那人便是“为了在工作中出类拔萃而说谎话以混淆是非”。   然而,“不怀恶意”的谎话就不是说谎吗?夸大事实是说谎吗?滞留信息与说谎有什么不同?圆滑老练是否也和说谎有关呢?在今天的办公室里,每一个人都变得越来越圆滑老练,都知道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如何才不会冒犯到别人。于是,圆滑便逐渐成为了一种与说谎有着本质区别的办公室社交手段。   自私自利者   自私自利者总以自己为中心,与他们交往,永远都是你来付出,他们来接受。因此,在办公室里一定要注意离他们远点,当然也应该约束自己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丧门星   当你在办公室里遇到丧门星,你就会不自觉地变得沮丧郁闷,因此,丧门星还有个别名叫“灾难预言家”。在工作中,丧门星们总爱用“不能”、“从未这样做过”、“我们完了”、“这个想法真糟糕”,以及“我们永远也做不到”等悲观的话语。和他们一起工作,你会打不起精神做任何事,而否定和消极也成了当天工作的基调。   信且欣赏自己,并多与你周围积极乐观的人交往。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演说家之一的诺曼·文森特·皮尔(NormanVincentPeale),在其畅销书《积极的想像》(PositiveImaging)中,就对这种积极想像的力量予以盛赞。   而正如职业顾问内拉·巴克利强调的那样:“我会把避开丧门星和老爱唱反调的人作为我工作中的首要事情予以重视。因为,在你追求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道路上,最重要的就是使自己的周围聚集起积极乐观的人,同时抓住每一个机会尽量远离那些丧门星。”   演讲家卡瑞恩·巴克斯曼(KarynBuxman)也有如下的观点:   有些人一走进你的房间就会令你觉得心旷神怡,而另一些人,他们的人生目标就是来世间体验悲惨和不幸,他们的人生任务就是来检验自己究竟能够承受多少打击和失望。没有人能够从本质上改变他们的想法,因此我的目标就是,使这些人意识到,我确确实实使我周围的人感到了快乐。只要我能自己和那些令人心旷神怡的人在一起,我一定不会在丧门星的身上浪费哪怕一分钟时间。   小测试:他/她是害人精吗   虽然辨别并避免工作中的有害关系至关重要,但把各种关系泾渭分明地划分归类其实是一件非常不切实际的事情。因此,能够辨明办公室里的害人精,并有意地避开他们,将对你的工作大有益处。而如果你不得不与他们交往,你也至少知道该如何应对他们。   下面这个小测验将帮你科学地判断,你的同事是否就是会给你带来麻烦的害人精。在回答的时候,你需要讲某个同事对号入座(由于你通常有不止一个的同事需要测试,你可以将这个问答多进行几遍):   请在每题之后标明你选择的答案:   1.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了难题,你会:   A.非常乐意对此人倾诉并寻求他的帮助。   B.告诉此人你的工作中遇到了难题,但并不要求他帮你来解   决。   C.原本想向此人求助,而你会记得上一次自己就吃了他的闭   门羹,最终也因他把你的问题踢给了别人而受到了伤害。   因此你会吃一堑长一智,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2.如果你告诉了此人一个秘密,他会:   A.永远为你保守秘密。   B.会尽量为你保密,但会因某些意外而将之泄露出去。   C.马上就把它告诉其他人。   3.当你约此人共进午餐,而他有一个更重要的约会,这时他会:   A.如果情况允许,会邀你一起参加他的约会。   B.因自己无法赴约而向你道歉,并主动另约时间与你共餐。   C.喋喋不休于自己工作繁忙,并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何时才有   空赴你的约会。   4.你的工作伙伴告诉你,一位同事将每周在公司举办一次商务晚餐,而你则希望那天晚上下班后两人去喝一杯,这时他会:   A.建议你参加公司的聚餐。   B.另找时间和你单独出去。   C.告诉你,你的选择令他左右为难。   5.当你给此人打电话时,他会:   A.无论何时都会把自己的事情放在一边来接听你的电话。   B.告诉你他现在很忙,一会儿他会给你打回来。   C.告诉你他现在很忙,一会儿你再打给他,或许到那时他会   有空。   6.当你在工作中得到了嘉奖,他会:   A.专门到你办公室去祝贺你,或是为你送来鲜花、礼物和贺   卡表示祝贺。   B.在一周之后向你表达他的喜悦之情,并对自己未能及时祝   贺而感到抱歉。   C.完全对你的成绩视而不见,并有意不参加你的庆功午宴。   7.当你和你的同事计划一起出去吃午饭时: --------------- 办公室里的14种敌人(5) ---------------   A.你们会讨论哪一个餐馆同时符合你们两个的胃口。   B.由你的同事来挑餐馆,但他会征求你的意见。   C.你的同事早就心中有数,而那个餐馆一定更适合于他。   8.你的同事最喜欢你的:   A.工作出色事业有成。   B.出类拔萃。   C.会把他介绍给你有势力的朋友。   9.如果你的同事在工作中犯的错带给你不良的影响,他会:   A.向你道歉,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委,并请求得到你的原谅。   B.忽略过去。   C.即便是他的错,也要归咎于你。   10.如果两周过去了你的同事都没有在办公室里见到你,也没有得到你的任何消息,他可能会:   A.给你发电子邮件或打电话,以便落实你目前的状况。   B.给你打电话,或到你的办公室去打听一下你最近为什么没   与他联系。   C.等着你打电话给他或以别的方式联系他,因为总是你主动   与他沟通,所以他认为这是你指责他有优越感的方式。   浏览一下你给出的答案,统计出你选择的A、B、C各项的数量:   如果你的选择大部分为“A”,你测试的这个同事对你感情深厚且谦恭有礼,完全算得上是你的工作伙伴。在生活中,你们能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关心,在工作上又可以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因此,不要认为这样的友谊唾手可得,请珍惜这弥足珍贵的一切吧。   如果你的选择大部分为“B”,这说明,在你测试的这个同事心目中,你扮演着一个矛盾的角色。首先他承认自己非常重视与你的友谊,但他为这份友谊所作的努力,只是为了更容易地从你身上获得利益。虽然如此,经过慎重的思考权衡,如果你还愿意继续这份友谊,只要为之付出足够的心血,它一定会朝着更融洽的方向发展下去。   如果你的选择大部分为“C”,你就要千万小心你测试的这个同事了,他或许就是那个会阻碍你正常工作的害人精。这种人总是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怀有侥幸心理,并企图操纵他人为己所用。为了取得你的信任他会极尽各种手段,而一旦你决定将与他的工作关系发展成伙伴关系,那你无疑是为自己的工作设置了一个极大的障碍。   如果你的选择中“A”、“B”、“C”的比重相当,“B”和“C”说明你只想与你测试的这个同事保持普通工作关系,当然,你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积极的因素(选项“A”)。   如果你所测试的这个同事正面临着工作挑战、健康或家庭问题或恋爱危机等人生困难,你应该对他更宽容一些,可以暂时忽略他的某些不足。如此一来,在对与此人的关系究竟何去何从的问题上,你可能就会持观望的态度了。如果你对这份工作关系向前发展不太抱希望,你应该逐步地结束它,尽量避免带给对方无意的伤害,并在在工作中尽量减少和这个同事的合作。   如何对付躲得起、惹不起的害人精   首先你应该清楚的是,绝不能与本章中提到14种办公室敌人及害人精做朋友。可是,你仍然要和他们在一个办公室里上班,那么,你该怎么做呢?请试试下面这些小技巧吧。   ● 礼貌待人,为人友善。你不需要一定喜欢每一个同事,但你   ● 确实需要一个热情而真诚的工作氛围。   ● 不要把自己对某个同事的不喜欢公布于众。你不应该因为自   ● 己有意不与某个同事接近,而将此事大肆宣扬,这样会使那   ● 个同事受到无形的伤害。   ● 如果你希望将工作关系发展为私人友谊,而且这很可能会实   ● 现,那么,当你真正得到它的时候,请谨慎地向别的同事公   ● 布这一消息。   ● 如果你只是勉强与某人做朋友,那么请不要轻易信任其他同   ● 事并对他信口雌黄。说别人的坏话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   ● 如果两个人不能继续做朋友的原因过于主观,你会比你贬低   ● 的那个人看起来更不堪。   ● 在打电话给你的同事告诉他你的最终决定之前,请三思。第   ● 一印象往往是靠不住的,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并且,在获   ● 得更多的信息和反馈之后,还要经常反思一下自己当初的决   ● 定。   ● 在建立新的伙伴关系的双向选择中,你有时还会遇到挫折。   ● 或许,在你认为值得交往的同事的心目中,你恰是他有意躲   ● 开的那类人。而实际上,他们所不能容忍的可能正是你身上   ● 存在的问题。因此,请好好地思考一下他人避开自己的原因,   ● 只要你能做,你想做,一切都可能改变。假如他们对你的评   ● 价是偏颇的,那就试着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他们的想法。或   ● 者,潇洒地挥挥手,不再在乎别人的看法。 --------------- 伙伴关系:事业的推动力,还是绊脚石(1) ---------------   在你谋求一份新工作的时候,同事或朋友的推荐将助你一臂之力。          —新泽西州某电视台播音员,女,30岁   无论你是第一次求职,或是因为被解雇而需要一份新工作,或是身为自由撰稿人或企业家的你要经常性地寻找下一担生意,你的客户、顾客、同事和朋友都是你最大的资源,他们能够给你直接的帮助,能够为你提供很有价值的信息,还能够给予你感情上的支持和鼓励。因此,不论你是刚刚失业,还是初涉职场,你应该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你正在找工作。   不过,如果你并未失业,与你信任的那些同事交流时请谨慎。在你尚未接到新公司的正式聘用,对未来还没有确实的规划之前,最好别让你的同事和老板知道你想跳槽。进一步来说,如果你想对你的上级说说你的事业发展目标,那还不如在与同事闲聊时谈谈。   找工作的渠道有很多,你既可以给有意向的公司打电话毛遂自荐,也可以直接到职业介绍所或人才招聘会试试运气,但最好的办法仍是,利用好你现有的亲朋好友人际关系网,让大家帮你找份好工作。   众所周知,许多顶级的职位招聘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招聘会的名单上,这是因为在这些职位对外公开之前,已经有人通过内部物色、朋友举荐等方式赢得了工作机会的“第一笔筹码”。   在经久不衰的畅销书《职业生涯策划—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WhatColorIsYourParachute)中,作者理查德·尼尔森·博尔斯(RichardNelsonBolles)列出了“找工作的五大捷径”:其中第一条就是,“从以下这些人中寻找你的求职向导:家庭成员、朋友、社交圈子、同事—尤其是你的中学同学和大学同学们。”鲍利斯告诉他的读者,他们只要问自己的“职业向导”一个问题:“你上班的公司,或别的什么公司现在在招聘新人吗?”据作者在书中的统计,用这样的办法找工作,成功率高达33%。   有趣的是,这一结果与我的调查结果相差无几。在一个国际性的职业协会—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中,我任意选取了来自不同企业的126位人力资源部经理作为调查对象,我发现有37%的人目前的工作是通过熟人、朋友和家人而得到的,其中通过家人获得工作的占到了总人数的25%,成为所有求职渠道中占比例最大的一种。位居第二的是通过报纸广告获得招聘信息而求职成功的,此类占总人数的24%。接下来位居第三的是通过职业介绍所和猎头公司找到工作的,它的比例是23%。此外,在接受调查的126人中,仅有3人是毛遂自荐打电话到公司求职而获得新工作的。   在美国企管机构全球职业顾问公司LeeHechtHarrison公司副总裁汉克·施米特(HankSchmidt)任此职位的11年里,他同时身兼数职:他既是为人找工作的中介和社会关系极其庞杂的职业猎头,也是人们寻求帮助的对象。已在通用食品公司(GeneralFoods)工作了19年的诺茨·施米特(NotesSchmidt),近4年来一直为自己的员工和职业管理系统做着求职指导。   朋友仅仅是我们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一支,在你的人际关系网中,朋友、熟人和邻居显然属于一个大类,而老同学和教友属于另一类,除此之外的第三类则是在社团和政治团体相识的那些人。   正如施米特所说的那样,在找工作时,向你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寻求帮助,你会得到直接的益处:   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帮助,当朋友有难时,我们应该尽己所能助他们一臂之力,而当你有困难时,朋友们也会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   不过,在求职过程中求助于不可靠的朋友、熟人还是至交,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就这一点施米特是如此描述的:   最好的朋友无论如何都会帮助你,为你提供一切可提供的建议。他们是你永远的支持团队,为你打气加油,为你抚平伤痛。   和好友、至交一样,某些一般朋友也会为你的求职计划提些建议,而这个针对目标公司的计划正是你对自身竞争力和工作能力的一次自我评估。如此一来,在寻求帮助时,你得相信那些一般朋友联系你的目标公司时,不会将你置于尴尬境地。而如果是朋友和至交则会乐于为你提出恰当的参考意见,你在找工作过程中会更信任他们,也会获得更多关于求职的知识。   然而,人们总是不愿意与好友联络,因为他们会为自己的处境感到窘迫,非常害怕遭到拒绝,而且也并不清楚自己该争取怎样的职位,该与哪家目标公司进行联系。甚至在与公司的通电话中,他们都不知道该询问些什么以及该怎样回答。不过,我们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好朋友,他们一定会回应我们的求助,无条件地帮助我们的。   施米特指出,即使有些人对我们的求助置之不理,而使我们受到了伤害,这伤害也远远没有被好友拒绝后受到的深。CrystalBarkley公司首席执行官内拉·巴克利认为,虽然不少人在求职中能够得到朋友的帮助,但是同时不要对朋友抱不切实际的期望,毕竟他们有能力为你做的,或者说应该为你做的事情都是有限的:   朋友的确会对你有所帮助,但是一部分求职者却倾向于完全依赖朋友帮自己找工作,这样想当然是不恰当的。朋友只能把你推荐给别人,或是帮你与别人取得联系,自己的工作终究还得自己找。在我的调查中,有1/3的人认为求职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因此他们没有替别人找工作的义务。 --------------- 伙伴关系:事业的推动力,还是绊脚石(2) ---------------   然而,有人也许会问:“我记得你有个朋友在某家公司上班,你可以帮我约他一起聊聊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吗?”这样的问题听起来让人挺舒服,但我还是劝你只帮他们建立起联系,千万别参加他们的谈话,更不要去替这个人向你的朋友求职。   如果你以前很少给某人打电话,那你应该有意识地避免很突兀地给人家打电话求职,因为这样做被拒绝的可能性会很大。而我们需要朋友提供的帮助,应该是他们的参考意见,而它恰恰能够帮助你顺利地电话求职,或是把你的简历放在招聘方面前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简历的最上面。至少当你给他打电话的时候,向面试官提一下某位你们共同认识的朋友的姓名,这将会大大地提高他对你的信任感,从而你也不会轻易地被他拒绝。   在电话求职之前,你还应该预先递送简历、求职信以及相关材料。这样当你与应聘方通电话时,你所介绍的一切会显得更加确实可信,至少也会使对方认为,你很重视这次求职,为此作了很大的努力和很充分的准备。   另外,你还可以烦劳你与面试官共同认识的那个朋友提前给他打个电话,这对你稍后的电话求职大有好处。因为如此一来这已不完全是一次贸然的电话求职。   如何帮助求职者   目前,人才市场形势十分严峻,求职也因此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艰难而漫长,除了直接帮助你获得一份新工作之外,朋友还能在求职期间给你感情上的大力支持。小雷金纳德·贝克汉姆(ReginaldBeckham,Jr)在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全美住房合作协会做市场总监,他是一个单身汉,曾经在漫长的8个多月时间里没有工作。而今,一回想起那段在朋友和老同事的帮助下度过的难熬岁月,他的心中便充满了感激。   他们每天都打电话来问候我,提供各种求职线索,并安慰我烦躁的心灵。这样的精神支持对于那个时期的我是弥足珍贵的。我至今还记得他们在电话里经常对我说的话:“我只是打电话问候一下你,我请你去看电影好不好?”对于暂时没有经济困难的我来说,他们的邀请并不是经济上的扶助,而好像是鼓舞我振作起来的战斗口号:“嗨,雷金纳德,你今天过得怎么样?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吗?”   在所有的好朋友,尤其是至交达雷的鼓励与帮助下,雷金纳德顺利地度过了艰难的求职时期。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们的友谊更加牢固也更加深厚了。12年后,雷金纳德成了“我在新居遇见的第一个”新邻居,我也因此更多地了解到了他的故事。   雷金纳德10年前的老上司兼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斯泰西·里斯卡(StaceyRiska),自己创办了一家公司—DatamaxSolutions数据咨询公司,公司位于美国中部的马里兰州,拥有两个办公地点和22名员工,雷金纳德这样评价她对自己找新工作的帮助:   我从里斯卡那儿得到的最有用的经验是,找工作的时候,应该把应聘的职位当作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看待,想像“此时此刻你正在办公室里工作”。   里斯卡是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对友谊与工作有着深刻的洞察:友谊不仅会帮助我们找到新工作,而且,用心经营拥有的友谊,对保持事业兴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在朋友的帮助下,我们真的被录用了,这不仅是源于我们实力不俗,更是因为他们对这个朋友的信赖。接着,她向我讲述了她所目睹的雷金纳德的求职经历。   雷金纳德是我的老部下,他的个性和在事业上的追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来,我们一直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交流彼此的工作与生活,他把我当作老师,而我也非常乐意看到他在不断地进步。   或许是我的个性使然,我非常乐于助人。无论何时只要发现了对他有价值的东西,我就会主动告诉他。这样的情况虽不是每天都会发生,但至少一个月会有一次。   当雷金纳德为了工作的事儿前去拜访这位的好朋友兼老上司时,里斯卡并没有给他任何建议,而是把他直接介绍给了他未来的老板。   雷金纳德求职的公司恰好是我们公司的一个客户,于是我直接把电话打到了他们执行官的办公室,说:“你的老朋友现在很想见见你。”我之所以没跟雷金纳德商量便擅自行事,是因为基于我对这家客户公司的了解,我相信雷金纳德一定能够胜任那份工作,当然,我也会向执行官说明我推荐这个年轻人的具体原因。   对大多数职场人士来说,与熟人、职业介绍者、好朋友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都会使你认识更多的人,拥有更广泛的关系网络,而这些正是你取得事业成功所需要的。不过,在求职时,比起请求铁哥们帮忙,更多的人会选择向熟人和职业介绍者求助。因为,如果熟人表示爱莫能助,人们至少可以在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但若是被好友无情拒绝,对你们之间的友谊将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当然,也不应该过于悲观,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好友还是会伸出援助之手,在第一时间帮助我们的。   有时,我们之所以向旧时老友寻求帮助,而非近来新交的朋友,是因为我们会考虑到,提出这样的请求是否合适。戴维·霍克伯格(DavidHochberg)是莉莲·弗农公司的公共事务部副部长,多年来他通过工作关系帮助过很多大学时代的老同学,但是,对有些请求他表现地很敏感,甚至会有意回避。 --------------- 伙伴关系:事业的推动力,还是绊脚石(3) ---------------   我不喜欢老同学打电话来向我推销产品,但是我愿意在找工作时帮他们一把。在朋友们求职时,我帮他们整理修改简历,或是把他们推荐给除了莉莲·弗农之外的公司,有时我还会把他们想求职的消息传达给周围的人。我想,这些就是我为他们该做的和做过的事了。   然而,如果你失业的朋友直接找上你的门来问你:“你能为我找份新工作吗?”职业顾问内拉·巴克利有一招很棒的回击术,你可以反问他:“那请告诉我,你对什么感兴趣。”   面对这个问题,对方可能回答说:“我不知道,我原来是做销售工作的,现在我需要一份新工作。”   这时,巴克利还有一招:   接下来我会很友好地对他说:“我没办法为你找工作,我能做到的就是帮你想想什么才是你感兴趣的工作。这样一来,当你遇到与你志趣相投的人时,他很可能就会为你找一份新工作的。”   别把朋友变成同事   尽管你可以把自己的电子名片夹和电子通讯簿都提供给你的朋友,以帮助他在求职中拥有更多的信息和线索,但是,最好不要把他介绍进你任职的公司或你自己的公司。一位女士向我讲述了她的经历,因为担心托她找工作的朋友会在工作中与她形成竞争,她曾经有意对那个朋友隐瞒了自己任职公司的职位空缺情况。尽管她承认自己很喜欢这位朋友,但她的谎言,以及她对朋友爱莫能助的态度,无形中拉大了她们之间的距离。   这位女士的故事提醒我,朋友之间帮忙找工作的时候,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要不惜任何代价保护好自己的工作。如果你的朋友并没有问及你任职公司的招聘信息,那用不着说谎话(说谎话显然不是个好主意)你就可以轻松答复他的请求。反之则意味着,你最好不要告诉他,你们公司有一个可能适合他的空缺职位。   在22岁的唐把他的朋友保罗介绍到自己打工的餐馆工作后,他亲身体验了这种危机。保罗上班第一天,唐就提醒他说:“来这儿上班,你可不能整天吊儿郎当无所事事。”   “他刚到餐馆上班,就开始骚扰这儿的姑娘们,“唐怒气冲冲地说,“很多姑娘很讨厌他这么做,因此晚班经理找到了我,并对我说:‘你去批评一下保罗’。”但是,作为朋友,唐没有这么做。“估计保罗今天仍在那家餐馆干活儿呢,”唐自嘲道,很显然,他正为把保罗介绍进了自己工作的餐馆而后悔不已。而从那天起,保罗开始了自己的新工作,唐却离开了那家餐馆。   唐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为朋友找工作时存在的一个隐患:一旦你的朋友获得了这份工作,他的表现将同时影响到你们两个人的名声。如果你的朋友干得不错,你也会得到感谢和尊敬;如果你的朋友表现得很糟糕,或是被炒了鱿鱼,给你的公司带来重新进行招聘的麻烦,你对他人的判断力就会受到质疑。   在公司里,每个人都有可能受到同事们有意或无意的品评,而当老板对那个把事情弄得一团糟的员工(也就是你的朋友)大失所望时,他同时也会对你的能力产生某些怀疑。即使你以前从未受到过别人的非议,这次失败的推荐也会使人们开始对你议论纷纷。   “看看他所做的事情,”唐一提起保罗在工作中无耻的表现,就怒不可遏,“我当时真该把他扔到大街上,而不是为他介绍这份工作。”   然而,唐的老板处理此事的方式,却不是直接斥责保罗工作不认真,而是让唐把他对保罗的批评传达过去,他这样做仅仅因为是唐把自己的朋友保罗介绍进餐馆的。这不仅置唐于不义的境地,还将本来应该由经理履行的监督职责强加在了员工唐的身上。   没有谁愿意承认自己犯了错,因此事情还可能出现与上面相反的一幕:当一个人帮助朋友在自己任职的公司找到了新工作后,朋友在新的职位上表现地非常出色,而介绍人却因此感到非常难受。所以,别把会令你相形见绌的朋友变成自己的同事,这不仅会影响你自己的事业,还会导致你们的友谊走向令人沮丧的境地。   当然,以上讲述的是两种比较极端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把朋友推荐给自己的老板,对于参与的三个人来说都是很不错的经历。但是,在你将朋友变成同事之前,还是先认真地考虑一下,是应该把他引荐到自己的公司来呢,还是介绍他到其他公司任职。如果你和你的朋友从事的行业很相近,这样的考虑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当然,对待需要帮助的朋友,千万不能做出“出格”的事情。如果你直接回答“不”,或是犹豫不定,都无异于朝处于颠沛流离的朋友背后猛踢一脚。   无论你正着手帮助朋友求职,还是准备把朋友推荐给别人,以下这些小技巧或许能帮助你更妥当地处理好朋友们的请求。   协助求职指南   ● 预先对朋友过去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进行尽可能详尽的收   ● 集,并掌握关于朋友最新情况的一手材料。这样,就为你向   ● 别人推荐这位朋友,或为他撰写推荐信,准备了充分可靠的   ● 事实依据。   ● 事实上,你可能极少跟交往多年的好友谈论自己的工作。因   ● 此,如果你真的需要一些信息来决定是否帮助你的朋友找工 --------------- 伙伴关系:事业的推动力,还是绊脚石(4) ---------------   ● 作,或为他写推荐信,你应该直率地向他索要关于他的详细   ● 资料。当然,同时别忘了解释一下,自己之所以这么做,是   ● 因为一旦深入而全面地了解了他以前在工作中曾获得的奖   ● 励、荣誉,以及能为他增光添彩的成绩,甚至一些能证明他   ● 很受人欢迎的工作轶事,你的推荐将会更切实,也更有效。   ● 如果你认为你的朋友没有达到你愿意推荐的标准,为他向一   ● 个素不相识的老板写推荐信又显得很唐突,那就直言不讳地   ● 告诉你的朋友,据你所知他的工作经历劣迹斑斑。同时对他   ● 的为人处事提一些中肯的意见,或是以私人朋友的名义站在   ● 自己的立场上为他写一封推荐信。   ● 如果你不愿意为你的朋友提供出于私交、而非职业性的求职   ● 帮助,你就应该重新考虑一下,与他交朋友是否是你的最佳   ● 选择。而你表现出的这种勉强,恰恰暗示了你已经开始慢慢   ● 地给这份友谊降温,而目前你不过是在一味地搪塞。在这样   ● 的情况下,你应该着手准备婉拒朋友的请求,以便尽早打消   ● 他对这份友谊的幻想。此外,你还应该对之后可能会发生的   ● 一切做好心理准备。   ● 如果你认为自己必须拒绝某个朋友的请求,你就应该找机会   ● 向他解释清楚自己的理由,使你的朋友不再对此事耿耿于怀。   ● 此外,你还可以采取拖延战术,比如“我现在很忙,请过几   ● 周再来找我”听起来就比“不行”容易让人接受多了。拖延   ● 的另一个好处在于:你的朋友也许很快就能托其他人帮他的   ● 忙,几星期后他根本不用再求助于你了。但如果他真的再次   ● 找到了你,你也争取到了充分的时间收集他的背景资料,为   ● 最终决定是否帮他储备了足够的信息支持。还有一种情况   ● 是:你的朋友不仅再次寻求你的帮助,而且他的具体请求也   ● 有变动,那么你应该以事实为准则,而凭非主观印象和记忆   ● 来做出自己的最终决定。   ● 关于为朋友写职位推荐信的问题,你可以平时就在自己的文   ● 件夹里准备一份“标准推荐信”,上书:“它会对某人有用。”   ● 有了这样的一封信,你的朋友一定会自信地迈出求职的第一   ● 步—打通自己仰慕已久的老板的电话,或是写电子邮件给   ● 他。当然,你也可以为每个求助于你的朋友量身定制一封求   ● 职信。   建构你的事业   在华盛顿工作的职业顾问、《友情营销》(FriendshipMarketing)的作者杰拉尔德·巴伦(GeraldR.Baron)经常以“友情营销”为主题举办研讨会,他向我讲述了如何在工作培养友谊的方法。在他的妻子与咖啡店老板卡罗尔(Carole)成为好朋友不久,她便成了那里的常客。因为巴伦家与卡罗尔家都拥有3个孩子,于是两个家庭也成了好朋友。一年后,卡罗尔家发生了不幸,卡罗尔刚出生不久的小女儿在帮助丈夫打扫院子时不慎被链锯绞死。   巴伦知道,参加葬礼的很多人跟他与他的妻子一样,都是在第一次光临卡罗尔的咖啡店时就与她交上了朋友。   是这个咖啡店使我有机会与它的老板卡罗尔相识。我想,这家店的价值已经远远不能以它的利润来衡量,因为友谊是无法估量的财富。当然,如果我们的友谊结束了,咖啡店的价值也将同时化为乌有。友谊是我们一直苦苦追求的东西,但得到它往往需要冒险,而冒险的结果必须是成功。因为,假如卡罗尔的咖啡店关门了,我们就没有机会相遇,更不会有这样感人至深的一幕。   一位离异的单身母亲,讲述了她如何在朋友的帮助下取得了事业成功的故事:   我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首先要感谢我的一位挚友。15年前,我还是了一个身无分文的单身母亲,而今天我已经自己做了老板,拥有一家经营良好的致力于公共关系的公司。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我的朋友。我们的友谊已经持续了25年,当年正是她把我介绍给了一位老板,在那位老板的公司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公关工作。在我的心目中,她永远是我最好的公关顾问!   拥有一个强大的人际关系网,对于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的人来说尤为重要,它会直接决定你事业的沉浮。哈维·麦基与他的第一本畅销书《攻心为上—活用的商场智能》(SwimWiththeSharksWithoutBeingEatenAlive)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出版商决定这本书第一次印刷的印数时,麦基再一次请他们相信,仅与他一直保持联系的读者就有几千个,这些人会因为与他熟识他而购买他的书。   于是,出版商增加了第一次印刷的数量。而事实也确如所料,面市不久《攻心为上—活用的商场智能》就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   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米切尔家族成员之一,杰克·米切尔(JackMitchell)成功地经营着多家服装店。在他的畅销书《拥抱顾客》(HugaCustomer)中,西港公司的米切尔(MitchellofWestport)和格林威治的理查兹(RichardsofGreenwich)被定义为相似的概念。用心为顾客服务,是米切尔服装零售店保持商业成功的支柱之一,而《拥抱顾客》的书名恰恰体现了米切尔家族的口号,那就是:“一朝为客,终生为友。” --------------- 你适合独自在家工作吗(1) ---------------   我从未感到孤独,几乎每天早晨我都会去星巴克(Starbucks)喝咖啡。我会向那里每个人问好,然后回到家中开始工作。   —葆拉(Paula),女,48岁,单身母亲,独自在家工作   独自在家工作:上班族的新潮流   而今,相对于传统的办公室工作,独自在家工作已经成为上班族的新潮流,他们每天在家中工作,利用电话、网络等通讯手段接受和递交工作任务。由于独自在家工作方式的出现,传统的工作关系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工作中建立起的同事间的友谊尤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许多人却抱怨说,他们在家中工作虽然方便,但不过是表面上的舒适愉悦,他们不在乎办公室里的冷言冷语,更不认为有同事造访打扰了他们的工作。其实,同事之间的必要交流并不是在无谓地占用工作时间,而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途径。而且,办公室里的沟通,还会促生创造力和革新精神。因此,如果你并非迫不得已或别无选择,最好还是到办公室去工作。在那里,你将会获得伙伴关系,并将之经营下去,哪怕你已经离开。   大约在10年前,在由纽约开往康涅狄格州的火车上,我邂逅了一位名叫贾尼斯·帕波洛斯(JanicePapolos)的女士,我们聊了一路,发现彼此有着太多的共同点。与我一样,她也是在多年前与丈夫和两个儿子一起从曼哈顿迁居到康涅狄格州的,而今我们都很想念那个迷人的城市。另外,贾尼斯还与我是同行,也是一名作家,她现在是美国记者作家协会(theAmericanSocietyofJournalistsandAuthor,ASJA)的一员,而我自从20多岁起就是那里的一分子。于是,我们的谈话就从美国记者作家协会开始了……   美国记者作家协会最初是由包括我在内的6名女作家创始的,我们把自己的集体称作“作家联盟”。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个月都会聚一次。但慢慢地,由于每个人的时间安排和家庭方面的原因,这变得越来越难实现了。在过去的那些年里,我们只能在每年的12月举办一次假期午餐聚会。最近,在经历了近一年的电子邮件往来之后,我们决定恢复定时聚会制度,频率定为每两个月一次,并将聚会的场所定在每个成员的家中。自从我丈夫告别了15年由讲课、咨询、会谈以及漫长无聊的上下班路途所组成的办公室工作,开始独自在家工作起,作家联盟就成了我与工作伙伴进行联络的主要途径,而它却随时都有可能暂停。   在我的要求下,贾尼斯·帕波洛斯与我分享了她对美国记者作家协会的感情。   在我们的作家联盟里,我惊奇地发现自己居然与4位非常有名的作家是邻居,还有几位的寓所与我的家也不过隔了一两个街区。在这里,我不再感到孤独,大家给予彼此的支持与帮助是无法估量的。   当我因自己书中的文字被排版成极小的8号字,而向我那才华横溢又极富同情心的编辑哭诉时。她总会赶到那里,义无反顾地支持我。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字号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当我即将出版的新书因为封面颜色需要更换时,她们会催我马上与出版商联系,以便利用好这段时间,把书的封面制作得更加精良。   在我们的集体中,有一位女士曾编辑过我写的两本书,同时她也是这两本书的读者。她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我书中的语法错误,并敦促我去核实材料。她经常参加电视台的脱口秀节目,当我也被邀请参加类似的节目时,她与我分享了面对镜头时如何做到精神放松、反应敏捷的窍门。在她的帮助下,我在节目中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也使电视机旁为我担心着的家人们舒了一口气。   回首往事时,我发现,在人生的重要关头,很多次把我从悬崖边上拉回来的正是这个集体。那么,如果我搭乘的是另一列火车,情况又会怎样呢?   而对于那些以寓所为场所进行个体经营的人们来说,做到远离孤独并与他人保持联系则是一个挑战。不过,努力与商业伙伴建立起工作中的友谊,不管对工作还是对你个人,都是大有裨益的。   我们的作家联盟里有一位自由撰稿人兼作家,她叫乔安妮·卡巴克(JoanneKabak),她向我谈起自己对独自在家工作的看法:   我觉得独自在家工作孤单极了,我不再拥有与办公室里的同事自然而然建立起的那种良好而平淡的朋友关系,而那是一种当我还在公司里上班时,曾常常使我乐在其中的体验。以前,不论我处在怎样的环境中,我总能结交到好朋友,和一般的熟人也常互相问候。而现在,由于我每天大量的工作都是通过电话来完成,无论在工作日中,还是休息期间,我都不愿意再跟任何人在电话中聊天。我烦透了打电话!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既见不到任何人,也不会跟他们通电话。   对乔安妮来说,独自在家工作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她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来照顾孩子,而对于不利的方面她也找到了弥补的办法:   我通过电子邮件和那些相距遥远却值得终生相交的好友们保持联系。而与我写邮件最频繁的,要算是那个一直居住在洛杉矶的我的大学同学兼写作公司同事了。   此外,我还加入了街区的职业妇女联合会,结识了许多可爱的女人。不过,在这个联合会里认识的人更多是基于职业的相似,而非性格上的相互吸引。除了独自在家工作以外,我还要照顾好父母儿女、处理社区事务、锻炼身体和深造学习。虽然,我确确实实非常想念老朋友们,但在我的生活中,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和时间用来经营与他们的友谊。 --------------- 你适合独自在家工作吗(2) ---------------   葆拉是一个离异的单身母亲,48岁,居住在加利福尼亚。7个月前,她开始为阿拉斯加州的一个公司工作。葆拉的工作是通过电话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不论在哪儿她都可以完成工作,因此她选择了独自在家工作。不过,葆拉一点也不觉得孤独,她8岁的小女儿使她整天忙个不停。每天中午与她同住一幢公寓的邻居,还会邀请她到自己家中,一起在健身器上锻炼身体。对于自己“家庭化”的工作,葆拉是这样描述的:   我每天都要打很多电话,因为这就是我的工作。我的其他同事也都在家中工作,我们也常通过电话联系。我还在办公室上班时,认识了一个同事,后来我们成了闺中密友。尽管早在四五年前她就离开了公司,但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络。7个月前我接受了这份新工作,开始在家上班,不过,我并没有辞去原先的工作,因此我现在同时在为两个公司工作。   不管每日朝九晚五往来于办公室,还是独自在家工作,每个人都需要工作中的融洽关系和真挚友谊。正如本书中谈到的,这种美好的感情非常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对工作的满意度。   随着独自在家工作人数的不断增加,建立起有益于自身事业发展的伙伴关系和商场关系,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   与我采访过的大多数独自在家工作的人一样,来自马萨诸塞州的职业顾问芭芭拉·卡伦-博吉亚(BarbaraCallan-Bogia)也找到了建立起有助于事业发展的伙伴关系的办法。而今,芭芭拉活跃于地区和国家的职业社团,经常进行演讲,并积极参与社团的培训工作。同时,她还拥有了自己的小公司。这一切使她不再感到孤独。   虽然独自在家工作可以任意支配自己的时间、心情和精力,然而我只是个凡夫俗子,我经常会想念,在办公室里上班时突然被同事提出的问题或大家聊天所打断的情景。   7年来我一直为自己工作,不过在此期间,我仍然结识了许多可以倾诉心声的好友。   在我的事业起步伊始,我就非常希望能够加入新英格兰私人企业家协会(NewEnglandBusinessOwnersOrganization,NEWBO),以结识更多的小企业的女老板,与她们在生意上互相帮助。   作为新英格兰国家演讲者协会(NationalSpeakersAssociationNewEngland,NSA-NE)的一员,和分会的新任会长,这个集体给了我一种回家的感觉。在这里,朋友们带给我的情意和关心是我在其他地方从未得到过的。   与恋人或配偶作同事   电影编剧玛里琳·霍罗威茨(MarilynHorowitz)与她的丈夫亚瑟·万辛(ArthurVincie)在同一个公司上班,在工作中他们相处得还不错。“幸运的是,”霍罗威茨说,“我们俩在工作中很少直接合作,而是相对平行地各干各的。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能一直作同事的秘密所在吧。而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很多人成了我们两个共同拥有的朋友。”   如果你与你的恋人或配偶同在一家公司工作,很显然,在上司和下属面前你们就要彼此以同事相待。而如果你们是独自在家工作一族,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了。比如,千万不要把自己弄得太孤立,以至于不论在上班时间,还是下班之后,都沉浸在排他的“二人世界”里。即使你们两个大部分时间都在一起工作,在工作日,也要尽可能安排出时间与其他同事聊聊天或一起吃工作餐,甚至与他们一块参加午餐会。   留出时间与潜在的新顾客或新客户分别进行交流,尽量避免不管干什么事情两人都如影随行。否则,长此以往你们的个性就会融为一体,而失去彼此的独立性。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论对你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对你们与生意伙伴、办公室同事之间的关系来说,都是健康而有益的。   一位自由作家兼出版商指出:“有时‘形影不离’的现象还是会发生。”他与妻子共同生活了25年,其中有20年他们都在同一个公司上班,而最终他们离婚了。在他与妻子尚未离婚之前,他曾填写过一份关于“与恋人或配偶作同事”的调查问卷,他是这样写的:“如果你的妻子整天与你因为同一件工作而心神不宁,你们在做爱时就可能出麻烦。”   一位外科医生在与他的护士妻子结婚之后不久便成了同事。在长达41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发现,与自己的配偶作同事其实是利大于弊的。在他们看来,这种夫妻兼同事的关系,只有两个缺点:一是“永远不能被解雇”,二是“挑对方的毛病时比较棘手”。   来自加利福尼亚的克里斯廷·哈特兰(ChristineA.Hartline),是某“饮食失调咨询信息中心”的执行经理,她的丈夫是一位心理学家,现在他们两人都在家中工作。哈特兰很喜欢以这种形式的进行工作;同时,她与那些在心理健康领域结识的朋友一直保持着很好的联系,彼此时常互相帮助互相切磋。   最近,我和丈夫开始独自在家工作,不过,我们的办公桌一个在楼上,一个在楼下。   最初,我也觉得每天跟他厮守在一起实在糟透了,不过事实证明我们之间未起任何波澜。由于兴趣相投,我们在工作中互相帮了很大的忙,还经常为对方想一些好点子,可以说,我们组成了一个非常棒的相互支持的小团队。 --------------- 你适合独自在家工作吗(3) ---------------   当然,我也不会因此而冷落了相交多年的好友,他们是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笔财富。我经常给他们打电话、发电子邮件或者见见面,有时还会与他们有生意上的合作。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洛杉矶去一次,到他们家里去做客,并与他们探讨一些企业管理上的问题。他们既是我心理健康领域的同事,也是我生活中的挚友。此外,通过互联网我还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并且与其中的一些人见了面。   我真的一点也不怀念每天去办公室上班的日子。因为,在圣地亚哥和洛杉矶,我都有机会和我的同事们面对面地交流切磋。   不论你已经独自在家工作,还是仍在为是否开始单独工作而犹豫不定,都应该重新考虑一下,这种工作形式是否有利于你的社会关系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坦率地说,自从我的丈夫结束了他长达15年的办公室工作之后,我一直过得很开心,而他再也不用每天花超过4小时的时间奔波于康涅狄格州和华尔街之间了。我们是1984年结的婚,仅在婚后的一年中在一起工作,当我们的大儿子出生后,我的丈夫在外谋了一份工作。这些年来,就像大多数有一人在外工作或两人同时在外工作的夫妻一样,我们只能在每天晚上和周末待在一起。   不过,我也发现,彼此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人际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两个人24小时粘在一起实不可取。尽管我们会共度大部分工作时间,在家中各自的办公室里写作或查资料,但我们仍然会从各自的兴趣和工作目标出发,参加一些商务聚餐或研讨会。我参加了一大堆社团,并坚持每隔一两个月至少参与一次活动。而弗雷德并不像我那样热衷于此,直到几个月前,他忽然意识到,独自在家工作对他与外界联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他才加入了两个社团。   因为交通的问题,10年来我一直盼望着我们能够像婚后第一年那样重新在一起工作。不过,夫妻作同事和独自在家工作,并非适合于每一个人。我还记得,婚后第一年我与丈夫在一起工作时,一位已婚并有了两个小孩的女士,在听说我希望和丈夫共度工作和生活中的大部分时光之后,几乎被我的想法吓晕过去。她那时在一家著名的信用卡公司工作,她告诉我她从未有过与我类似的想法,以后也决不会这样做。对此她解释说,去办公室上班可以使她走出家门,暂离她的丈夫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她将这一点与不菲的薪水、事业的机遇统称为“工作的三大益处”。   以下这个自我测试,将帮助你判断自己是否适合独自在家工作或独自在家工作。   你适合独自在家工作吗   请用“是”或者“否”回答下列问题:   1.我不需要每天都和别人打交道。   2.我每天至少有一半的工作时间用在出门与客户洽谈生意上。   3.如果在工作中我需要与别人联络,我会打电话给他,或约他见面。   4.我通过电子邮件、互联网及其他渠道与别人联络。   5.在工作之外,我还拥有私人友谊,并经常互相联络。   6.我至少参加了一个职业协会,并且每个月都会去参加他们的聚会。   7.我一直很努力地与同事们一起工作,但在传统的办公室环境中我无法完成工作。   8.我的工作性质要求我全神贯注默不做声。   9.独自在家工作为我省下了上下班的路费,所以我不外出工作。   10.我经常参加一些与工作相关的活动和会议,所以我并非足不出户。   检查一下你给出的答案,如果在这10个问题中你有5个以上的回答为“是”,独自在家工作是非常适合你的。你很重视自己的个性,而这正是独自在家工作的优势所在,不过,你一定要想办法化解离群索居可能会带给你的负面影响。   如果你的大部分答案都是“否”,你就有必要认真权衡一下独自在家工作的利弊了。对你来说,可能弊远远大于利。   当然,你也可以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检验一下独自在家工作是否是适合你的工作形式。任职于长岛出版网(LongIsland-basedPublishingNetwork,LLC)的格雷斯·弗里德森(GraceFreedson)从事图书销售代理和图书包装,三年前她离开了任职16年的出版公司开始独自在家工作,但这样的情形只持续了一年,因为她发现自己是那种一天见不到别人心里就发慌的人。近两年来,她一直在外租房办公,事实证明,在办公室里上班才是最适合她的工作形式。   以下是可供选择的独自在家工作和非传统(非独自)工作的各种具体形式:   ● 在私人小企业云集的写字楼里租一间办公室,与其他私人企   ● 业共用秘书、影印机和邮递服务。   ● 与你的配偶一起工作。   ● 如果你从事采购工作,或是自由职业者,你可以考虑与别人   ● 共用一间办公室。   ● 每天在当地或学校的图书馆里工作数小时。   ● 像星巴克这样的咖啡馆不仅会为你提供与他们一起工作的场   ● 所,还会为你的笔记本电脑提供的插座。   ● 你可以向你的客户打听一下,他的公司是否有空闲的办公室   ● 提供给你使用。如果他答应了你,你就可以偶尔到那里上班 --------------- 你适合独自在家工作吗(4) ---------------   ● 了。   ● 很多职业性的协会,比如MembershipPerk,允许它的成员在协   ● 会公用的办公室里工作、开会或会见客户。   ● 加入当地的商界俱乐部,在每年交会员费的时候,你会与来   ● 自商界的其他成员共进三餐、交流信息,你还可以借用他们   ● 的地方会见客户和举办研讨会。而且,并依照俱乐部规定,   ● 他们将为你的活动免费提供饮料和水果。   ● 加入当地的健康协会,在那里你同样有机会与老同事老朋友   ● 相遇,接下来你们既可以在那里聚会,也可以一起到外面去。   ● 不要完全依赖电子邮件、传真和电话处理生意上的事务,尽   ● 可能多安排一些面对面的商业会晤。   ● 创立一个网络组,这是一位已婚的40岁女士因为觉得“独自   ● 在家工作太孤单”而想出来的新点子。她解释说:“在我紧   ● 张的工作之余,我非常看重友谊的价值,这也正是我之所以   ● 创建了这个网络组的原因。在这里,我可以结识很多与我相   ● 似的新朋友。”   因为一些公司为了开源节流而大量裁员,也因为很多人喜欢独自在家工作的感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独自在家工作,而这股潮流已然成为了人们认可的一种工作方式。正如职业顾问内拉·巴克利所指出的:“工作形式的增加,给管理层强加了重大而与以前完全的不同的职责,而这些是现任高级经理人们从未承担过的。”   你必须主动与同事和商业伙伴定期联络,“不要等着你的老板或其他人占了你的先,”巴克利警告人们说,“此外,你还应该与那些你认为值得交往下去的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最重要的是,请记住,虽然电子邮件是一种与同事和朋友交流的非常便捷的工具,但即便你是IT业人士,它也绝不能成为你与他人联系的唯一渠道。我们还应该经常给好友旧交打个电话,听听对方的声音。或是约他们出去面对面地交谈,那样,大家就可以相互微笑、握手、拥抱、亲吻脸颊,甚至分享快乐、分担痛苦了。 *************** *第四部分 ***************   当你在工作中认识了某人,此人对你的工作有怎样的影响,及你们私人关系将如何发展,与你们两个从小形成的个性都有着很大的关系。与此类似的,家庭对个人在工作中为人处事的方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 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1) ---------------   在我的部门的困难时期,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向我提出了辞职。我能够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是,我仍然认为这是一种背叛。     —某学校教师,36岁,13岁时其父亲离家出走   当你在工作中认识了某人,此人对你的工作有怎样的影响,及你们私人关系将如何发展,与你们两个从小形成的个性都有着很大的关系。与此类似的,家庭对个人在工作中为人处事的方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为人父母的6种类型   为什么说每个人当前的人际关系情况与他的个性形成阶段息息相关呢?在临床心理学家迈克尔·汤普森(MichaelThompson)博士、凯瑟琳·奥尼尔·格雷斯(CatherineO扤eillGrace)和劳伦斯·科恩(LawrenceJ.Cohen)博士合著的《最好的朋友,最坏的敌人》(BestFriends,WorstEnemies)一书中,有这样一句闪耀着智慧之光的话:“是孩子们最初得到的父母之爱,教会了他们如何与他人交朋友。”   精神治疗医师卡罗琳·希尔曼(CarolynnHillman)在《找回自尊》(RecoveryofYourSelf-Esteem)一书中指出:“正如你是你父母的孩子一样,你也是你自己的父母。”在这儿,我还要加一句:你同样是别人的父母(或朋友)。在《我们为什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一章中,希尔曼列出了为人父母的6种类型,他认为你的父母(尤其是你的母亲)所从属的类型,以及此类型的家庭教育产生的结果,直接决定了你当前的人际关系状况。   ● 足够好的妈妈—这个概念由英国心理分析学者D·W·温尼   ● 可(D.W.Winnicott)首次提出,指的是那种竭尽全力满足孩   ● 子需求的母亲,她们使孩子的成长按照适度的方向发展。   ● 管得过宽的父母—当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这种父母依然把   ● 孩子握在手心里。从而,当孩子从懵懂少年长成了独立的成   ● 年人时,他们并不感到骄傲,而是觉得羞愧和内疚。   ● 远离孩子的父母—希尔曼把这类父母称作“管得过少的父   ● 母”。在孩子的成长期,如果父母一直不在身边,当孩子长   ● 大之后,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会产生“渴望接近,却害怕被伤   ● 害”的尴尬结果。   ● 自恋的父母—按照希尔曼的观点,自恋的父母培养的孩子   ● “很难对他人付出感情”,因为他们“不可能付出自己尚未得   ● 到的东西”。   ● 没把握的父母—没有把握的父母培养出没有把握的孩子,   ● 就像希尔曼所说的那样。他们“渴望得到肯定,被告知自己   ● 是优秀的、有价值的、有竞争力的以及有爱心的;但是,他   ● 们却无法自我肯定”。   ● 爱批评人的父母—经常受到父母指责和批评的孩子,久而   ● 久之,在他们的心里就会形成这样一种观念:父母永远是对   ● 的,自己永远是错的。   你是否判断出你的父母属于以上哪个类型了呢?你和你的兄弟姐妹相处得如何?如果将上面的“父母”替换为“兄弟姐妹”,怎样把他们也归入各类呢?   问问自己,然后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的父母对你的培养并不尽如人意,你与兄弟姐妹的关系也不甚融洽,你生命之初的生活模式对你如今的交友和人际关系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所幸的是,重新审视自己童年受到的教育并不算晚。现在,你完全可以把童年时被灌输的并非正确的处世之道抛在一边,按照自己对世界的所知所感,按照自己现在的模样,重新编写与人交往的各项准则。   正是通过观察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事方式,你的内心建立起了相应的关于爱与友谊的概念。   那么,你的家里人是如何处理争执、怒气和批评的呢?你是在他们的鼓励下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还是永远地把秘密埋在心底?你的父母教给你的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是事事靠别人?你是否曾因过于依赖别人,而把身边的朋友都给吓跑了?你是否受到过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体罚、虐待和辱骂?   正如我在《若遇友情伤人时》所提到的,“家给了我们一切”。幼年时受到的伤害对我们长大成人后的私人交往和伙伴关系都会造成很严重的负面影响,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显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40岁的琳达是一位离异的单身母亲,她有一个十多岁的女儿。在琳达的童年记忆中,从11岁到16岁她一直遭受着继父的虐待。那段记忆长时间地影响着琳达与他人的交往:“不论在家里、在办公室还是跟朋友在一起时,我总是处于对异性的恐慌之中。”   自我测试:   童年经历对你的职场交际会有哪些影响   回答以下问题,你将了解到,影响自己与同事或商业伙伴建立并保持友谊的关键性因素:   ● 你和你的父亲相处得如何?   ● 你和你的母亲相处得如何?   ● 你和你的兄弟姐妹相处得如何?   ● 你第一次与别人交朋友的经历是怎样的?那是一段美好的回 --------------- 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2) ---------------   ● 忆,还是痛苦的往事?   ● 在你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如果别人惹你生气,你是怎么处理   ● 的?   ● 你怎么看待自己对别人的嫉妒和羡慕?   ● 你是否总爱和别人一争高低?   ● 面对激烈的竞争,你的反应是斗志昂扬、尽力争取还是垂头   ● 丧气呢?   ● 从家人对你态度中,你是否使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 你们家是否视正直为珍宝?   ●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的父母是否拥有朋友?他们的关系看   ● 上去怎么样?   对于每一个你在工作中认识的朋友或潜在的朋友,你可能需要将上面的问题进行一定的重新编排,而你得到的答案也是各不相同的。根据交情的深浅和当时的情境,你既可以向朋友就全部或某些问题进行直接提问,也可以静静倾听他向你讲述自己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其实,你的童年经历和作为成年人的你之间,并不是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性格各不相同的人,同样的经历有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人也会对我们产生影响,比如我们的祖父母及亲戚,还有教过我们的老师、教区的牧师和球队教练,他们都有可能帮助我们摆脱长期生活在不和谐、不融洽而且充斥着暴力的家庭中所造成的心理阴影。   同时,无论你受到的伤害是长期的还是短暂的,只要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心理分析和自我治疗,你就可以拨开心头的阴霾。当然,如果得不到外力的帮助,一个人童年记忆中的感情伤痕可能会对他的人际交往造成障碍,也很难使他与自己的朋友感受到互相拥有的满足感。   28岁的梅雷迪思(Meredith)是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居住在美国南部。她向姐姐说出了自己小时候遭受的一次性侵犯。当时梅雷迪思只有6岁,施暴的是她的年龄在11岁到15岁之间的两个堂兄。从童年到成年,这次伤害一直影响着她的友谊。因为总是离群索居,她有时会感到特别孤单。过去在军队工作时,她曾结交过一个好朋友,但她们的友谊最终还是不幸地结束了。现在的她只有两个普通朋友,但她们都算不上是她的闺中密友。   我没有朋友,仅仅是与一些人相熟而已。从小我就是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人们只会用鞋踢我,或是拿我取笑。我家住在偏远的农村,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家就是我的世界。   我在军队工作的时候有过一个朋友。她曾为了一些事情而向上级告发了某人,于是其他女孩准备以此要挟她。我得知后马上把情况告诉了她,可她却指责我站在别人的一边。我竭力使她相信我没有那么做,可是已于事无补。在此之后的那个礼拜,我被派遣外出执行一项任务。我离开之后,她把我的房间翻了个底朝天,箱子里的东西散落在四处,墙上被涂得乱七八糟。等我回来时,她已经被开除,而从那以后我再没有听到过她的消息。   作为一个遭受了性侵犯却挺了过来的人,我总是感到特别孤独,也很难相信有什么人能够理解我。我觉得,如果我让别人了解了我的过去,是没有人会愿意为我做任何事的。我承认,那次伤害已经使我无法判断什么人才是值得我信赖的。当每个人都已伤害过你时,你还会真的愿意继续冒险吗?有时我想自己太胆小了,以至于只要有人试图接近我,我就会马上逃跑,消失得无影无踪。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人们才不喜欢我的。   梅雷迪思在工厂里负责物资输送,在工作中她与两个人成了普通的朋友:“其中一个是年龄跟我妈妈差不多的老妇,她把我当作自己的女儿,我想我们都已经把对方当作了自己的朋友。”   另一位朋友是她的医生,但是:“说她是我的朋友其实并不恰当,真正的朋友应该是你常打电话跟她说‘嗨,我们一起去逛街购物或看场电影’的那个人。”   20岁的芭芭拉(Barbara)是美国中西部某大学的大学生,现在还没有男朋友,她眼中的友谊与梅雷迪思是截然不同的。芭芭拉的朋友很多,包括两个至交、5个密友和12个普通朋友。在成长中,她与爸爸妈妈互相支持,相亲相爱,与两个哥哥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住在加拿大的苏西(Suzie),是一位44岁的已婚女士,为了抚养3个孩子,她辞去了工作。她说:“非常感谢自己优秀的朋友们。”苏西与丈夫是亲密的一对儿,他们常常一起出去玩,“而且我们常会结识一些新的朋友,并与他们保持长期的友谊”。苏西还有老同事格洛里亚(Gloria)拥有一份长达20年的友谊,虽然她们住在距离几千英里的不同国家,但她们的联系却从未中断过。在《若遇友情伤人时》一书中,格洛里亚为我们描述了她的朋友苏西,并解释了苏西之所以是她最理想的朋友的原因。   苏西说:“友谊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十分忠诚于我的朋友。”苏西拥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包括女友间的闺中情、丈夫和女儿的爱、兄弟姐妹的手足情以及与朋友的丈夫的融洽相处。还有,在成长阶段老祖母对她产生的影响,这甚至曾帮助苏西面对父母陷入僵局的婚姻。   我的祖母对我影响非常大,可以说为我的人生打下了无可比拟的基础。她教给我如何爱与被爱,如何关心别人。每一次当我的爸爸妈妈之间出了问题,嚷着要离婚的时候,我们就会跑到祖母家里去。虽然,我们后来只能再次回到父母身边,然后他们的关系便破裂了。但祖父母一直是我们最坚固的基石,我们一定会把这一切告诉自己的孩子。 --------------- 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3) ---------------   以下这些发生在成长阶段的主要问题,会直接影响你长大成人后所拥有的伙伴关系:   ● 信任;   ● 嫉妒和羡慕;   ● 不切实际的感情需求;   ● 兄弟姐妹间的敌对;   ● 应对权威的能力;   ● 正确对待冲突。   信 任   工作伙伴原本是可以共享信息,并相互信任的朋友。然而,在这个信任严重缺失的时代里,人们的工作也总是处于动荡不定的状态中。因此,除了对自己的父母及兄弟姐妹姑且可以信任,很少有人会向办公室的同事打开心扉,即使是付出极小的信任也会被视作无谓的冒险。   与此相反地,一些人可能曾被家人背叛,而当他们初涉职场结交工作伙伴时,就会在潜意识中需要重现这种背叛。而当背叛成为了事实,他们又会表现得惊慌而沮丧。然而,只要研究一下情境动力学,便不难得到这样的结论:这种背叛是被外力驱动所致。它属于心理学中的强迫性重复行为,是指人们在潜意识中需要重复童年时受过的伤害,而只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种重复才会停止。   传播顾问马乔里(Marjorie)是一位50岁的离异女士,住在美国中西部地区。她回忆说:“我很小的时候,爸爸曾警告我不要跟朋友们打交道,而现在我总算知道了他为什么那么说。”马乔里曾在一位好友开公司时对她慷慨资助,没想到她却将这笔钱挪作他用。马乔里为朋友的做法大为伤心,她觉得朋友根本没有珍视这份友谊:“她要为这份友谊的结束负责,这件事让我看到了她的自私与浅陋。”   然而,这种背叛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在马乔里身上,她说:“我已经经历了很多次生意伙伴的背叛,我总是被他们背后中伤。不过,这种情形只发生在生意场上,我生活中的朋友从不会这样对我。”   如果你希望在工作中的结交朋友,可是每当有这样的机会时却总是止步不前,那么,请回忆一下,你小时候是否出现过信任问题。同时,你也可能因为曾亲眼目睹过的背叛工作伙伴的事情,而对伙伴关系失去了信心。   当然,这些失败的例子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它们不过是童年和青春期信任事件的重复。如果你有能力经营一份不会因欺骗、失信和背叛而告终的成功的伙伴关系,那么,这将是你开始信任别人的转折点。尤其在对待工作和爱情这样的重大人生问题上,信任显得更为重要。   花点时间考察一下,某人想尽办法与你成为朋友的行为是否可信,然而再决定是否接受这份新的伙伴关系。这样一来,你拥有健康良好的伙伴关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地提高,而那些心怀叵测的同事则会被你拒绝在心门之外。如前所述,如果你是办公室里的新成员,那你更应该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心去分析那个人是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又是怎样对待他的。不要仓促地开始一份友谊,在观察对方的同时,还要看看自己内心的愿望是否也源自真诚。   嫉妒和羡慕   小时候,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女孩子嫉妒爸爸对妈妈的爱,男孩子跟爸爸向妈妈争宠,以及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争抢父母的重视和关心,而这些经历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是否能够容忍伙伴关系的存在。   “无助的婴儿会嫉妒一切可能转移妈妈注意力的东西,”芭芭拉·朗·斯特恩(BarbaraLongStern)在她发表于《时尚》(Vogue)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指出,“那么,嫉妒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吗?”让我们迅速将视线转向办公室:有的同事深受老板的赏识,有的同事从你的下属一跃成为你上司,有的同事得到的赞扬总比你得到的多。面对这一切,你的感受如何?如果你们仅仅是同事,而非工作中的朋友,你也许很容易消除这种同事间的嫉妒。而如果被嫉妒的是你,你也不会感到有什么内疚,因为那些同事对于你来说无关紧要,你根本不必在意他们的想法。   在第5章里我曾提到过的52岁的健身教练杰拉尔丁(Geraldine),就曾深受她的好友兼同事的嫉妒之害,并为此付出了失去工作的代价:   我最好的女朋友很嫉妒我的才干,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暗中搞破坏。对我来说,这份友情已经不再健康有益。因为嫉妒,她还诬陷我总是引起利益之争,而公司也因相信了她的话而把我除名。   无独有偶,伯尼斯(Bernis)的好朋友也是在嫉妒心的驱使下,陷害伯尼斯丢了工作,而她们的友谊也随之灰飞烟灭。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轻微的嫉妒心其实是一种自然而正常的心理,尚不会导致伤害的。而当它走向了极端时,你就有必要问问你的朋友(或你自己):你们对彼此的真实感觉是怎么样的呢?   然而,当你的同事受到了老板的表扬,请不要压抑心中的嫉妒;而如果公司的大客户向你赠送了价值200美元的糖果篮作为假日礼品,却忽略了你的同事,他们对你嫉妒于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种程度的嫉妒并不意味着,你不能或不应该与之作朋友。就像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Mead)所指出的,有时候嫉妒心的作用是利大于弊的,它可以帮助嫉妒者缓解心中的不安全感,却不会对伙伴关系的“深度”有太大的影响。芭芭拉·朗·斯特恩认为“嫉妒与羡慕是一对双胞胎,但嫉妒意味着失去,羡慕预示着收获”。 --------------- 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4) ---------------   在《激情》(ThePassions)一书中,罗伯特·所罗门(RobertC.Solomon)将嫉妒与骄傲、懒惰、贪婪、好色、愤怒和贪吃并称为“七宗罪”,认为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恶毒的情感,充满了苦涩和报复心”。他接着描述道:“嫉妒是竞争指向最强烈的情感之一,它抛弃了建立亲密关系的一切可能(除非对方是一个一败涂地的人)。”   这令我想起了自己失败的友谊,接着一位优秀的教授向我提起了他的一段经历。在学校里,他和学校里其他三个老师本是很好的朋友,但学校只能聘用他们四个中的一个。最终,他取得了这个资格,但来自另外三个人的强烈的嫉妒也断送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我向前面提到过的那位健身教练杰拉尔丁提了一个问题,是西尔维娅(Sylvia)的哪些童年经历使她弄清楚了这位昔日好友“出卖”自己的原因呢?她说:   西尔维娅告诉我,他爸爸过去一直叫她妈妈是“妓女”。在大学期间,西尔维娅与一位教授曾有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我所了解到的西尔维娅的童年生活,给我的全部印象就是那个充斥着辱骂和畸形关系的家庭。   我是家里三个孩子中最小的,有一个大我5岁的哥哥,和一个大我14岁的姐姐,他们都是学业上非常优秀的人,我从小在他们的阴影中长大。我的爸爸很宠爱我,可我的妈妈对我有些过分严厉。   我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看得不如朋友那么重要,我之所以想与西尔维娅做朋友,是因为我很欣赏她的才华。   作为一个健身教练我拥有良好的天赋和过人的能力。我察觉到,西尔维娅正是因此而倍感威胁的。我想,这就是导致她出卖我的最重要的原因吧。   如果嫉妒或羡慕成了你友谊路上的绊脚石,这里有一些可行的措施:   ● 并非很多人想像的那样,嫉妒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感情。在   ● 我发出的400份调查问卷中,收回了346份有效问卷。对于   ● “你是否曾被你的普通朋友、密友甚至至交所嫉妒”这个问   ● 题,48%的人的答案为“是的”,38%的人认为朋友之间不会   ● 存在嫉妒心理。当被问到“你是否嫉妒过你的普通朋友、密   ● 友甚至至交”时,做肯定(46%)与否定(50%)回答的人数   ● 几乎持平。   ● 嫉妒和羡慕都是正常的人类感情,不必把它们排除在你的友   ● 谊之外。   ● 把嫉妒和羡慕看成某种信息。这就是说,那些总想要别人得   ● 到的东西的人,应该把嫉妒的“信息”转化成自己前进的动   ● 力,而不是一味地“将嫉妒进行到底”,或把破坏别人工作   ● 的企图粉饰成正当的行为。   ● 回溯童年时有关嫉妒和羡慕的感情记忆,过去的印记也许会   ● 影响到人们现在的所作所为。   ● 在彼此很相似的朋友(见下一节《兄弟姐妹间的敌对》)之   ● 间,产生嫉妒和羡慕的可能性会更大,因此,与自己差异比   ● 较大的人做朋友是比较好的选择。比方说,与自己的上级或   ● 下属交朋友,彼此产生嫉妒的可能性就比跟自己的同事交朋   ● 友小得多。但尽管如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能够熄“嫉   ● 妒”于未燃。还是合作者间的友谊更容易建立,因为在他们   ● 之间极少会出现与地位相关的隐患。   ●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某企业的老板或图书出版商,你应该更   ● 多地结交与工作无关的朋友,比如电影工作者等。   ● 不要回避自己的嫉妒心,但也不要太在意。“我嫉妒你得到   ● 了提升而我没有。”“我嫉妒你在每周的例会上发言时表现出   ● 的自信,可我总是紧张得发抖。”一位作家曾坦言,她曾经   ● 很嫉妒一个比自己成就大的朋友,“但是我克服了这种心   ● 理”。   不切实际的感情需求   有些人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爱的关怀,长大后便希望能从朋友的身上获得更多的爱,然而,这么做是很容易招来麻烦的。尽管友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人们目前的感情带来爱的滋润,但是,它却无法弥补童年留下的感情缺失。因此,唯有当两个人的感情相对独立时,友谊才能够蓬勃生长。   所以,当你想要得到好朋友额外的感情援助时,不要过分指望从朋友那里得到自己从未得到过或很少得到的那种感情。最好的办法是,学会自己爱自己。   既然你拥有了那么多的朋友,也一定能在对你们的友谊没有丝毫阻碍的前提下,与他们分享彼此不同的心情。   上面讲述的这些或许能帮助大家,避免31岁的维基(Vikki)曾经历的麻烦。职业顾问维基是一位单身女士,她想与一个男性员工做好朋友,然而这位男同事却显得不知所措。恼怒之下,维基把办公室变成了他们之间的战场。不过,通过心理治疗,维基理解了,在试图打破上司与下属之墙的挑战中,大家的心态是非常相似的。   我发现这个同事很不自信,他认为自己不配与自己的上司交朋友,更不知如何“接受”别人的友谊、爱和感情。我也有着与他类似的问题,但他要比我严重一些。 --------------- 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5) ---------------   维基不再写长篇累牍的电子邮件来批评那个员工不接受自己的友谊,现在,他们仍在一起工作。接着,维基付出了更艰难的努力,与工作之外的同性交朋友。同时,她还希望通过心理调节,解决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时很严重地阻碍了她寻找新的伴侣。   正确认识伙伴关系,并把握好它的“度”,是在第一时间建立起伙伴关系的关键。当同事变成了朋友,大家的关系更亲密,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力就会有所提高,而正是因为有了每个人的一份努力,才能组成一个团结温馨的大家庭。   与其他友谊不同的是,对于伙伴关系,你不必将自己的愤怒、担心、暴躁、成功或失败的恋爱史、养育子女的艰辛和心灵深处的秘密悉数告知你的同事们。你还拥有私人友谊、恋人和家人,让他们与自己分享或分担这一切吧。   兄弟姐妹间的敌对   尽管人们总会有机会改变现状,但小时候与兄弟姐妹的关系还是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与未来同事的相处。以下就是我的研究中的一些实例:   ● “在我的成长中,我与兄弟姐妹的感情并不深,当然,我与   ● 现在的同事关系也很一般。”一位高级经理人如是说。   ● 在描述小时候自己与兄弟姐妹的关系时,一个在工作中没有   ● 朋友的32岁的女警卫用了这样一个词—“疏远”。   ● 40岁的公司经理玛丽,离异后与自己的4个孩子在一起生活。   ● 在她的童年记忆中,妈妈常常骂她,爸爸对她很冷漠,而三   ● 个兄弟姐妹则因从玛丽7岁起便不在一起生活,因而彼此很   ● 疏远。   阿黛尔·费伯(AdeleFaber)与伊莱恩·马齐力施(ElaineMazlish)在她们合著的《不敌对的兄弟姐妹》(SiblingsWithoutRivalry)中指出,在与兄弟姐妹一起长大的过程中,人们学到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将使他们受用终生:“即使他们的性格并不适合与人交朋友,但他们已然掌握了结交朋友和保持友谊的方法。”   你和你的兄弟姐妹相处得融洽吗?是否打过架?最后是以彼此体谅和道歉结束,还是非要争个谁赢谁输?如果在小时候你赢了却不道歉,就会被视作有错,那么,在工作中你就决不会再那么做了。而与此相反地,如果在你的家里大家彼此敌视且纷争不断,这一幕可能会将在办公室里重演。   即使你是家里的独生子,仍然会碰到类似的麻烦。虽然童年时你没有机会对付家中兄弟姐妹的嫉妒,但你和同为独生子的同事很可能将在办公室里补上这一课。   没有得到解决的兄弟姐妹间的敌对,将会决定你所选择的交友模式。比如,与三人友谊相比,大多数人更倾向于两个人的友谊。   友谊没有既定的规格,它既可以是两个人的友谊,也可以由三个人、四个人,甚至很多的人组成。不过,童年的经历会告诉你,哪一种友谊对你最合适,会使你最惬意。举例来说,比如你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哥哥姐姐中最小的也比你大5岁,而他们之间只差一岁多。那么,在你的成长记忆中,自己一定是永远被遗漏于“大家之外”的那一个。   除非你就此作过自我心理分析和心理调节,或是长大后在某些类似的环境里解决了这个问题,否则你很可能因为同时与多位同事是朋友,而再次引发“兄弟姐妹间的敌对”情况。因此,如果你希望少惹纷争,最好只经营一份伙伴关系。在约同事共进午餐时,只约一个人,会比同时邀请两个、三个或更多人明智得多。   应对权威的能力   当你从小在“权威”父母的管教下长大,而这种情形又因为某些原因一直都不曾改变。同时,有些人自他们20多岁长大成人开始,父母的角色便由权威逐渐向良师益友转变。   如果你小时候一直害怕作为权威的爸爸妈妈,而他们又曾经打骂过你,那么,长大后你将很难学会如何与自己的老板或下属成为好朋友。如果你虽然慑于父母的权威,知道他们有可能会否定自己,却仍敢于和他们交谈聊天,那么,你会发现与老板做朋友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在《不敌对的兄弟姐妹》中,阿黛尔·费伯与伊莱恩·马齐力施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在一个参加主题为“兄弟姐妹间的敌对”的研讨会上,有研究者以自己的经历形象地诠释了,一个人童年时的家庭权威(其父母或兄弟姐妹)的行为如何影响了他成年之后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及其决策方式:   我是家里三兄弟中最大的一个,因此,我一直负责管着两个弟弟。不过,我对他们很耐心很温和。他们都很听话,也很尊敬我,无论我让他们做什么,他们都会去做。有时候我也会打他们,但如果他们受了邻居的欺负,我肯定会挺身而出保护他们。   直到今天,我仍然被他们弄得“高高在上”。最近,我得到了一个绝佳的卖掉自己公司的机会,那样,我就要为它的新主人来管理它了。但是,我了解我自己,我永远也不会那么做的。因为,我一直就是“老板”,将来也只能做“老板”。   正确对待冲突   怎样才能正确对待冲突呢?遵循下面这些规则,你就会避开宿怨和报复。 --------------- 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6) ---------------   1.不要骂人   俗话说:“棍棒可以打断你的骨头,而辱骂却伤不了你(Stickandstonesmaybreakyourbonesbutnameswillneverharmyou)。”这句话显然不完全正确,因为辱骂确实会使人受伤,而且心灵上的伤害是难以弥合的。当然,与此相比,肉体上受到伤害要更严重一些,它是绝对不能被容忍的行为。但在双方发生冲突时,骂人这种冲动之举也是难以令人接受的。   2.使用强调“我”的方式表达—“你说的话伤害了我,因为……”或者“我觉得如果你……”强调这是“我”的反应和“我”的感受,而不是唯一解释。   如果的朋友或敌人伤害了你,使你感到难过,千万不要凭着一时冲动,马上进行反击。请平息心头的怒火,客观地分析事实,然后告诉他,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伤害了你。你也可以对你的朋友或同事说:“你可能不是有意伤害我,但你说的话确实让我感觉到……”   3.不要对别人拳脚相加、吐唾沫、揪头发,也不要损坏他人的私人财产。   这种冲突显然是极其荒谬的,应该杜绝它在办公室里出现。父母和老师都应该对我们讲过,即使理由再充分,也不能对他人进行身体伤害。而应该本着友善的态度,对其晓之以理,解决矛盾。这种禁止对身体攻击的严格规定似乎有点极端,但事实上,在我对各个公司纪律方面的调查中,不少人力资源部经理都会提到,近年来经常有员工因为打架而被解雇。   4.有话直说,不要讽刺人。   有时,讽刺是非常阴险的,它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很难让人弄明白。莫名其妙的讽刺或匪夷所思的顾左右而言他,是无法解决冲突的,不如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直击矛盾的核心。   5.给对手留出回应的时间。   如果你能够做到正确对待冲突,你应该给对手留出回应的时间。他可能需要用几秒钟、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来思考你提出来的想法,并站在你的角度上,重新审视已发生的事情。   6.不要急着发表意见,先听听别人的想法。   只要发生冲突,就不会仅仅是一方的原因。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因为彼此间或多或少存在误会和伤害而引发冲突。如果你能平静下来,先听一听对方的理由和感受,你也许就会发现,自己的愤怒和所谓的理由由于误解所致。   7.求同存异。   有时候你会发觉,其实冲突的双方都是对的,这样一来,矛盾自然而然就化解了。因此,你虽然不必因为对方是你的同学或同事而事事与之保持一致,但是,你可以在坚持自己立场的同时,并不否定别人。   8.先冷静下来,然后回过头重新评价冲突中的问题和争论。   正确对待冲突,还应该给彼此留出时间,根据新得到的关于事情本身和对方的情况,重新分析之前发生的冲突。当你们都陷于矛盾最深处而倍感失望时,两人之间的友谊会变得极其脆弱以至于彻底破碎。当你的朋友取消了你们周五晚上一起去看电影的计划,你也许会抱怨她一点也不感到自责。也许你还会猜测,她一定是为了与新结识的男友约会而爽了你的约。然而,事实却可能是她不幸患了重感冒,需要在家里休息。   9.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   在冲突发生后,请不要散布对他人的流言蜚语。尤其是当你并不想就此结束你的友谊时。既不要说朋友的坏话,也不要向那些爱嚼舌头的人复述你们冲突的来龙去脉。否则,你们的冲突会陷入更棘手的僵局。如果你确实需要向人倾吐自己的想法,最好找一个与此事毫无关系的局外人,比如你的兄弟,或是住在其他城市的旧日老友。   10.请正确对待冲突。   正确对待冲突还要做到的是,如果你们确实决定要结束彼此的友谊,也仍要为自己所知的对方的隐私保守秘密。即便你认为自己不再需要对朋友保持忠诚,而当这一变化为大家有目共睹时,他们就会因此质疑你对待他们的态度和你的可信度。   如果你因违背诺言而在你们的冲突中又添加了背叛的痛苦。那么,即使你在一段时间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定与你的朋友重修旧好,一切也已经难以挽回,你的朋友不会再相信你了。   你让我想起了……   工作中的友谊有时会不断发展,有时也会止步不前,因为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把你和自己从前认识的某个人联系起来。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你与某个同事的关系既不会很快就演变成朋友,也没有什么明显的障碍,那么回答了下面这些问题,你也许就会明白下一步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 这个人是否令我回想起小时候认识的某个人?   ● 他是谁?   ● 我和他现在是什么关系?   ● 为什么下意识的联系和比较促使我与他成为好朋友;或与此   ● 相反,阻碍我继续发展与他的关系?   ● 我怎样把这个新朋友与过去的那个人区别开来,而不受那充   ● 满阴霾的经历的负面影响呢?   在第8章《如何化解同事间的矛盾冲突》中,我曾举过一个头发颜色与友谊的关系的例子:你的同事可能和背叛你的六年级朋友有这同样的发色。这也许与你的种族有关:因为邻居们与你不是同一种族,你从小就没有机会与别人交朋友。这也许与你的宗教信仰有关:朋友间通常应该有着相同的信仰。这也许与某人微笑的方式有关:你会按照曾经拥有的某个一年级朋友的微笑方式,来寻找新的朋友。你们的关系也有可能在更低的层次上:他是一个想插手掌管你的一切业务的顾客,他使你想起了霸道的姐姐。 --------------- 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7) ---------------   前面提到的维基就曾因为她的朋友使她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而结束了她们之间的友谊。不过,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又找回了这份友谊。因为,这一次她是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家庭对友谊的影响的。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个问题朋友,她有时甚至会酗酒。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我父亲就是个酒鬼,这使我对酗酒的人没有任何好感,于是我不再把她当作朋友。很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联系过,但是一次偶遇使我们又见面了,现在我们已经成了亲密的好友。因为住在不同的城市里,我们便常常“煲电话粥”。   尽管来自戴比(Debbie)的例子是与私人友谊相关的,但它对我们的论题也是很有价值的。它说明了,童年留下的心理印记会明显影响一个人成年后与朋友的交往,这样的影响有时起着促进作用,有时也可能阻碍友谊的发展。35岁的已婚女士戴比居住在美国西部,在一家公司做秘书,如今她已经是两个十几岁孩子的母亲了。最近,戴比与自己最好的朋友历经15年的友谊破碎了,这令她非常痛苦。她说,童年的记忆使她无法摆脱失去朋友的痛苦,也很难再去结交新的朋友。   小时候,我总是跟着爸爸妈妈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根本没有机会和朋友保持很长久的友谊。而我的丈夫又是个非常受欢迎的人,不管我们走到哪儿,总会有人认识他,他的朋友简直多得令我感到惊讶。不过,我非常清楚,我现在虽然也拥有不少好朋友,但他们都是“整批”地从我丈夫那儿“移植”到我这儿来的。   有一次戴比的儿子把一件东西落在了戴比朋友的家里,当他们回去寻找时此物已经不翼而飞。于是,戴比的朋友提出赔钱给她,而“在我们接受之后,他们显得非常恼火,当即宣布与我们断交”。   两年来戴比一直在试图挽回这份友谊,但是这个朋友拒绝与她交谈。对戴比来说,弥合心头的伤痛是很难的。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她一想起这件事,仍然感觉“被人背叛、怒不可遏、痛苦万分……我觉得自己可能永远都不会真正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了”。   由于经常与朋友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导致断交,从前尚未解决的人际关系问题就会又一次浮出水面,尤其会令人回想起曾丢失的珍贵友谊。而戴比正是如此,在最近看心理医生时,她是这么说的:   我几乎失去了所有我最珍视的情谊:在我的父亲去世后,我和母亲、姐姐和弟弟的关系一直不太好,于是我变得不愿意把任何人当作“最好的朋友”。我觉得他们太有心计,而我再也不愿受到伤害。我的丈夫是个非常优秀的人,但是现在我几乎事事都依赖他,所以他建议我去结交一个新朋友。   我的医生认为我经历了太多次伤心,最好暂时不要结交密友,除非我的心已经足够坚强,可以正确处理并承受友谊结束的后果……虽然我并不是朋友的好伙伴、妈妈的好女儿和姐姐的好妹妹,但我非常希望改变这一切。   通过充满希望的治疗和自我心理分析,不论是对好朋友的友谊,还是对母亲、姐姐和弟弟的亲情,戴比不再把生命中失败的交往全部归咎于自己。接着,戴比还仔细分析了自己所拥有的良好的关系,比如她的婚姻,以及她与孩子们的亲情。   心理调整使戴比得以重建自己的友谊,并消除了对继父的偏见。既然她已经有能力处理这些问题,即使不接受心理治疗,通过与家人的相聚、电子邮件与书信往来以及互通电话,她也可以主动争取改善与母亲及家人的关系。   我就曾经借鉴自己与朋友改善关系的方式,花了一周的时间使我与母亲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很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消除与母亲之间的隔阂,但是我的心理医生并不同意我这样做,她建议我等一下再做决定。于是,我开始向他讲述自己与母亲的一些往事,并希望由此得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然而,我的心理医生却因病猝然离世。我想我应该再找一位心理医生,帮我分析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问题发生的根源。我决定从改善与母亲的关系做起。   那个星期我和母亲一起飞往伦敦,因为她答应帮助我料理我在伦敦书展上的展位。参加伦敦书展真是个好主意,它使我们每天都很忙碌,同时它也是我们此行的重点。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愉快的交谈中度过了漫长的飞行旅途,在伦敦我和母亲每晚都在一起吃饭。   我承认,父亲健在的时候,我和他的关系要比和母亲好,每次和母亲发生了冲突,我都很喜欢和父亲聊天。然而,父亲已去世多年,如今母亲是我唯一的亲人,我真心实意地想与她相处得更加融洽。   在伦敦的那个星期,我与母亲一起呆了很长时间,并且很用心地与她相处。自从16岁离家读大学开始,我从未与母亲如此地亲近过。我终于感到了母爱的滋润和母女间的亲密,这种感觉是我一直渴望得到却未能得到的,因为,从我记事起,在母亲的身边就有很多人需要她的关爱,包括我的父亲、我的兄弟姐妹,以及妈妈任职的幼儿园里的孩子们。   因为我的好丈夫回家承担起了照顾孩子们的任务,我得以与母亲共度一个星期的时光。虽然,我们的相处中仍有这样那样的磕磕绊绊,但总的来说还是十分愉快的。我们互相倾听,那个星期后,我给予了朋友和家人更多的爱。 --------------- 家庭——通向办公室的起点(8) ---------------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或应该像我这样做。解决童年留下的心理问题,既可以通过接受心理医生的单独或集体治疗,也可以通过自我心理分析,还可以将心理治疗、自我心理分析相结合,解决曾经和自己发生过冲突的人的问题。   不同个性的人在不同的环境里,会面对不同的情况。如果你现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友谊并不是你所希望的模样,如果你对朋友的信任不再是你情愿付出的,如果你过分信赖他人,如果曾经被朋友出卖的经历使你被自己的担心所囿,难以结交新朋友培养新友谊;那么,你确实需要接受专业诊治。它将帮助你洞悉,对于你正面临着的友谊、自己早期的经历和目前的现状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 ·ˊ .·°∴ ☆..·° ╰★╮ 、 ☆..·° ゛ ╰┛ -*-*-*-*-*-*-*-**-*-*-*-↖(^ω^)↗-*-*-*-*-*-*-*-*-*-*-*-*-*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ookben.cn - 手机访问 m.bookben.cn--书本网【夏孜然】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ω^)↗-*-*-*-*-*-*-*-*-*-*-*-*-*-*-*-*-*